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单元起始课的“定教方略”

2023-11-11潘海波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6期
关键词:苏科版一元二次方程运算

■潘海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应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可见,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个单元的起始课(也叫“种子课”)往往具有统领全单元的作用,其内容全面,思想深刻,育人价值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单元起始课教学,合理设计单元起始课。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策略。

一、以“趣”定“教”,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观察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确实部分存在着急功近利、过分追求分数的现象,“单调乏味、没有兴趣”也正是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在单元起始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趣”定“教”,激活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代数式”单元为例。第一节“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的过程,运用代数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合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满满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随后,教师结合找规律、数图形等活动,在游戏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有效帮助学生打好代数学习基础。以“趣”定“教”的单元起始课,能迅速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动力。

二、以“学”定“教”,扩张数学学习张力

初中数学每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往往涉及本单元最基本的概念,而学生对新事物的学习常常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每一单元的起始课教学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架结构”和“打地基”的作用。教师要根据之前的“学”,进行后续的“教”,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扩张数学学习的张力。

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厘清方程学习的基本“套路”:定义→解→解法→应用,使学生构建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基础性框架,进而在迁移、调整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套路”和知识结构,有效开展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减轻学习负担。以“学”定“教”的单元起始课,能让学生从旧知的结构化学习中建构新知的框架,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间产生张力,达到勾连贯通、前后逻辑一致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认识。

三、以“疑”定“教”,激发数学思维活力

因疑而学,是学习提升的真实起点;因疑而进,是学习“自我更新”的健康状态。以“疑”定“教”,就是要在课堂上巧妙设置疑问,通过疑问展开教学,启发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一章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关于幂的例子,然后提出疑问:“能否对幂开展运算?能开展哪些运算?”在学生提出可以开展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后,教师进一步设疑:“哪些运算学过?哪些运算没有学过?”最后,教师分别请学生举出乘法、除法、乘方等例子,并分组对“幂相乘”开展讨论。在“以疑定教”的单元起始课教学时,首先通过设置疑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生成后,教师不是“一笔带过”,而是加强对目标的使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推进教学,最终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四、以“能”定“教”,培养数学学习品质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在单元起始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所“能”,利用学生所“长”,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章为例。教师在该章起始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八年级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特点。例如,某学校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总体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全年级学生的身高来获取,还可以通过量取部分学生的身高来估算获取。学生在自主普查与抽样调查中,探索与测量相关数据信息。教师围绕活动的开展,对数据反映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进而说明数据对我们生活及工作的重要性。整个单元的教学,在起始课教学中就埋下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的“种子”。教师利用学生的“能”开展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悟,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

五、以“材”定“教”,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材”定“教”,根据教学需要选定学习素材,让“教材”成为“学材”。

以苏科版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一章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相似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例如不同比例的地图、不同尺寸的照片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相似图形,然后在课堂中呈现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中抽象出数学中的相似图形,进而分析相似图形的基本特点和研究的一般思路。教师在点拨中引领学生梳理出相似图形的知识体系,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基。以“材”定“教”,基于生活现实,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抽象思考,形成数学的理性思维,思考能力也能得到较大提高。

起始课教学就是为学生一个单元的学习埋下思维的“种子”。教师要充分重视单元起始课教学,不断提高对单元起始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积极实践来探索有效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从“趣”“学”“疑”“能”“材”五个方面确定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策略,对提升学习动力、扩张学习张力、激发思维活力、培养学习品质以及提高思考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苏科版一元二次方程运算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有趣的运算
“数形结合”巧解二次函数问题
2.2 一元二次方程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苏科版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落脚点在哪里:基于苏科版教材七上课题活动“翻转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