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路径探析

2023-11-28马智馨蒋靖雯罗军兵

科学咨询 2023年18期
关键词:教研智慧素养

马智馨,蒋靖雯,罗军兵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智慧教育的实施是提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必然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领域。本研究通过调查J省H市农村智慧教育情况,深入分析农村智慧教育问题,就探索促进农村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路径提出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对H市24所学校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问卷5 0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 410份,有效率达88.2%。调查对象包括学生1 560人,占35.38%;教师510人,占11.56%;家长2 340人,占53.06%。

问卷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区域环境、教育资源和管理制度四大部分。问卷的信度克隆巴赫系数为0.85,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项目之间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的效度KMO值为0.86,说明问卷设计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研究采用SPSS 25.0、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的现状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智慧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农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和路径。农村中小学的智慧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其中,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相对偏低、信息化手段和用途单一、平台和体系建设不完善、学生缺乏使用意识等较为突出。

1.教师缺乏智慧教育所需的信息素养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有效进行智慧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乡村教师普遍缺乏信息融入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等智慧教育所需的信息素养[1]。问卷调查显示,有52.2%的教师将智慧教育理解为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多数教师不能充分理解智慧教育的内涵,甚至将其窄化为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同时,86.27%的教师没有主动深入理解智慧教育和提高信息素养的意识,以致教学信息化在课堂上的应用比较粗浅。

2.智慧教育的信息化手段和功能单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实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实现智慧教育多元化创新,广泛利用“慕课”“微课”“教育APP”“翻转课堂”等智慧教育手段[2],拓展智慧教育在命题与批改作业、学业问题诊断、个性化学习内容汇聚与学习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功能[3]。当前,农村智慧教育信息化手段和功能往往局限于少数几个方面。问卷调查显示,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用途主要集中于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100%)、考试阅卷(49.02%)和家校沟通(70.59%)这三个方面,相较于城市智慧教育应用的强大的联合功能,使用途径与功能十分单一。课堂教学、考试、家校等方面使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软件和系统,无法构成一个良好的系统。

3.智慧教学方法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需要依托于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但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要有机融合。在农村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很少将两者有机整合,影响了智慧教育作用的发挥。调查显示,68.5%的乡村教师对智慧教学的理解仅在于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涉及学生课后学习及其他方面,忽略了教学的整体性;71.4%的学校没有系统的教师培训体系,导致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解不到位。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教师的教学习惯、学科特点等多个因素,如果使用不适合,也很难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既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又会使传统的教学氛围被打破,不能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智慧教育平台和体系建设不完善

智慧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平台和体系来提供支撑和保障。问卷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有62.75%的平台不成熟,11.76%的学校没有平台。多数学校没有成熟的智慧教育基础平台建设,且平台使用程度不高,少数学校无平台建设。多数乡村区域智慧教育体系尚不完整,仍在建设中;有少数经济不发达地区无相关体系建设。总体上看,乡村学校的平台建设尚在起步的阶段,进行智慧教育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

5.农村学生缺乏智慧学习意识

随着数字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广大农村学生越来越频繁地接触网络平台,使用网络资源。问卷调查显示,淮安市乡村学校的留守儿童约占72.3%。这些学生多半缺乏家长的严格约束,无节制地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往往养成了沉迷短视频或电子游戏的不良习惯。且因没有得到正确、合理的指导,他们不能充分使用智慧学习方式展开课程学习与学科实践。

二、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一)乡村教师缺乏智慧教育素养发展机会

乡村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需要不断通过在职培训、教研交流等活动来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多种因素限制。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观念、理念以及知识与技能上缺乏更新与提升。由于条件与资源的匮乏及教学任务的繁重,乡村教师缺少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他们有关智慧教育的观念得不到更新,技能得不到提升,难以将信息设备、数字技术与平台等资源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影响了智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研交流是教师广泛汲取经验的最佳途径。乡村学校的教研机制建设不够成熟、稳定。乡村教师参与区域或省市教研活动的机会较少,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开阔教育眼界。他们往往只能局限于本校。这就严重限制了教研交流的效果,无法让教师通过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学能力。

(二)乡村学校存在“技术本位”思想

“技术本位”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未必适合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真实需求。在信息化资源投入上,部分农村学校简单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忽视了软件资源的建设。在信息化资源方面,由于现有的数字资源普遍立足于城市的生活情境,对乡村具体社会场景关注不足,绝大多数数字化资源与乡村教育真实情境脱节的问题仍然严重[4],不能有效满足小规模学校的教学需求。这导致乡村教师还需要对这些多媒体数字资源重新进行设计,改换成乡村场景才能够在课堂中继续使用[5]。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的问题较常见。城乡教育存在的“数字鸿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区域环境不利于实施智慧教育

区域环境是造成农村智慧教育发展困境的主要现实因素。农村学校位置偏远,交通和运输不便,导致基础设施设备和教室装修等教学环境落后。社会生活较为单调,观念相对陈旧落后,乡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等,加大了智慧教育建设的难度。农村地区偏远落后还导致村民的观念改变较为缓慢,许多农村家庭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结果而不关注学习的过程及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的沟通与交流[6],使得教育的育人价值没有充分彰显,教育的长远规划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从而阻碍了智慧教育的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智慧教育发展路径探索

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打造更加适合乡村教育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抓住智慧教育发展新机遇,了解智慧课堂教学流程,把握智慧课堂内涵特征,掌握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给学生提供真正的智慧教育。

(一)更新乡村教育价值观念

价值观引领教育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就要使乡村的教育思想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7]。

首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本出发点,提高乡村教师对农村智慧教育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和对乡村教师身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提升其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其次,要逐步改变学生和家长的“唯分数论”,宣扬教育的育人价值。教育不是冰冷的分数,它渗透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塑造着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的成长,助力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需将教育与人的成长结合起来,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学习与教育。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杜绝“技术本位”思想,让技术真正地服务于教育。智慧教育不是发达地区学校的专属,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教育。

(二)充分发挥乡村的本土化特色

乡村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乡村这个独特的环境资源,立足于智慧教育理念,依托智慧教学工具,构建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主体、平台多元多维交互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8],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技术资源,将书本知识与乡村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环境。学校可邀请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人士来校指导,学习其建设经验与思路,并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教学资源,真切感受智慧教育带来的独特感受和价值。同时,地方政府、学校、教师都应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乡村本土文化,共同编制适合乡村学生学习的数字资源。这将从根本上缓解多数数字化资源与乡村教育真实情境脱节的问题。

(三)完善智慧教育外在保障措施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实施智慧教育的主体。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施智慧教育的外在保障。

首先,相关部门应着力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素养。国家和当地政府要面向社会招聘优秀教师,制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为乡村建设服务[9]。

其次,地方政府要重视乡村教师的培养,多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使乡村教师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学校交流沟通机制,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让乡村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师交流与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如智慧教学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教师信息素养等。最后,地方政府和学校应注重提升乡村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分体现其自我价值,激发其对本职工作的认同和热爱。

(四)加强乡村学校与外界的联系

智慧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学校中,而是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建立密切的联系,发挥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首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条件,打破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局限,加强城乡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建构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积极发挥城市学校的带动作用。其次,通过“互联网+教研”的常态化方式,采用结对教研、区域教研等多种组织方式[10],促进乡村教师跨越时空的教研的统筹组织,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地理与交通导致的交流学习的局限性,使乡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摩同地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授现场,增加专业学习的机会。同时,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能为乡村教师广泛汲取教研经验、开阔视野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束语

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教育是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利用智慧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是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农村智慧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将推动农村智慧教育建设的进程,进而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猜你喜欢

教研智慧素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