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普惠金融对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2023-11-09季天宇鲁银梭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普惠农村居民浙江省

季天宇,鲁银梭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130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搜索的广泛普及,金融行业也跟上了科技发展的步伐,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数字普惠金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诸多短板,依靠数字技术的支撑,通过互联网、移动端降低居民投资理财的门槛,更好的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在外的弱势群体,让农村地区消费者、中小型企业也能获得低门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居民作为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仍处在较低的层级上,浙江省农村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20年达到32.3%,比城镇地区居民高4.9%,与城镇居民消费开支对比,农村地区用于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例仍较高,浙江省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落后于城镇地区。

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推进了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浙江省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提升。数字支付降低了搜索、交易的成本,使得支付方式更为便捷,农村居民的消费体验感更加舒适,促进其消费行为的产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缓解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金融约束问题[1],拓宽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渠道,优化了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1 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1.1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扩大

2014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58元,到2021年增长到了57541元,增长了接近两倍。同一时期,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由2014年的14498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25415元,增长幅度也接近两倍。这说明浙江省农村居民的经济实力在逐年增强,其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同时,浙江省农村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在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也在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增长幅度不是很明显,这也说明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动力仍存在有待挖掘的消费潜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2014~2021年收入消费统计

1.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农村居民消费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伴随相关的助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农村电子商务超市和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消费总量也在不断的上升。近些年来,浙江省农村地区居民恩格尔系数,除了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回升之外,在近几年都呈下降趋势,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却在逐年增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以及消费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21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15元,农村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30.98%。而城镇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6848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7%。城镇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约为农村地区居民的2.5倍,而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城镇地区高出4.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类的支出高于城镇。

1.3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所转变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攀升,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思想的涌入,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一些传统观念。依托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部分农村居民受到新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影响,消费行为更贴近城市居民。农村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服务需求,他们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还重视商家的服务内容,在考虑产品是否美观实用的同时也关注退换货的安全、快捷与否。农村居民还逐渐重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服务,高质量的服务日益得到农村居民的消费青睐。

2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

2.1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

2.1.1 数字支付 数字支付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衍生产品,数字支付的推广带来了农村居民消费生活、习惯的转变。与传统的现金支付相比,数字支付节约了时间成本,改善了支付环境。首先,数字支付的方便快捷,节约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够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其次,数字支付带来的花呗、白条等网络小额借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为现金的携带不足而制约消费的行为发生,同时,还增加了随机消费行为的发生。最后,数字支付突破了地域空间上的约束,优化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体验感,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也给农村居民跨区域消费提供了平台,直接推动了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提升。

2.1.2 数字理财 数字理财打破了传统理财服务的限制,使得投资理财更接地气。数字理财相较于传统理财服务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数字理财与传统的理财相比,产品的种类丰富多样,居民获得理财服务的门槛也降低了,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更高,这都拓宽了农村居民提升财富的途径。居民在投资有分红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的资产性收入,收入的增加就会带来消费的提升。另外,根据消费者预期心理可知,金融资产的投资者会因为金融资产的未来预期收入的增加而愿意增加当期消费,这就意味着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会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

2.1.3 数字消费信贷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数字普惠金融解决了农村居民的信贷约束问题,使得农村居民能够更便捷、多渠道的获取信贷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缓解了流动性约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产生[2]。数字消费信贷,一方面,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居民增加消费信贷,突破当期收入限制,提高消费者的当期预算,进而刺激消费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信贷能能够对未来预期收入实现跨期分配,增加当期消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3]。

2.2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

2.2.1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数字普惠金融拉低了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消除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偏见,缓解了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的矛盾,缓解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农村居民可以在线上办理贷款、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能够更方便快捷的获得更多的创业资金。农民创业能有效推动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会随着现期绝对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收入越高的个体,消费需求越高。一方面,成功的创业能给农村居民带来财富的积累,使得其有能力去消费。另一方面,创业还能增强农村居民的胆识和魄力,提高农村居民应对风险的心理预期,增强他们的金融投资意愿[4]。

2.2.2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数字普惠金融因为自身存在对资源配置优化的优势,能够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数字普惠金融还能调节金融资源的流向,控制产业的信贷规模,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额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会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还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的融合聚集,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样化、更高品质的产品,在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同时,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进而改善农村地区消费结构。

3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目前,浙江省农村地区基本公共网络,手机移动端、物联网设备等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仍存在提升空间。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收入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现阶段互联网的平均普及率已经达到75.6%,其中,浙江省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66%,低于平均互联网普及率9.6个百分点。数字基础设施的缺陷会影响农村居民获取及使用数字产品的频率和效率。

3.2 农村居民消费意愿有待提升

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很多消费者接触不到全面的金融知识,对当下的金融政策及金融产品了解不充分。农村居民传统的躲避风险的消费心理以及积累储蓄型消费行为,让一部分人不愿意去了解数字普惠金融给消费带来的便捷,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使得其消费意愿不强。另外,农村地区消费者获取购物消息的渠道还很闭塞,消费者从众心理更为普遍,农村消费结构的提升受到约束。

3.3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数字普惠金融依赖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金融在管理和空间上的限制,但在提高金融可得性的同时也带来了非法融资、电信诈骗等安全隐患。而农村居民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辨别及应对能力也不足,容易在日常的金融交易过程中被骗取财产。另外,浙江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也存在安全隐患,能为农村地区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机构除了大型综合金融企业外,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商银行较多,这些金融机构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就相对较弱,存在较大的信息安全隐患。消费者信息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中被泄露,会更加制约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不利于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提升。

3.4 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

现阶段,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自身成本,设计的大都是长期的、大额的金融产品,这与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不匹配。农村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需要的资金支持是小额贷款居多,农村居民更多会选择短期的、有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许多线上平台的互联网保险和消费信贷,没能过多考虑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和需求,金融产品的设计没有贴近农村地区实际,农村地区消费者体验不佳,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不高,从而影响农村消费结构的改善。

4 对策建议

4.1 完善基础信息设施建设

加大数字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乡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城乡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积极完善农村地区的商业化信息网点、道路交通及通讯等基础网络设施的构建和管理。加快推动5G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提高网络信号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不断夯实农村、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浙江省政府部门应与电信企业合作,降低信息服务的费用,或是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当的补贴,设定符合农村居民的网络优惠套餐以及智能手机,提高农村地区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操作能力。另外要加快农村数字支付场景搭建,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的数字化思维,潜移默化改变农村居民对现金支付的依赖,以提高数字支付在消费场景中的使用率。

4.2 增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

向农村居民传播基本的金融知识,进行金融产品的安全性教育,不断培养、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关金融机构可以定期举办各类型专题讲座,拉进农村居民和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距离,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农村居民传达金融知识,使得农村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学习相关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增强农村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消费倾向,从而推动其选择金融理财服务。

4.3 加强数字金融市场监管

数字普惠金融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主要依托互联网的支撑,通过整合、传输数字化信息来促进消费和小额信贷的发生,因此,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尤为重要。首先,相关管理部门要构建安全的风险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征信系统,维护好居民的个人信息。相关权力机构要做好金融安全防范知识的普及,预防、打击金融违法事件的发生[5]。其次,明确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市场的准入规定,权衡理财产品的质量安全,筑牢金融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严格规范行业准则,为农村居民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金融投资环境。最后,提升信息管理平台的安全性,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尤其重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搭建更加安全的信息管理平台,尽可能的维护农村居民以及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依赖,打造良好、健康的金融环境。

4.4 提供多元化数字金融服务

数字普惠金融对提振农村消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量体裁衣打造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和新型数字理财产品,降低投资理财的风险,促进农村居民将手头的富余资金逐步转化为更为多元化的理财投资。金融机构要明确金融服务的主体的差异性,为农村地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数字金融产品,提升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从而有效的刺激农村消费,推动农村消费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普惠农村居民浙江省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初心》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