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作型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2023-11-21张春娥温军机程春云

吉林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阿尔茨海默协作

张春娥,温军机,程春云,马 鸿

(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广东 韶关 512026)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损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渐加快,流行数据显示[2],预计到2030年,全球目前的阿尔茨海默病数量将达到7 500万,2050年达到1.35亿,而我国作为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每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接近7%的速度快速增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理能力不充足,多数由家中亲友或照护人员进行看护,故必要的护理干预是患者病情进展得到控制的关键。协作型护理是集各学科为一体的医疗诊疗模式,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模式涉略的学科广,能为患者提供多方位、全方面的健康指导和综合性护理,提升医疗水平[3-5]。目前,国内与协作型护理模式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护理的有关报道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2年9月90例阿尔茨海默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和观察组(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协作型护理模式)。纳入标准:①年龄≥60周岁;②诊断符合阿尔茨海默病标准[6],且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7]评分划为轻度(21~26分)、中度(10~20)患者;③初次确诊接受治疗患者;④定期规律服药治疗,且病情稳定患者;⑤实验室血常规、肝肾、心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功能障碍性的全身性疾病患者;②精神异常致沟通严重障碍患者;③严重感染患者;④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⑤患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护理指导:每两个月家访1次,实施疾病防治、卫生知识宣传和阿尔茨海默病疾病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内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作型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①组建协作型护理的小组,团队成员有组长、阿尔茨海默病专科医生和护士、记录员、职业心理师和职业营养师。以护士长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团队并协调整个护理工作流程;专科医生主要在随访患者过程中为其解答阿尔茨海默病的专业治疗方法及知识,参与问题解决方案的订制,专科护士则需要对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指导;心理师和营养师则在整个护理期间为每位患者的心理和营养进行全方面的咨询和评估,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记录员负责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相关数据收集完毕后进行统一整理分析。②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在患者住院期间,将其临床资料和疾病情况详细地记录,并建立档案。依据患者的经济条件、疾病和家族史等不同情况,为每位患者制订不同的个性化方案,为患者的健康教育、后期随访制作计划,保证出院后能规律随访。在随访期间,对患者出院后的疾病治疗进展、身体恢复、服药是否合理、康复训练是否规范到位和遵医嘱等情况进行全方面了解,解答康复期间的疑难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无法及时给予回复,则可联系团队同组员商讨方案,给予合适的意见。③确立随访患者:由阿尔茨海默病专科护士进行访谈或集中演讲,让其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阿尔茨海默病评估方法、阿尔茨海默病评估内容、药物使用原则和不良反应等,同时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能够接受随访。④建立研究所需随访患者的电子档案病历:包括一般资料情况、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时间、程度、处理、用药史,进行小组内存档。⑤以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评估工具为基础,在住院期间对患者、亲属采取一一练习和强化,并出院前模拟评估,保证其能熟练应用。

1.3观察指标

1.3.1精神状态: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和干预3个月时,利用MMSE评价两种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MMSE 量表[7]总分范围为 0~30 分,每个条目0~1分,分数越高,表明其认知效果越好。

1.3.2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和干预3个月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涵盖躯体性生活、工具性日常生活两大部分,分别有6、8个项目,总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越高[7]。

1.3.3意外事件及患者满意度:分别统计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患者意外事件的总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意外事件包括误吸、误服、自伤、走失和跌倒。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别表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8~13分)、一般满意(14~19分)、比较满意(20~26分)、非常满意(27~32分),总分8~32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精神状态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n=45)

2.2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干预前则明显增加,且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增加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n=45)

2.3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意外事件的总发生率[8.89%(4/45),误服1例,误吸1例,跌倒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13/45),误服1例,误吸3例,跌倒6例,自伤2例,走失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15)。

2.4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3.33%(42/45),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1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33/45),非常满意12例,比较满意10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11)。

3 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容易导致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无论是患者本身还是照护人员,均带来了相对沉重的负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照顾模式主要有居家护理和机构照料两种方式[8],而由于经济和社会因素,居家照顾患者群体仍是大趋势。

本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型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原因分析:协作型护理模式首先从心理层面进行患者的需求分析,最大程度上从患者意愿开始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设计,这样可保证护理方式满足患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需求,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其次,从饮食方面干预机体的营养摄入,促使患者在居家期间营养充足,同时减少其他基础性疾病的发生而影响患者恢复。另外,方案将患者及其家属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让照护者参与到护理中,并依据不同家庭的差异,制订持续性强的方案,住院期间进行评估工具的培训和模拟,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康复期间能够熟练应用,使患者居家护理期间能获得照护者的陪伴和细心照顾。而患者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减少患者失访率,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如何正确用药、症状管理、营养康复或居住环境改善等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提高照护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和重视,进而提高照护质量,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与相关研究[9-13]结论一致。

此外,本研究还表明协作型护理模式应用效果良好。究其原因,可能是协作型护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疾病的应对能力,使其参与到疾病的康复中,从而改善病情,提高患者满意度。王丽丽[14]基于协作型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发现该方式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齐丽丽[15]报道表明,协作型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提高作用,能降低其致残概率。杨春香[16]的报道指出,实施协作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上述均证实了协作型护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协作型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能力,同时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阿尔茨海默协作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团结协作成功易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协作
协作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