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3-11-22杨承玥刘安乐王龙

高教学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杨承玥 刘安乐 王龙

摘  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游客对高品质旅游拥有更大诉求,也对高校培养什么素养的旅游人才提出巨大挑战。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案例,在介绍专业建设基本概况和成效基础上,构建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素质要求、知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和创新创业要求等四个方面;根据培养目标,把专业毕业要求分解为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以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指导,构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服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的课程体系,并阐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相互之间的支撑与对应关系。

关键词: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能力导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2-0146-05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akes tourists have greater demands for high-quality tourism, which also pose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tourism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ducation major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a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major construction, a competency-based modular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ability as the orientati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quality requirement, knowledge requirement,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iremen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re divided into 8 secondary indexes and 19 tertiary indexes. Guided by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 modul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dul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module, professional service module and professional expansion modul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upporting and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urriculum system is expounded.

Key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ducation; capability-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项目)“中缅边境民族旅游村寨家庭生计恢复力研究:多维测度、演化机制及协同治理”(72064039);贵州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策划课程群课证融通方案探索与实践”(2021279);贵州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网络舆论视域下《旅游公共关系》课程‘公关能力’与‘课程思政’耦合协同路径探索与实践”(2022281)

第一作者简介:杨承玥(1989-),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副教授,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旅游教学与职业教育。

*通信作者:刘安乐(1988-),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博士,副教授,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旅游教育。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游客对高品质旅游拥有更大诉求,同时也对高质量旅游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承担培养旅游高质量从业人员的旅游高等院校来说,如何培養人才,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人才成为目前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首要探讨的问题[1-2]。但是从目前旅游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来看,培养的人才较难适应旅游行业发展新需求,具体体现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发展需求融合度不高,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实践性与研究性教学设计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用理论知识切实指导行业发展实践。因此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融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质量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就成为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十分紧迫的问题[3]。本文将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案例,对人才培养创新改革建设思路进行探讨。

一  专业建设背景

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2014获批,同年8月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是国家特设专业。所谓特设专业是指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而设置的专业。众所周知,六盘水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中国凉都”美誉逐渐深入人心,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设立即是为了满足六盘水乃至贵州甚至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基于此,我们把专业简介定义为:以“乐服务·创卓越”为专业核心理念,旨在学习旅游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接受旅游服务管理的相关技能训练,并通过集中实习实训强化学生旅游服务管理技能,培养服务贵州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高级专业人才。

二  专业建设基础

(一)  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较为突出的“年轻化”双师型教学师资团队

通过人才引进与自培,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3.3%,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0%。

(二)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成果显著

结合旅游行业社会发展实际,以旅游企业服务工作流程为导向,总结出了“课-证融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和“教、学、研、赛”一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基本构建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为提高学生职业及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專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  建立一批优质课程资源

现建有“旅游管理课程群”贵州省一流(培育)课程1个,省级金课2门,校级一流课程5门,双语课程1门,精品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各类教改项目7项。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2020年新冠感染疫情期间所有理论课程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建立线上慕课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学概论2门;主编《旅游公共关系》等教材3部。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四大专业核心课程均设计了课程思政案例资源。优质课程覆盖专业核心课程50%。

(四)  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校内外一体化实习实训教学平台

按照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培养于一体,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持,以“教、学、研、赛”一体为实现模式的实训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建立有总面积1 200 m2、设备总价值300余万元的旅游与酒店实训教学中心(含9个实训室),并配备了导游地陪可视化教程、导游教学可视化教程、六盘水本地三维虚拟仿真场景教学资源库、全国基础三维虚拟仿真场景教学资源库、贵州本地三维虚拟仿真场景教学资源库及数字化体验式教学系统等数据包和模拟软件;同时,本专业与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贵州天虹旅行社、北京国新树人酒店集团、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1个(图1),为专业应用型转型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五)  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反哺专业建设机制基本形成

立足六盘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聚焦“旅游产业化”学科方向,建立了“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化”省级社科创新团队、“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市级创新团队、“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校级教学团队、“乌蒙山旅游系统创新中心”校级2011协同中心及“乌蒙山区发展研究院”等平台,为专业发展方向凝练和特色培育提供支撑。强化院校师生共同参与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建立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校地共建“六盘水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为专业融入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提供便利。

三  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构建

(一)  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解构

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思路,以培养适应实践需求的能力为导向,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解构为素质要求、知识要求、专业能力要求和创新创业要求等四个方面,具体分别是:①素质要求。该模块要求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情怀,愿意服务旅游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②知识要求。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的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国内旅游行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与法规有清晰认知,了解国际旅游行业经营管理的惯例与细则。具体来看,需要学生学习并充分掌握旅游学科基础理论、政策法规,拥有旅游国际视野与前瞻性。③专业能力要求。该模块要求学生能在旅游企事业、旅游景区、职业教育机构及其相关行业从事服务、咨询、管理、策划及教学。具体来看,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拥有扎实的专业实操技能,以达到在相关行业熟练工作的目的。④创新创业要求。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环境、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

(二)  专业毕业要求分解及其与目标对应关系

根据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学生基本情况,我们把专业毕业要求总结为8点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19个小点。

1  素质要求

毕业要求1:思想道德。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遵守法律道德规范,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情怀,愿意服务旅游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能够在旅游业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树立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毕业要求2:身心健康。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具有健康的理念、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1)身体健康,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并能够具备劳动教育相关知识并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2)心理健康,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能够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进行情绪管理与调适,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调节工作压力及社会压力的能力。

毕业要求3:职业规范。拥有一定的旅游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乐服务·创卓越”,能够正确认识旅游行业、认同旅游专业、认可旅游职业,有较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主动服务意识,能够在岗位上圆满完成任务。

2)热爱旅游事业,有较强的专业及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明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够正确认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及行业发展规律。

2  知识要求

毕业要求4:通识知识。掌握哲学、法学、社会学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通识性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

1)具有一定哲学、法学、社会学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通识性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的特点。

2)掌握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理解旅游管理类学科知识体系与基本思想,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旅游行业相关问题。

毕业要求5:专业知识。掌握旅游学等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理论前沿与最新研究及发展动态;明晰旅游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视野。

1)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明晰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主要业态在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运用经营管理基础知识对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基础分析。

2)掌握旅游业服务、接待、策划基础理论知识与方法。掌握不同场景下服务接待、旅游策划、项目设计与调查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及实施流程。

3)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能够在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准确地进行知识分享。

4)了解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理论前沿与行业或研究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国内旅游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3  专业能力要求

毕业要求6:专业能力。能够将所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有效指导产业化实践;具有旅游服务接待、经营管理、资源调查、市场调研和教学培训等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出现问题的能力。

1)调查调研、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市场调研,具备初步的项目策划、旅游产品设计能力,并能对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各种旅游业态进行初步运营及科学管理。

2)旅游服务接待技能。具备乐于服务、主动服务的基本意识,娴熟的旅游接待服务技能,并能夠运用规范的礼仪标准提供优质服务。

3)教学、培训能力。掌握旅游相关行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能进行有效讲解与示范,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开展教学培训活动、从事教学管理。

毕业要求7:职业通用能力。具备信息处理操作和应用的一般技能,具备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1)掌握现代办公、地理信息技术处理、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具有熟练的专业文体写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完成岗位工作。

2)熟练掌握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一定的听、说、读和写,运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宾客进行沟通合作,能够进行有效的对客服务沟通和交流。

4  创新创业要求

毕业要求8:创新创业。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环境、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

1)创新创业理念。掌握文旅行业创新创业活动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具有文旅行业创新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理念与思维,形成文旅行业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

2)创新创业实践。能够分析旅游行业环境,掌握创业的基本环节,有效识别并规避创新创业风险,能够把基本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

(三)  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遵循“三平台一环节”(即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整个课程体系设计过程始终以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指导,强调三者一一对应,形成最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服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五大模块(图2)。通过模块化重组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避免课程分割过细,内容重复或脱节,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图3)[4]。真正实现“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目的,为专业学生提供多学科、跨专业的学习环境;充分践行“深度融入产业,打造办学特色;建设特色专业,提升竞争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5]。

1  通识教育模块课程

通识教育的模块主要设置的课程来源于公共基础平台,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等课程,支撑了我们职业基本要求这一基本目标,另一方面也对应毕业要求中思想道德、身心健康、职业规范三大毕业要求。

2  专业基础模块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旅游学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洞悉学科发展趋势,所配套的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政策与法规等课程,这一模块主要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获取这一目标,另一方面与毕业要求中专业知识要求相对应。

3  专业技术模块课程

专业技术模块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掌握旅游的技术技能,比如策划、管理、教学和设计等,所配套的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公共关系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实务、旅游策划学、旅游项目策划与制图和新理念教学论等课程,该模块的课程支撑了专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且与专业能力这一毕业要求相匹配。

4  专业服务模块课程

专业服务服务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岗位服务的通识技能,配套的课程主要有普通话与口语训练、文案策划与公文写作等课程;这一个模块的课程支撑了专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且与此相匹配的毕业要求是专业能力达成这一点。

5  专业拓展模块课程

专业拓展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们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各类技能,主要配套课程有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践、劳动教育实践等课程,这个模块支撑了创新创业这一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为创新创业相关内容。

四  构建模块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一)  建立了“院-系”二级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即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心形成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督察机制;实行听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实行一课一评;建立由督导组组长、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约谈改进制度;完善学生评师、教师评学、同行评课、专家评教和社会评人的教学质量互评制度;建立学生座谈、专业教师座谈、教师和学生互动座谈、毕业生与在校生互动座谈等多种制度,构筑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二)  完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

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以老带新;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从大二开始给每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构建实习基地与院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院系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定期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确定教学管理研究方向,在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立项中增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效果分析密切相关的课题。

(三)  设立功能完备的基层管理组织及其职能制度

完善旅游管理系组织建设,制定了基层组织管理办法,明确旅游管理系主任和副主任工作职责和分工协作制度;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为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构筑体制机制保障。

(四)  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的評价和改进制度

以本系教研系为主体形成专业教育领域的发展机制,形成年度微调、四年统调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更新机制;制定“以赛促质”教学技能改进和提升制度,每年举办教学技能、说课等竞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立教学奖惩制度,加强对优秀教师表彰和奖励,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约谈和惩处。

(五)  建立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机制

常年对本科毕业生就业后工作状态进行调研,通过毕业生调查问卷、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对当年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校友进行调查,选取部分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调查结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五  结束语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行业导向性极强的专业之一。专业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基于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案例,以专业实践需求的能力导向为出发点,提出以能力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体系和课程体系解决方案,构建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改革框架,期待研究成果能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可借鉴思路。

参考文献:

[1]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2018旅游经济运行盘点系列报告:旅游产业》[J].城市规划通讯,2019(2):14.

[2] 张珊珊.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3] 陈肖静,许驰.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的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6,20(1):52-57.

[4] 赵茂俞,许泽银,王学军.材料成型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1):75-79.

[5] 肖卓阳,吴天慧,付向阳.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专业模块化教学培养模式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38-41.

猜你喜欢

能力导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能力导向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Java课程群建设研究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