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辞之美

2023-11-21汪伯承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44期
关键词:文辞春晖朱自清

汪伯承

话题导入

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寻常的写作素材,如果能借助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可以弥补素材的不足,成就一篇佳作。重视打造文章的文辞之美,是我们提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范本呈现

春晖的一月(节选)

◎朱自清

在车上看见“春晖中学校”的路牌,白底黑字的,小秋千架似的路牌,我便高兴。出了车站,山光水色,扑面而来,若许我抄前人的话,我真是“应接不暇”了。于是我便开始了春晖的第一日。

走向春晖,有一条狭狭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细小的颗粒,脚踏上去,便发出一种摩擦的噪音,给我多少轻新的趣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桥。桥黑色,由这边慢慢地隆起,到那边又慢慢地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长。我最爱桥上的栏杆,那变形的栏杆。我在车站门口早就看见了,我爱它的玲珑!桥之所以可爱,或者便因为这栏杆哩。我在桥上逗留了好些时。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来,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个小湖,左手是个大湖。湖有这样大,使我自己觉得小了。湖水有这样满,仿佛要漫到我的脚下。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地皱起来了。如絮的微痕,界出无数片的绿,闪闪闪闪的,像好看的眼睛。湖边系着一只小船,四面却没有一个人,我听见自己的呼吸。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真觉物我双忘了。

好了,我也该下桥去了,春晖中学校还没有看见呢。弯了两个弯儿,又过了一重桥。当面有山挡住去路,山旁只留着极狭极狭的小径。挨着小径,抹过山角,豁然开朗,春晖的校舍和历落的几处人家,都已在望了。远远看去,房屋的布置颇疏散有致,决无拥挤、局促之感。我缓缓走到校前,白马湖的水也跟我缓缓地流着。我碰着丏尊先生。他引我过了一座水门汀的桥,便到了校里。校里最多的是湖,三面潺潺地流着;其次是草地,看过去芊芊的一片。我是常住城市的人,到了这种空旷的地方,有莫名的喜悦!乡下人初进城,往往有许多的惊异,供给笑话的材料;我这城里人下乡,却也有许多的惊异——我的可笑,或者竟不下于初进城的乡下人。闲言少叙,且说校里的房屋,格式、布置固然疏落有味,便是里面的用具,也无一不显出巧妙的匠意,决无笨伯的手泽。晚上我到几位同事家去看,壁上有书有画,布置井井,令人耐坐。这种情形正与学校的布置,自然界的布置是一致的。美的一致,一致的美,是春晖给我的第一件礼物。

(选自《朱自清散文》)

优秀习作

山寺月中寻真我,郡亭枕上看海阔

◎周俊宇

中华文化善于平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崇尚“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的孤芳,弘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赏。青年于山寺月中守得本心,于郡亭枕上激扬热血,允执厥中,方可成王成圣,明道明德。

独处清阁,对一张琴,两盏茶,三根烛,赏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守得一隅真我。

《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载,“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针砭时弊;《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亦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入木三分。然嵇康竹林放歌,不汲汲于富贵,不醉心于名利,一腔魏晋风骨,广陵一曲成绝响;张旭挥毫泼墨,自成一派,不拘于旧时章法,不囿于规矩法度,书写洒脱个性;林逋梅妻鹤子,逍遥淡泊,不屈权势,所作梅花清幽香逸之篇终传万世芳名。

斜倚高楼,听四方事,五更音,六庭风,观唐宋元明,盛衰荣辱,心怀黎庶万千。

坚守本我,是以悬梁刺股,圆木警枕,卧薪尝胆,临池学书,而后方得饮马黄河,勒石燕然,痛捣黄龙府。试看畴昔黄帝画野,夏禹谋水,海瑞上书;试看近者枕戈待旦,毁家纾难,宵衣旰食;再看今朝青春之辈,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或顽强拼搏、刚健有为,在奋斗中描绘出彩人生。邓宇皓、王金磊、周晓辉……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名字,诠释了奉献自我、觉世牖民的精神。

和光同尘,在山寺月中寻桂子,于郡亭枕上看潮头,平衡自我与世界,我方为我。

王夫之《读通鉴论》有言:“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坚守自我,不是离经叛道、离群索居,而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是朝搴木兰,夕揽宿莽,九死不悔;奉献世界,不是随波逐流,如过江之鲫,而是衰草寒烟,赤胆忠心。青年人勿忘太白长醉不醒之呼告,犹记五柳息交绝游之叹息,铭记幼安“杀贼、杀贼”的长叹。于游丝飞絮中守得鸷鸟不群,在乱世洪荒中彰显英雄本色。

自我是一隅肥沃的土地,世界是一片富饶的家园,以自我之桨乘风破浪,观览世界之山色湖光。

【四川绵阳东辰学校高2021级(14)班】

众说纷纭

曾佩茜:朱自清的散文看似平淡,却总在细微处见其婉约。这篇散文看似零零散散,但都围绕着去“春晖中学校”途中的所见所闻展开,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周俊宇同学则围绕“本心”与“自我”进行论证。这两篇文章虽文体不同,但也有共同点,就是兼具“美”和“质”,也就是既有外在的语言美,也有内在的旨趣美。

何璇:真正有文辞之美的作品,应该关注价值之美、语言之美。我想特别谈谈语言之美。在我看来,语言的美包括遣词的美、造句的美、修辞的美等。从两篇文章来看,有很多的共性,例如短句居多,但同时又较为协调,所以整饬美之下还有灵活的美。例如朱自清文章中“挨着小径,抹过山角”,很简單的两句,意味着场景和景物的转变。而周俊宇同学的习作短句俯首皆是,“独处清阁”“斜倚高楼”等。

廖玮伦:是的,从修辞层面看,也具有文辞之美。朱自清文章中“小秋千架似的路牌”“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等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周同学的作品大胆借助了诗歌的意象,分论点巧用数字,形成了一种递进变化的美感。

冉苒:我想谈谈遣词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遣词可以从词性、词类、词语的搭配和组合等维度进行赏析。文章中“狭狭的”“黑黑的”“小小的”“闪闪闪闪的”“潺潺地”“布置井井”等形容词和叠词的使用就很巧妙,恰如其分地揭示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

技法点睛

1.注重语言的打磨。鲁迅认为文辞应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打磨语言主要就是追求音美、意美和形美,因此我们要关注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造句(整散句、长短句等)、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风格(清新飘逸、雄壮豪迈等)等方面的打磨。

2.注重思想的深刻。文辞之美应有深刻的思想,首先作文应新颖独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善于将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情、志结合起来,并且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其次思想要积极,不宜过分渲染消极悲观色彩。情感要耐人回味,并能够上升到理趣。

3.注重打造古典美。能够将古诗文的意象穿插于写作中,通过大胆引用、化用等形式来用典、用句,使作文具备文化底蕴,彰显文辞之美。

猜你喜欢

文辞春晖朱自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水木荣春晖
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唱给父母的赞歌
一本读不完的书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吴春晖藏石欣赏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