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2023-11-26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4期
关键词:象征性颜料壁画

李 景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我国传统壁画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色彩艳丽、造型考究的特性,极大丰富了当前的绘画创作研究方向。我国的壁画创作主要可分为黑白色彩、五行色彩、原色间色三方面,不同色彩的壁画具有不同的艺术文化内涵,体现了当时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认真研究传统壁画的色彩运用,对当代的艺术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需要引起相关艺术创作者的重视。

一、我国传统壁画色彩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究色彩体系的国家之一,传统的色彩将黑、白、赤、青、黄作为表现原色,其中壁画中的黑白双色更多倾向于营造出绘画基调及空间感,黑白的应用与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受此影响,黑白两色成为封建社会阶段的主要色彩表现基调。同时我国古代的画家创新“墨色七分”的色彩理论,对黑白双色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概述。五行色彩的审美对于我国传统壁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庄子》有言,“五色乱目,使目不明”,就是五行色彩体系的集中表现。另外,儒家思想对于五行色彩有着独到见解,有“目好之五矣”“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五色成文而不乱”等观点。五色实际上就是黑、白、赤、青、黄。古代学者刘熙曾对五色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的解释,黑色为“昏暗之色”,白色为“化水之色”,赤色为“太阳之色”,青色为“生物生长之色”,黄色为“日光之色”。正色及间色的概念则主要开创于西周时期,同时我国的传统的五行原色色彩体系也在壁画创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五色的完整系统性色彩体系主要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大部分的壁画及绘画作品以五色为主,代表了我国传统绘画色彩体系的基本构成,且群众及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初步达成统一。五行色彩体系极大促进了我国传统壁画的创新、发展,可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色彩审美观念及趣味[1]。

二、中国传统壁画色彩特征

(一)自然性

传统壁画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人们的直观感受。在色彩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对于色彩认识与了解全部来源于对大自然的直观视觉感受,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的色彩体系决定了人们的色彩认知水平。第二,绘画材料的自然性。在传统壁画发展的最初阶段,全部的绘画材料均来源于自然,如植物的绿色、矿石的蓝色、珊瑚的红色等。随着生产力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逐渐加深,色彩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各类人工化学技艺制造的颜料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色彩风格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观念性

传统壁画色彩表达具有一定的观念性,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及浓淡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给予观赏者不同的审美体验,并形成特定的思想文化交流体系。就某些层次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下诞生的艺术是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色彩本身的观念性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并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观点含义。如我国陕北地区具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时间较为久远的传统壁画以红色为主。受到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壁画大多以红、黄为主,色彩较为艳丽,其中红色表示了生命及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激发人们的情绪与斗志,将黄色与红色进行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红色激昂、热情的感觉,给予群众轻松、愉悦、活泼的感受。以红黄为基础,陕北地区的传统壁画帮助人们培养坚持就是胜利的良好品质。

(三)趣味性

通过对我国传统壁画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一般来说,壁画中的人物情绪大多是较为饱满的,体现出悲伤、喜悦等情感,可极大提升观赏者的代入感,使其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穿越时间与空间与创作者完成精神交互。另外在色彩的使用上,传统壁画体现出极强的趣味性及装饰性。和谐的色彩表现将使得壁画承载不同的情感,除了利用大量艳丽、耀眼的色彩展现美轮美奂的场景效果,也可以利用单一的黑、白双色,营造寂然、萧瑟的氛围,并在不同的色彩转变中,为壁画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使得壁画栩栩如生。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的壁画载体大多为建筑墙面及墓室墙面,不同的绘画地点所使用的颜料类别也各有不同。

西方的壁画颜料大多采用烟灰、石灰以及含有各类矿物质元素的粉末等,为保证颜料的耐久性与抗腐蚀性,创作者还会在颜料中混入树胶。而我国的传统壁画颜料主要以各类彩色矿物质为主,并利用动物的血液及皮胶作为调和剂,保证颜料的历久弥新。以我国著名的敦煌石窟壁画为例,其绘制年代可追溯至魏晋时期,距今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其色彩依旧艳丽可辨。颜料色彩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颜料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氧化铁是最为常见土黄、土红等颜料的来源,另外,白色颜料则主要来源于石灰,红色颜料则主要来源于朱砂,而传统壁画中常见的青蓝色的主要来源是蓝铜矿。除了各类矿物颜料,一部分颜料则是从植物、动物等身上提炼出来的,如藤黄、胭脂等。

(四)象征性

象征性是艺术的固有特性,传统壁画可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方式传达不同的象征内涵。从实际的艺术创作来看,色彩的象征性大多处于动态变化中,会随着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升级。在以往的传统壁画创作期间,人们大多利用白色、黄色等代表神秘、人们所不了解的力量。在经历了岁月的变化后,色彩的象征性成了不同地域的代表,其象征含义也随着民族差异、地域特征的不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这一点来看,色彩已经是民族和地区的代表符号,不仅蕴含了地域民族文化,同时也是当地群众观念认识的集中体现,并将持续对一代又一代的群众产生深远影响。但是部分色彩的象征意义已经形成了共同的认知。如红色代表了喜庆、吉祥等含义,在重大节日及女子出嫁时均需要点缀大量的红色元素。从整体来看,色彩的象征性与具体的对象息息相关,若是脱离了具体的对象,则色彩的象征性也将不复存在[2]。

三、中国传统壁画创作中色彩的具体运用

(一)色彩对比

一般来说,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颜色进行比较就是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可分为纯度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补色对比等,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更能体现出色彩的鲜明、艳丽。我国的传统壁画十分重视色彩结构的构建及表达,不仅需要重视色彩的纯度、色相、明度,同时也需要就色调冷暖、绘画形状等因素进行比较,并通过激烈的色彩对比实现视觉色彩并置,达到情感传递的目的。我国的传统壁画常利用色彩对比的方式区分画面关系。如敦煌壁画《说法图》,创作者巧妙利用补色对比的手法,用红锗、草绿等颜色作为人物服饰主色调,颜色鲜明且强烈,并利用颜色的深浅、补色对比着重突出了整体构图的仪式感,加深视觉冲击,并使得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不同的色彩配置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对比色为主将给予人们明艳的感觉,相近色调将给予人们纯净的体验,同类色的结构将给予人们柔和的感受。

(二)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则是指将多种色彩配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同类调和、面积调和、近似调和、间隔调和等。我国的传统壁画常用色彩调和的方式进行场面表现。例如用墨线勾勒的方式可与白色形成阴阳协调的关系。另外,我国传统壁画的沥青、贴金等技法也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间隔调和方式,可有效增加色彩的丰富性,极大凸显了传统壁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从侧面突出传统壁画的魅力。

在传统壁画色彩调和方面,创作者大多采用白、灰、黑作为中性调和色,在整体画面中占比较大,是色彩配置中的关键要素,也是保证壁画和谐、艳丽的重要因素。以《说法图》为例,就是将灰白色作为底色,采用小面积的饱和青绿色与大面积的赭红形成冷暖对比,并在墨发、白肤、冷灰色背景的对比衬托下,营造出深沉、安宁的色调,保证了壁画整体色彩配置的对比与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传统壁画其色彩结构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创作者以情运色,根据画面、情感、环境的不同,灵活转变壁画的色彩浓淡及表现方式,主要通过创作者的主观想法制定不同的色彩结构,并将色彩配置转化为一种全新的语言风格,并通过壁画情节与色彩搭配展现画面的生动性[3]。

(三)色彩传达

1.主观理想化

我国的传统壁画主要强调了色彩的主观性及形式美,是色彩配置及色彩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着重突出了主观色彩观念及理想化色彩原则。我国的传统壁画具有一定的宣传功能,在进行色彩处理时不仅需要尽量凸显其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其主观理想化,为突出画面效果可将色彩进行夸张、变换、理想化,进而形成和谐、艳丽、富有层次性的色彩表达方式。

2.情感象征性

色彩具有一定的情感象征性,主要是指人们在看到不同色彩时的心理变化与情绪反馈,色彩被赋予了冷暖、华丽、庄重等情感倾向,使得色彩更加倾向于社会化,凸显了色彩的情感象征性。情感象征性是传统壁画的表现型美学体系,同时也给予人们独特的形式美感,并给予各观赏者充足的艺术想象空间。以《飞天》为例,创作者着重突出了情感象征性,用极少的色相刻画出气质空灵的飞天形象,其中的色彩表现被弱化,重点表明了俗世的愉悦,是人们对于自由和美好的追求,传统哲学所推崇的自由感被极大地展现了出来[4]。

四、结语

综上而言,中国传统壁画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检验,通过色彩语言给予广大群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对中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可帮助相关艺术创作人员理解中国传统的壁画色彩观念,并加深对传统壁画色彩体系的认知,实现达意传情。同时也可以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壁画的色彩表现方式,并综合其他艺术类别的色彩表现特质,实现我国色彩体系的进一步创新、升级。

猜你喜欢

象征性颜料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打翻了颜料瓶
跟踪导练(二)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壁画上的数学
跟踪导练(二)
北朝、隋唐壁画
克制
帮壁画“治病”
颜料抹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