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绽放华彩

2023-11-21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44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物保护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科技的力量正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数字技术给文化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手段实现数字化采集,让文物延续生机;借助3D打印技术,原本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成为跨地域展览的“移动宝藏”;利用沉浸式展陈技术,观众可以细致入微地观赏传统参观方式难以“触摸”的细节,体会“与文物同在”的历史场景……一个个案例,提升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的“数字含量”,为感知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10月7日)

◆素材解读

1.数字技术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保驾护航。我国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丰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面临很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增添了新手段,也为人民更方便地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式。

2.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数字技术通过虚拟展示的手法,将原本需要人们费时、费力去博物馆等地观看的文物展览搬到网上,让观众方便快捷地看到这些文物,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缩短了文化传播的时间。

◆适用话题

数字技術 文物展览 文化传播 文物保护

【黄永红/供稿】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物保护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文物的栖息之地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