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马边县旅游吸引力评价

2023-11-09张晨雨郭曦榕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吸引力文旅特色

张晨雨,郭曦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 610103)

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体现出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了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旅融合”一度成为热词,而旅游不仅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旅游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富含当地特色文旅产品,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如何保持并提高旅游地的核心吸引力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文旅融合视域下,选取马边县作为调查对象,深入研究该地旅游吸引力,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有效的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促进马边县可持续发展。

1 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对旅游吸引力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初,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且影响较大,即促使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前往目的地所为之享受的所有事物和条件[1]。国内对旅游吸引力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吴必虎等[2]对旅游吸引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谌贻庆等[3]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在旅游吸引力的评价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Charles等[4]较早地从自然资源、文化风光、节庆活动、服务质量等17个方面评价了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Cho[5]和Tambt[6]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可达性、物价水平、生活方式等评价指标,进一步丰富了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单福彬等[7]认为旅游吸引力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进一步改进了传统评价方法。蔡梅良、钟志平[8]以南岳旅游地为例,构建旅游地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吸引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研究。李瑞[9]以宁波为例,运用网络调查法对城市魅力与旅游吸引力的公众认知等进行了评价分析。陈端吕、董明辉等[10]通过运用心理物理学和模糊关系方程,构建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对森林景观旅游吸引力进行分析评价。

2 马边县简介及吸引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马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的小凉山区,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开发潜能巨大。该县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景观丰富,拥有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儿山森林公园等。该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除汉族以外总共有以彝族、苗族为代表的20多个少数民族。据2022年统计局统计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县总人口的47.51%,保留着较为完整、珍贵的原始生态文化、民族建筑、特色饮食等。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并大力发展,是一座自然资源丰富、富涵民族特色文化的旅游观光城。文章结合维思网站上马边县旅游资源报告以及携程旅游网、去哪儿网等国内知名旅游网站上马边县相关旅游资源,总结得出马边县旅游资源分类表(表1)。

表1 马边县旅游资源分类

文章参考了大量优秀学者对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分类标准并依托马边县旅游实际情况,将马边县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总共划分为环境因素、便利因素、资源因素和体验因素。其下再分类得到25个具体评价指标(表2)。根据这25个具体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总共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旅行偏好信息,包括当前居住地、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10个问题;第二部分通过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被调查者对马边县旅游吸引力相关的25项具体评价指标评分,最后对马边县旅游吸引力进行整体评分。第三部分是开放式问题,调查收集游客对马边县旅游区的总体满意度以及相关开放性的建议。

表2 马边县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

2023年1月10 日开始在马边县各旅游景点以及马边县城区进行问卷的发放与调查。本次总计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5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120份,有效率96%。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访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根据客源地、游客年龄、职业以及出行方式分析(表3)。在马边县旅游区的游客中占比最高的是乐山市本地游客77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4.17%;19~35 岁年龄段的游客人数最多,有5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1.67%;同时企事业管理人员、学生、公务员这几个职业人数较多,在总人数中的占比分别为25 %, 19.17%和19.17%;被调查者中选择与家人朋友结伴同行的游客最多,人数达到104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6.67%。这说明马边县乡村旅游更吸引周边距离较近地区的游客。目前客源年龄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游客获得旅游信息的能力较强、精力较充沛,同时由于实地调研的时间恰逢寒假,因此游客中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同时该县冬季气温较低,因此60 岁及以上的老年游客数量较少。最后与个人出行相比,春节假期期间更多的是家人团聚或者朋友相聚,个人出行机会与时间较少。从游客的经济收入水平来看,被调查者的整体收入水平分布差别不大,各个收入水平的游客都有所涉及。从游客到达马边县次数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抵达马边县旅游的人数相差很少。说明游客重游率不高,黏性较弱,如表4所示。

表3 受访者的基本特征

3.2 受访者对马边县旅游吸引力评价分析

问卷的第二部分让游客按照自身实际感受对问卷所设置的影响马边县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进行评分。从环境因素来看,如图1所示,94.17%的游客认为马边县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田园美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以及消费,其中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具有一定吸引力,其独特性、珍奇性都是吸引游客的关键。但该县旅游区在游客中的知名度并不高,69.17%的游客认为马边县旅游区宣传力度不足。48.33%的游客认为马边县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数量不足,旅游产业规模不够成熟化,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参与感。从可达性来看,如图2所示,64.17%的游客认为景区的交通与线路设计不合理。春节假期期间人流量、车流量较往日剧增,且马边县城较小,加剧了交通问题的出现。从资源因素来看,如图3所示,游客普遍认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主题明确、文学绘画等留存且遗址遗迹能原貌展现。但是51.67%游客不赞同景区形象良好,认为还应不断提高该县美誉度,树立良好旅游形象。从游客感知来说,如图4所示,76.67%的游客认同马边县乡村旅游体现出了当地特色文化。这说明该县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特色鲜明,能够不断吸引游客。同时民族特色文化能够作为马边县旅游的标签。但是66.67%的游客不赞同旅游产品种类多样、通过旅游能够满足社会交往。

图2 可达性评价

图3 资源因素评价

图4 游客感知评价

文章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衡量满意度,计算量表平均值。根据计算结果显示,游客对马边县的总体吸引力评分为3.56,评分大于3分说明游客满意度较好。马边县的自然风光秀丽这一项评价指标,游客给分均值达到4.0以上,同时马边县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主题明确、特色鲜明以及能很好地体现当地特色文化这三项,游客评分均达到3.88及以上。景区具有一定名气这一项指标均值最低,只有3.09。

综上所述,游客对于马边县的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活动主题明确,特色鲜明、文学绘画作品留存、遗址遗迹能够原貌展现、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等方面呈赞成意见。但是游客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线路、宣传力度、旅游产品种类等方面存在不足。下文针对如何提高马边县乡村旅游吸引力,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4 马边县乡村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

4.1 挖掘特色文化,加强文化的可参观性

马边彝族自治县聚集了汉族、彝族以及苗族三大民族,该地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少数民族文化繁盛复杂、各具特色。因此可以深入挖掘可取之处,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历史建筑、特色文化行为等元素投入到该县文化设施建设中;其次以节庆、演艺活动等模式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例如参考《印象·刘三姐》的印象系列,面向游客进行集现代技术和民族表演于一体的文化展示,既可以加强文化的可参观性,也可以增加游客的体验感,提高该县乡村旅游吸引力。

4.2 改善交通系统,合理规划道路

首先要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合理设置马边县内部公交线路,以此提高各景点间的通达性,为游客游览出行提供更加便利、满意的途径。其次合理规划马边县内停车泊位,充分考虑马边县内部停车和公交系统的一体化换乘,使动静态交通协调有序。最后完善景区游客集散体系,积极破解旅游交通瓶颈。实时掌握人流、车流情况,制定交通疏导应急方案,在重要集散、交通节点设置电子引导屏,科学引导车辆及时变更行驶路线,提升游客体验感。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例如:增加游客休息区和设立专业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加景区垃圾桶和卫生间的数量。提高服务人员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紧随时代脚步,助力行业发展。

4.4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载体

创新旅游宣传新模式,提升马边县旅游区的知名度。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网络平台开设马边县乡村旅游账号,构建文旅融合营销体系,实施融媒体传播战略。马边县旅游纪念品大多制作较粗糙且品种单一,且自主开发的较少,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该县少数民族特色。因此马边县应该深入挖掘当地承载的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载体。

4.5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综合文化体验空间

建立以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展示为核心的历史古镇与主题街区。主要开展少数民族博物展览、乡村休闲度假、购物观光、游学旅行等综合性乡村文旅活动,将当地的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融合为一,通过文化转化为旅游吸引物,以活态的方式展现给游客,提高该县乡村旅游吸引力。

猜你喜欢

吸引力文旅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中医的特色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吸引力1
吸引力2
文旅照明的兴起
跟踪导练(三)4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