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漱口运动法联合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3-11-21谢文丽吴灿灿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瘢痕

谢文丽,江 琳,郭 杨,吴灿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甲乳外科,安徽 合肥 230036)

据报道,一项在185个国家开展的,对36种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的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排在第九位,患病人数占总人数的3.0%,死亡率约为0.4%[1]。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十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且其增长速度在恶性实体肿瘤中是最快的,位居我国女性恶行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2]。临床上切除甲状腺的手术也随之增加,但手术过程中会破坏颈部的大量组织,容易在术后出现瘢痕挛缩现象,对患者颈部的美观及部分功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3];患者在术后会因疼痛、生活不便、坚持服药等不利因素,导致情绪低落,进而引起焦虑抑郁的状态,降低患者预后生活的幸福感。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的颈部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术后颈部活动度,降低瘢痕挛缩率的发生[4]。漱口运动法是在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一种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的护理手段[5-6],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就在心理干预的前提下,再对患者进行漱口运动法训练是否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对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漱口运动法训练对患者术后颈部功能恢复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①实施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②意识清晰;③本人及家属资源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疾病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者;③有精神病史等。对照组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27±7.83)岁,平均病程(2.14±0.36)年。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12±8.45)岁,平均病程(1.98±0.5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颈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采用漱口运动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6]。患者从麻醉状态中恢复后,责任护士用35℃左右的生理盐水漱口液19 ml,清洁患者的口腔。术后6 h,责任护士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颈下,用漱口液连续鼓腮漱口10次,保证漱口液充分接触口腔两侧峡部及齿间缝隙。准备弯盘,在患者颈部左右侧30°以内运动,辅助患者将漱口水从嘴角流出;继续含漱口水,指导患者用舌尖进行双侧峡部的反复舔舐,由牙齿到上颚再到口腔底部的顺序进行,将弯盘置于相同位置,水从嘴角流出。5~10 min/次,2次/d。术后1~3 d,坚持上述训练,并将弯盘置于患者侧颈30°~60°。再指导患者含漱口水,仰起头部,角度为30°以内,进行含漱动作,利用液体在口腔的震动,进行颈部、咽部等隐蔽位置的冲刷,水从嘴角流出。10~15 min/次,3次/d。用液体震荡冲刷颈部、咽部扁桃体等隐蔽部位。术后4~7 d,继续进行同术后1~3 d相同的侧颈运动及漱口方法。患者仰起头部角度为30°~60°,最后向下30°~60°左右。最后将水从嘴角流出。15~20 min/次,4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干预[7],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理支持:患者在手术后,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热情对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认知干预: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病情时,需要及时告知并解释清楚患者的病情的状态,术前术后的检查结果,避免患者出现一些心理焦虑。行为干预:当患者出现一些术后焦虑或者抑郁的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一些缓解不良心理的办法,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状态接受治疗。情绪干预:医护人员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以及焦虑,给患者讲述一些成功案例,增加患者对自己病情康复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3.1锻炼依从性:1 w后,根据患者锻炼情况,评估患者的依从性。优:1 w内患者均按照要求完成了每日的锻炼;良:1 w内患者有5~6 d按照要求完成了每日的锻炼;差:患者按照要求完成的锻炼次数在5 d以内。锻炼依从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3.2颈部活动度:采用平面照相法,对患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拍照;将照片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测定患者处于正位、侧位下颈部向两边旋转、侧屈、前屈及后伸的活动度。

1.3.3术后主观症状评分[8]:术后1个月,根据甲状腺术后主观症状对患者进行评估,0分:无不适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高度。

1.3.4瘢痕挛缩发生率:术后1个月,根据Leung临床瘢痕分级法进行评估:瘢痕挛缩发生率=(Ⅲ级例数+Ⅳ级例数)/总例数×100%。Ⅰ级:临床表现颜色浅红,质地很软;Ⅱ级:颜色粉红,质地软;Ⅲ级:颜色红,质地中等;Ⅳ级:颜色紫红,质地硬。

1.3.5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在术后及术后锻炼1 w,对两组所有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1.0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锻炼依从性比较:与对照组(优10例,良14例,差11例,依从率63.57%)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优13例,良18例,差4例,依从率88.5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漱口运动法训练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

2.2颈部活动度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向健侧屈、向患侧屈、前屈的幅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健侧旋转、向患侧旋转、后伸的幅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漱口运动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颈部功能的改情况更优。见表1。

表1 两组颈部活动度比较

2.3术后主观症状评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咽喉感觉评分、颈部不适评分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音改变评分、吞咽障碍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漱口运动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主要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更佳。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分,n=35)

2.4瘢痕挛缩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瘢痕挛缩发生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漱口运动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患者瘢痕组织的软化程度较优,能够降低瘢痕挛缩的发生率。见表3。

表3 两组瘢痕挛缩发生率比较[n(%),n=35]

2.5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术后0 w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漱口运动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紧张情绪,在训练的同时给予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见表4。

表4 两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分,n=35)

3 讨论

甲状腺癌的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主,除切除肿瘤病灶,还需实施颈部相关淋巴结的清扫术,手术创伤较大;会促进术后组织渗出的增加,引起颈部周围的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现象[9]。同时,大多数的患者惧怕疼痛或会认为过早的锻炼影响术后的恢复,而降低锻炼的依从性;引起颈部等部位出现疼痛、僵硬、活动度降低及瘢痕挛缩。此外,大多数的患者在术后会因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经济负担等问题,情绪上出现较大的波动,对医生、护士的专业产生怀疑等情况,不愿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10-1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前提下,再给予颈部功能恢复锻炼,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漱口运动法以患者的舒适度为中心,致力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是一种将口腔护理与颈部功能锻炼有机结合的术后锻炼恢复方法,其通过含漱温和的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冲刷,并通过一系列的漱口运动,对口腔中的细菌微生物及食物残渣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清洁,有效避免了传统擦洗法的刺激性和低依从性[12-13]。不但在生理上满足了患者清洁口腔的舒适度要求;而且相比于传统的擦洗法中,患者单纯的被动接受护理人员的干预,此法是完全在护士指导下,患者自行操作,对患者的心理上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颈部锻炼,增加他们术后恢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4-15]。本研究发现,漱口运动法的锻炼依从性较高,能够改善术后患者的颈部功能及临床症状;说明其是一种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功能恢复训练。

尽管漱口运动法的锻炼依从性较高,但仍有部分人员不愿意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影响术后的恢复。造成患者不配合的原因,归其根本主要还是因为术后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或对医生的医术不信任,或未得到家人足够的关怀等,而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再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情绪干预等治疗手段,并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缓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确保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术后恢复。本研究发现,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后,与未给心理支持的患者相比,患者的锻炼依从性明显升高,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术后主观症状评分及颈部功能改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术之后的创伤切口处,在6 h后会有成纤维细胞出现,并逐渐布满整个切口附近的组织,将于72 h后达到峰值[16-18];逐渐形成新生的瘢痕组织,此时的瘢痕组织尚未定型,给予及时的功能恢复锻炼,可促进其中的胶原物质转化,降低瘢痕组织的僵硬度,从而减少瘢痕挛缩的发生率,也避免了患者颈部肌肉僵直和畸形的发生,有利于患者颈部功能的恢复[19]。本研究结果说明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寻找能够有效恢复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功能训练方法时,也要注重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支持,对于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颈部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