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355”工作法推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探索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例

2023-11-25卢惠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带头人支部书记

卢惠萍 汪 妍 周 游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浙江·金华 321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 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基层支部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1-2]。 2018 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带动高校支部建设工作质量提升,培育党支部书记队伍成为高校党建和业务“双带头”的中坚力量,教育部党组颁布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启动了首批高校“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工作[3]。笔者所在单位是“双高计划”A 档建设单位[4],所在的支部书记工作室于2021 年荣膺全国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5]。 两年多来,工作室对标建设标准,以“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为指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 确保学校始终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扎实推进书记工作室平台建设,探索工作室从硬件的有形覆盖到功能的有效覆盖,凝练了“1355”工作法,党员师生入驻工作室,在最近的地方服务师生、服务群众,扎实把书记抓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为创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建设贡献职教力量和理论指导[6]。

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创新机制

基于护理党支部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期间形成的“党建+”工作特色,占地96 平方米的护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在医学院仿真医院一楼挂牌成立。 该地点地理位置佳,位于学校主干道旁,交通便利,标识醒目,是医学院师生往来的必经之处。 依托实体工作室,开展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证研究[3],建立了工作室运行的7 个“1+1”工作机制,分别是“双带头人”支委培育与党员素质提升“1+1”、新老教师结对思政水平与业务能力提升“1+1”、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1+1”、党员教师学习与教师政治学习制度“1+1”、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1+1”、党内民主评议与师德师风考核“1+1”“党员之家”与“教师之家”功能“1+1”。7 个“1+1”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团结带领教师党员不忘初心、踔厉奋发,为培养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护理职教力量。 图1 为工作室建设工作机制示意图。

图1 “双带头人”护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7 个“1+1”工作机制

二、基于“1355”工作法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实施路径

日常运行中,工作室深化7 个“1+1”工作机制,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期间形成的 “党建+服务”“党建+专业”“党建+公益” 的工作特色为基础,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实践总结出“党建+”互融互促的“1355”实体工作室运行法。 “1355”指的是一个学习日、建三支队伍、创五个平台、促五强成效,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促进护理职教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

(一)一个学习日

将每月12 日定为“陆月林学习日”,以该校102岁的护理教育前辈、 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中国红十字模范志愿者、“身边的南丁格尔”陆月林同志毕生坚守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塑造支部品格,开展政治学习、主题党日、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等活动,激励教师以师者的高尚情怀和对教育的敬畏之心,精心打造“上善若水、仁心相护”党建品牌,奋力书写职业教育新篇章。

(二)建三支队伍

一是成立“护航512 与信仰同行”宣讲团,建立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普通师生分类培训体系,宣讲团成员有学院党委书记、支部书记、支委、教师党员和学生骨干。 多层次、精细化、全覆盖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 成为党员思想武装和自我教育的高效“引擎”。 二是创建课程思政创新团队,实施职教“红专”名师培养工程,由支部党员、全国模范教师领衔,以课程组为依托, 做好新老教师结对思政水平与业务能力提升,发挥课程思政“主战场”作用。 三是依托全国高校最强志愿服务组织——“医路健行”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师生和社会,满足多方需求。

(三)创五个平台

1.党建引领的工作平台

依托工作室,全面做好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联系院领导讲党课、党建观摩会等活动。 按3 张清单,即重点工作清单、亮点工作清单、日常工作清单,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党徽映桃李,仁心育杏林”党建文化景观带。

2.思政教育的宣讲平台

运用好工作室的优势位置、宣传队伍、网络平台,发挥好师生“人人都是宣讲员”、工作室“每面墙都能育人”的优势,开展谈心谈话,讲好红色故事,传递初心使命,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3.整合资源的服务平台

按照党建引领下的 “专业背景支持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反哺专业发展”思路,“医路健行”服务队开展专业性志愿服务和一般性志愿服务,如送医送药、健康宣教、轮椅借用、共享雨伞等,解决师生和社区群众的健康和生活问题。 另外,主办、承办和协办各类公益活动,打造便民平台。

4.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

在工作室内墙上架“仁心在线”视听课程,包括政治、医学、生活等21 类内容,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即可在线播放。 建立教师党员与积极分子志愿者结对工作室值班制度、志愿服务质量量化评价制度,敦促师生增强身份意识,在专业实践服务中不断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浓厚的师生感情。 教师潜移默化的行动引领,师生点对点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责任、纪律、协作和创新意识,推进思政工作创新、课程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5.畅通党群的沟通平台

发挥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建立书记院长驻点接待日、 每周支部书记接待日及支委值班制度,健全帮扶机制, 一周七天排班接待师生来电来访,关心师生思想、工作和生活,维护党员和师生正当权益,增进工作效能。

(四)促五强成效

1.政治领导力——支部政治功能强起来

把握好政治建设这个“牛鼻子”,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党员教师的自觉行动。 广大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7]。

2.基层组织力——党建业务实起来

持续擦亮“上善若水、仁心相护”支部品牌,推进组织方式创新,模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高标准严要求,建立教师党员教育管理“先锋指数”量化评价机制;“学习强国”全面覆盖。 规范流程锤炼党性,发展教师党员4 名,培养教师积极分子2 名,助困青年教师1 名。

3.思想引领力——思政工作活起来

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载体,如“7 个1”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开学第一课、寻访红色建筑、发掘身边的“仁心故事”、教师直播讲述榜样故事、开展“我为什么入党”的主题讨论、喜闻乐见的微党课等,进一步凝聚共识,确保理论武装、思想引导及时有效,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两年内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比例为100%。 2021 年7 月1 日,支部的胡爱招同志作为教育部模范代表,受邀观礼建党百年庆典。

4.群众组织力——中心工作亮起来

护理教师团队跻身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学生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院中院·课中课”医教协同育人项目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支部申报的《慈孝金东 医养无忧——东关社区医养健康促进项目》获金华市金东区民政局公益创投项目立项,获资助6.5 万元,服务社区63 场次,服务居民1866 人次。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比例100%,“新冠”疫情中,教师化身“大白”“小蓝”履职医者担当。 支部协同推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齐力打造职教本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医康养护综合体建设三座“高峰”。

5.创新发展力——班子建设优起来

新培育热爱党务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担任副书记1 名、委员2 名。 支委中“75 后”1 人、“85 后”1人、“90 后”2 人,支委年龄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党性强、作风正,筑牢组织基础,提供履职保障。 支委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 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 名,金华市“三八红旗手”1 名。主持省级课题2 项、浙江省高职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2 项、 厅局级课题3项。 以党支部书记为主的一班支委作为开展支部建设的领头雁,形成“支部书记带头做、支部委员分工做、全体党员齐心做”的党建工作格局,推进事业不断前进[8]。

三、“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保障支撑,资源投入持续加大

1.资源投入

在硬件设施方面, 一期改造建成96m2的护理党支部工作室,配备好办公设备。 利用公共场所,打造“上善若水、仁心相护”党建文化长廊,融入“党建园地”“党员风采”系列墙文化元素。 对学生宿舍进行提升改造,建成“医路仁家”公寓党建实践基地。在信息支持方面,利用中层干部会、支部书记会、政治理论学习等平台,及时开展政策解读、协调调解、项目建设、信息技术等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方法交流。

2.经费支持

在经费支持方面,学校为工作室建设提供配套经费10 万元。 学校设有 《科研项目及立项管理办法》,对党建科研项目提供经费资助;针对“双高”建设、教师团队建设,配有专项经费30 万元。 党支部党建经费按保障党建工作需要纳入学院年度预算,上级党组织返还党费全部用于基层党建工作,教职工党员的教育活动经费每人每年不少于200 元。

(二)完善政策保障,持续充实一线党建力量

1.政策保障

在校党委层面,出台《关于开展学校基层党建“五星双强” 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发展党员及组织关系处置工作规范》等制度;完善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机制;支部书记、副书记享受正、副科职奖励性绩效工资系数,其他支委给予课时补贴;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任重要条件;每年举办2 次以上党务干部集中培训; 实施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工程,对入选校级以上党建“双创”项目的单位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在学院党委层面,以《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30 多项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制定完善党政共同负责领导体制和配套工作机制;制定了《加强党支部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医学院党委关于开展 “在职党员进社区 先锋承诺我先行”活动的通知》等制度,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

2.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医学院党委书记联系护理党支部制度。 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医学院党委书记的组织关系编入护理党支部,并高标准严要求亲自联系指导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创建。 二是充实党员队伍。 将与护理支部工作联系密切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学工线辅导员的党组织关系编入支部,支部教师党员人数由25 名增加到33 名,进一步加强支部的建设力量。 加大力度培育党务干部,派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不断增强支部建设的中坚力量。

3.专职队伍建设

学校自2020 年设置了专职组织员岗位, 负责协助学院党委专心专责抓党建工作,协调支部日常工作、把握重点工作流程、督促项目进展等事务,工作效果与组织员的职称晋升挂钩,为高效履职提供保障。 医学院党委重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定期开展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组织专家讲座及参观走访,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学习最新党建理论知识。 二是做好支部人员配备,结合巡察整改工作,对原支部进行拆分和人员调整,党员较多的支部增设副书记等。 三是调配辅导员参与支部的学生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等工作,选任组织委员或宣传委员,参与支部建设。

结 语

基于“1355”工作法推进“双带头人”护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实践, 致力于打造党建强、专业强的“双强”基层党组织[9],坚持党建引领与赋能发展相结合、 创新引领与质效提升相结合,深化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7 个 “1+1” 工作机制,力促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并同期建立了支部间协同工作、成果共享机制,党建研究“接地气”,激发基层活力“通天线”,着力提高教师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地推进了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工作,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10]。

猜你喜欢

带头人支部书记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读书记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