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评课,青年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2023-11-07西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刘宏超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慧心公开课青年教师

■西峡县基础教育教研室 刘宏超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是课堂。抓住这一主阵地的有效途径,一是上好课,二是常听课、多评课。听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进行评议。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实现有效听评课呢? 笔者经过探究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常听评他人之课,在学习领悟中实现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的时间不长,急需相应的指导。 经常听课,可以领略其他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的独特教学风格,观摩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带来的教学效果,在思考中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并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但是, 青年教师如果只是单听其他教师授课,而不听相应的评课内容,教学能力得不到实质的提升。所以,青年教师在听教育名家点评或同行议评时, 可以将其评价内容一一列出,找准自己的教学参照坐标,为今后的教学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使自己学有方向、行有标杆。

1.听课前:怀着诚心和虚心,有备而去

听课前,青年教师应心怀诚意,以虚心学习为目的,做到有“备”而听。 “备”,即要听哪个学科、哪个年级的哪节课?课型是什么?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假如自己上这节课,会怎样上? 等等。

只有提前预习,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对比反思、有的放矢。反之,如果听课前不了解讲的内容、听的重点,只是拿着记录本被动地听和记, 对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意义不大。

2.听课中:做到细心和专心,入脑入心

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 一堂课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青年教师在听课时,不能只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还要把自己定位为这节课的组织者、 实施者和参与者,做到边听边看边记。

因此,听课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 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四方面。

一听教师的“教”:教学语言是否准确规范, 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晰、 到位等。二听学生的“说”: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正确度、广度、深度如何等。三看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谨科学、教学过程是否自然流畅、 教学目标是否适宜达成、课堂氛围是否张弛有度、课堂生成问题处理是否巧妙、 教师如何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四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讨论、展示、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深度如何? 等等。

3.听课后:秉持慧心和公心,深研细思

有效听课,是指教师在听课后,能及时回顾授课内容,从“执课教师为何这样处理教材? 如果我来讲,该如何处理? 他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与我有什么不同?他有哪些教学技巧值得学习? 在教学中,我该怎样活学活用? ”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写出听课反思。

有效听课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听评课中要有慧心与公心, 以审美者的身份去发现、肯定执课教师的优点;要用一双慧眼去领略执课教师的仪态、谈吐、板书等外在美; 要用一颗慧心去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等内在美。

二、常观看自己的课,在反思品悟中实现专业发展

教师为何特别关注公开课? 当下,许多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之余,还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以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这个时候,公开课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讲,可以检验学习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发现自身的教学优缺点。

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虽然不如名师公开课“出彩”,但他们每次都全身心投入,并集中精力思考如何更好地上好常规课。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在公开课中观察自己、发现自身的教学优缺点呢? 笔者认为,课后观看、品悟录像课是条有效途径。 这里所提到的“录”,包括有关公开课的音频、视频,以及青年教师课后书写的课堂反思。

青年教师拿到录像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逐步分析自己或其他教师在公开课中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 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最终从全课的角度进行自我分析评价: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教材处理上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关键点?教法方式适合学情、教情吗?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恰当吗? ……青年教师带着这些问题反复观看公开课视频,既是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也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理性观察、思考。 最终,青年教师将总结、探索出的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内化于教学日常。

当然,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公开课的机会来之不易,要想实现“常看自己的课,在反思品悟中实现专业发展”, 就要把目光投向日常教学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青年教师可以借助手机等录像设备,把自己的教学课堂录制下来,反复复盘,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进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主动请大家听评自己的课,在指导修正中实现专业发展

当前,不少学校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 在师徒结对活动中,青年教师可以多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发出听评课邀约,为自己的课堂把脉。 如此一来,青年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长期“把脉问诊”,可以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亮点和特色,为自己的后续发展明确方向。

在平时教学中,青年教师可以主动向学校申请多上汇报课、研讨课,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同行,听听他们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看法与指正。 通过他人的眼睛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修正、提升,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于漪老师曾说,听课、讲公开课是青年教师必须努力争取的活动,他们的好处比看几本教育专著更有效。 所以,听评课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青年教师在听评课时,要胸怀诚心、虚心、细心、专心、慧心、公心,不断在领悟、反思、修正中实现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慧心公开课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