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言观象以悟意:《爱莲说》的言意转换路径探究

2023-11-24刘佩如陈志平

中学语文 2023年28期
关键词:爱莲说实词文言

刘佩如 陈志平

“言”与“意”是语文的两个基本范畴。“言”即语言,在文言文教学中指“文言”这一言语形式。“意”即“心音”,在文言文教学中则表现为透过文言这一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文言文,实质是体认他们的言志与载道。”[1]文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实现言意的转换,即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言的词汇与语法系统,更要使学生体会文言所传达的古人的思想与情意,将文言作品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因而,探究言意转换的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读文言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论说类散文,入选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修身正己”。相较于单元中的其他文章,《爱莲说》并非直接道出旨意,而是通过对莲的形象与品质的描写表达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凝练,篇幅短小,但意蕴隽永。《教师教学用书》在“素养提升”部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借助丰富的联想仔细寻味,这样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才会鲜明生动起来”[3]。由于“初一学生的概括、提炼等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思考常囿于表面信息,对文章内涵不能深入理解”[4],未能很好地理解“莲”的形象与“君子之志”的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言这种语言符号进行解码,理解“言”所描绘的形象,对接文本“意”的内涵,实现阅读过程中的言意转换。

一、聚焦实词——品言归义,感知莲象

“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上。”[5]文言教学要促进言意的转换首先应该将“文言”这种相对遥远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直观、具体、客观的物象。还需注意,学生阅读文言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日常学习中对文言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文言当中的实词承担着主要的表意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其加以重点关注。而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的过程,正是将文言所代表的语言符号不断解码生成物象的过程。但学生的文言学习不能停留于“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而要在文言字词句的理解中,使外部言语内化为个体的感知。《爱莲说》中最突出的主体“莲”是作者的所托之物,通过探究“莲”的外在形象进而理解其内在的美好品质是学习本篇的重中之重。同时,“单元要求”指出“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略读时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循着文本的言语形式,细致品读“摹象”的语句,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感知作者所描述的“莲”的独特形象。

言意转换的第一项学习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莲象,可包括以下三个训练点。

一是略读文章,圈点勾画直接描写“莲”的形象的语句,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实词(见表1)的含义,并结合“染”“妖”“蔓”“枝”等实词说一说自己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表1 描写“莲”形象的重点实词梳理

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6]可见这一训练点应由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教师则可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由“言”生“象”。对于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差异不大的实词,如“淤泥”“染”“涟”等,学生可以直接理解其直指义。对于“濯”“妖”“亵”等词语,教师可以采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利用汉字构造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加深印象。如“濯”字由三部分构成,意为“鸟在水里张开翅膀”,即“洗”的意思;“亵”由“衣”和“执”两部分构成,合起来指“用手拉别人贴身的衣服”,意为“亲近而不庄重”。

二是反复诵读关键句,结合对重点实词的理解描绘莲象。在这一训练点,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将文本的言语与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对作者所创造的“莲”的形象进行还原,在品言归义的过程中促进物象的生成。比如,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能想象出莲不横生藤蔓、笔直挺立在水中的视觉形象;读到“香远益清”,能想象出莲散发淡淡的清香,并且香味四溢的嗅觉形象。对莲的形象的想象和还原,还要能将莲的形象碎片进行整合,即将莲在水中的视觉形象、莲散发清香的嗅觉形象、莲生于淤泥但依然保持洁净自然的特性,整合成莲的整体形象。

三是师生合作探究,结合所理解的实词含义与学生所描绘的莲象归纳作者描写莲的角度。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存在差异,学生生成的莲象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生成的物象是否体现出作者描绘莲的角度,并在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对其修改、完善,重点突出莲的生长环境、姿态、花茎、叶柄与香气,感知莲的形态、气味和特性之美。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亭亭净植”描写莲的形态之美,即通、直、净;“香远益清”描写莲的气味之美,可以概括为香、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的特性之美,可以概括为洁身自好、纯朴自然。

以上三个训练点聚焦实词,首先从语言所表现的内容出发,探究语言符号固有的意义。文言中的“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要想正确、深入地了解文本的意蕴,学生必须准确地理解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注重积累文言词汇和语法形式。需注意,文言知识并不是文言学习的终点,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莲的洁身自好与纯朴自然,使学生在诵读、想象以及师生共同归纳的过程中将莲的形象还原出来,促使感知莲象这一学习活动在品言归义中逐步完成。

二、串联花象——巧设对比,由象悟意

“在文学作品中,意象是以言达意的中介,只有抓住了意象,分析意象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7]《爱莲说》中的三种花象(菊花、牡丹、莲花)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志趣、态度,这是教师难以直接言传的内容。对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着力引导学生领会三种花象的隐喻,自主体悟作者借物象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串联花象”是指从文章的章法考究处入手,通过分析文章所运用的排比、衬托等表现手法,进一步分析作者爱莲的原因,这也是学生由象悟意的突破口。七年级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第二部分时,能根据字面义总结出三种花分别代表花中隐士、富贵者及君子,但要建立“花之爱”与“人之志”的关联还有一定难度。基于此,言意转换的第二项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串联花象,由象悟意。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设置铺垫问题,对比三种花象。教师可在第一项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文章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以此促使学生在梳理文章结构的过程中将三种花串联起来,明确菊花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步骤二:构建先行知识,理解文章的言志功能。构建先行知识主要是通过诗词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支架。首先,教师展示学生接触过的关于菊花和牡丹的诗句,使学生初步领会“三种花象”所表达的隐喻意义。其次,教师结合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的安逸生活,以及周敦颐开创宋明理学、复兴儒家文化的人生经历,总结出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是出世的隐逸者,牡丹是俗世中的追求富贵者,莲花则是入世却不沾染尘俗的君子。学生依据对比、衬托的章法,理解文章言志的功能,从而建立起“花之爱”与“人之志”的链接。

步骤三:巧用冲突性问题,理解花象与人格的联系。作者写莲,用菊花和牡丹进行衬托,突出自己的独爱。作者如此爱莲,为何只写了莲的生长环境、姿态、香气,却不写莲的其他价值呢?这一冲突性问题可引导学生回归莲的品质。作者写莲是为了写它正直的品性,其所写的莲的特点——正直通达、洁身自好,也是君子所具备的美好品德。作者笔下的莲就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而作者“独爱莲”实际是爱君子之德。通过莲,作者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追求功名富贵,而是想在尘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爱莲说》以“说”这一文体来论说作者个人喜爱莲花的原因。“莲”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的象征,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言意转换的关键点。在文言的言意转换中,引领学生走进独特的“象”,积累其常用的象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因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补充梅、兰、竹的隐喻意义,这更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

三、回归作者——融入情境,言意共生

言意转换不仅要发现文章言意交合的契合点,更要注意言意之间的循环互动,深入研究文本的写作意图以及作者如何据“意”生“言”,即“寻求作者如何运用意化的‘言’来编码,把心中之‘意’诉诸文字”[8]。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文言作品首先是作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语境的影响下,基于自身经历并在特定心境下创作的产物。这些情境与作者紧密相关,也就是作者之境。从学生感悟的角度来说,学生在阅读、鉴赏文言作品时会有自身独特的情境与氛围,这一情境可能与作者的创作情境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言作品时应创设情境,以使学生的阅读情境与作者的创作情境相一致。此外,作者创作的文言作品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脱离作者而存在的相对独立的文本,这也是一种文本之境。言意转换最终需要在三种情境的交融之中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实现言意共生。

首先,利用史实故事了解作者其人。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一方面,教师可介绍《宋史》中周敦颐的故事,引导学生建立作者与文本内涵的联系。周敦颐面对浑浊的官场不消极避世,不随波逐流,而是旗帜鲜明地做一个正直、高尚的君子,做一个廉洁、进取的好官。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前人评价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如蒲宗孟所撰的《周敦颐墓碣铭》称周氏“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9];苏轼也曾感慨“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学生可以在品读作者的人生故事、分析他人对作者的评价当中体悟作者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其次,引入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之世,进入作者的创作之境。《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任南康郡守时所写的。“周敦颐倡导并践行君子之品,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宋代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他少年经历较为坎坷,喜爱读书,后因得到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的赏识和栽培而步入仕途。出仕期间,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10]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 余丈宽的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于是写下《爱莲说》。

最后,结合音乐、图片、朗诵音频等多媒体素材,营造“莲”所呈现的美的形象画面与意境氛围。当学生的阅读情境与作者的创作情境相结合,文本的意义就在学生的思维与感悟中得以建构和创造。“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11]。言意转换最终还需要回归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即学生要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回归现实生活。教师可结合当下的热点素材和人物,引导学生表达其所体会到的君子之志。

综上所述,文言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是言意转换。言意转换旨在引导学生在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中品言归义;在文章的章法考究处探究物象,体悟作者的情意;最终回归作者,在情境中感受言意共生。

猜你喜欢

爱莲说实词文言
爱莲说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爱莲说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