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实录及反思

2023-11-11姜宏波

初中生世界 2023年36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杨靖宇

■姜宏波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感受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2.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挖掘杨靖宇、张学良等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国家观。

【教学流程】

一、民族悲歌——九一八事变

师:提起张学良,不少同学并不陌生。老师这里有两则张学良的日记,想和大家分享。请仔细阅读,从中体会张学良当时的心情。

(屏显张学良1939 年和1940 年所写的两则日记。)

生:悲痛、难过。

师:为什么提到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就为之心痛、难过,想忘,又忘不了呢?相信学了本课后,你会有新的认识。

(屏显九一八事变经过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示意图,简述一下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程。)

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当时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张学良是怎么考虑的呢?

屏显:

张学良回忆说:“当时我以为日本不会来真的,我觉得我们不能上日本军部挑衅的当,扩大事端。”“觉得日本是要以这种军事行动来挑拨我们,因此我命令不要抵抗。”

生:张学良觉得日本只是挑衅一下,不能给他们扩大战事找到借口,所以命令不抵抗。

师: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请用史实来说明理由。

(学生结合史实证明张学良的判断不正确。)

师:面对如此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又是怎样的态度?

(屏显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及1931 年11 月30 日蒋介石的讲话。)

生:南京国民政府采用了逆来顺受的态度。

师:这种态度主要基于何种考量,其实质是什么?

生:蒋介石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实质上对外来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师:正是这样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三省在短短4个多月内全部沦陷。为了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又有怎样的举措?

生:1932 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同时展示日本在东北实施残酷殖民统治的图片。)

师:日本人侵占东北,3000 万东北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在民族危难之际,哪些不愿做奴隶的人站了起来?

生:抗日义勇军、杨靖宇等人组织的抗日游击队以及后来由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的抗日联军等。

师:国民政府妥协退让,中国共产党坚决抵抗。优秀的共产党员杨靖宇就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纪录片,思考杨靖宇将军有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你学习。

(学生回答。)

师:杨靖宇将军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着伟大的抗战精神。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杨靖宇将军就义时的照片。对比一下当下一些偶像明星在抗日“神剧”中的剧照,你看出哪些不当之处?

(屏显一组明星剧照。)

生:他们的表演矫揉造作,扮演的抗日英雄油头粉面,背离了历史的真实性。有的明星无视民族苦难,践踏民族大义,在靖国神社前微笑合影。

师:中华民族在面临亡国的危急时刻,能依靠他们吗?

生:不能!

(屏显写有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事迹的照片墙。)

师:中华民族新的长城是先烈们用血与肉铸起来的,而不是靠“小鲜肉”“萌”起来的!

二、民意汇聚——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反抗,但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却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屏显华北形势动态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示意图,思考日本针对华北有怎样的阴谋。

生:日本对华北步步蚕食,1935 年下半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

师:面临如此紧迫的态势,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又是怎样的态度,带来怎样的后果?

生:继续对日本妥协退让,丧权辱国,导致日军得寸进尺,华北和中华民族产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

师: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危险时刻,北平的学生发出了怒吼!

(屏显李桦的版画《怒吼吧!中国》。)

师:请一名同学来描述一下版画的内容。

(学生描述版画的内容。)

师:这个国人同胞的形象不正是中国早已陷入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象征吗?他仿佛正在怒吼着什么!

生:中国,不死!

师:1935 年12 月8 日,共产党人蒋南翔草拟《告全国民众书》时,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大家齐读一下。

屏显: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师:这幅版画和《告全国民众书》在接下来的一二·九运动中曾被大量复制做成传单撒在街头,震撼了国人。假如你是一二·九运动中的一员,你将发出怎样的呐喊?

生:“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

师:国民党当局又是怎样回应爱国学生的合理诉求的呢?

(屏显《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图片。)

生: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他们。

师:运动虽被镇压了,但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并展示瓦窑堡会议、各地群众纷纷集会声援一二·九运动、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等图片。)

生:抗日救亡的呼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民众一心——西安事变

师:我们万众一心,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将领也行动起来。结合材料思考张学良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变化?

(屏显《张学良口述历史》相关材料。)

生:从仇视共产党到联共抗日。因为对张学良来说,老家东北的沦陷,不可能毫无感受。而面对华北危机,国民党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加上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以及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师: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将领多次“劝蒋抗日”均没有成功,最后是怎么做的?

生:逼蒋抗日!

师:谁来讲述一下张学良、杨虎城“兵谏”的过程?

(学生讲述西安事变的过程。)

师:当时各大报纸对事变进行了报道。国民党《中央日报》和《西北文化日报》对待西安事变的认识有何不同?

(屏显两份报纸有关西安事变的报道。)

生:《中央日报》认为张学良是叛变,《西北文化日报》则认为张、杨为了抗日实行兵谏。

师:为何两份报纸在报道西安事变时态度不同?

生:因为各自的立场不一样。

师:正因为立场不一样,西安事变发生后,对于如何处理蒋介石,各方意见不一。亲英美派、亲日派和中国共产党会有什么样的主张呢?

屏显:

1936 年12 月19 日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约中国驻日大使谈话和1936 年12 月19 日张闻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等相关内容。

生:亲英美派从维护英美利益的立场出发,主张释放蒋介石。亲日派不希望与张学良妥协,坚决讨伐张学良,乘乱杀蒋,使内战扩大,从中获利。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停止内战,联蒋抗日。

师:很明显,在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最深得民心。最终以周恩来为谈判代表的共产党人与多方协商努力,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请结合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屏显1936 年12 月28 日《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的内容。)

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基本停止,揭开了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张、杨二人在事变解决后,虽然一个被囚禁了大半辈子,一个身陷囹圄被杀害,但他们都是一座精神丰碑,值得永远铭记!最后,我们一起再读一则张学良的日记,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师生齐读张学良1945 年9 月18 日的日记。)

师:矢志为国反作囚,侠肝义胆写春秋。你有没有话想对这位爱国将领说?

屏显:

课后作业:根据所学,通过查阅书籍、参观纪念馆等方式搜集史料,以“英雄长存我心中——给爱国将领张学良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书信。

【教学反思】

本课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凸显“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选取了主要的文字史料,如张学良的日记,历史人物的演说、讲话、回忆等。这些史料可以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情感,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另外,笔者还精选了一些图片资料,尤其是照片资料,真实性强,可以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当历史照进现实,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本课中的英雄人物如张学良、杨靖宇等,他们身上孕育着抗战精神。充分挖掘他们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因而在教学中,笔者将真英雄杨靖宇与油头粉面的“小鲜肉”做了对比,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新的长城是先烈们用血与肉铸起来的,而不是靠“小鲜肉”“萌”起来的。最后,笔者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史料,以“英雄长存我心中——给爱国将领张学良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书信,进一步深化家国情怀。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杨靖宇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初中历史课堂求真意识培养策略——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九一八事变”后学人对甲午战争的探究热潮(1931—1945)——基于学术心态的考察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英雄杨靖宇之死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