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神一体观”从“心脾同治”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

2023-11-04王煜明曲圣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形神心神心脾

龙 晴,王煜明*,曲圣元,杨 柳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5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损,伴有剧烈瘙痒及全身性皮肤干燥[1]。 大多数患者可兼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2]。 作为皮肤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AD 在儿童中发病率可高达20%[3],成人患病率平均可达4.9%[4]。 近十年来,AD 在我国发病率迅速增长[5],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的剧烈瘙痒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的医疗负担[6-8],同时可诱发精神情志、心血管等身心疾病。 因此,抑制瘙痒、舒缓情志是阻止AD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临床常用的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存在停药复发、药物长期使用有毒副作用等缺点,虽然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等使用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且降低复发率,但昂贵的治疗费及远期安全性尚缺乏有力证据使其无法普及[9]。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临床用于治疗AD 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少。 中医理论认为,AD 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耐、胎毒遗热、脾虚湿盛、外感风湿热邪等有关[1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中医学关于瘙痒的经典论述。 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针刺心经、心包经腧穴可以显著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症状且降低复发率[11-12]。同时还发现,该针刺方案主要通过调节“小脑-奖赏-体感运动”环路,达到止痒目的[13-14]。 基于课题组前期关于针刺止痒的研究基础,着眼于AD 以剧烈瘙痒为主证的临床特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关注“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的协调配合,重视心神内守在本病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在传统中医治疗AD 调脾、治脾的基础之上,将清心泻火、养心宁神贯穿始终,从而达到心脾同治、形神共调以缓解瘙痒的目的。 本文试从中医学形神一体整体观的角度,结合“心脾同治”阐述AD 病因病机,并以此辨证指导临床针刺取穴治疗AD。

1 形神相失,心脾失衡

1.1 心神失守为因

《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此乃广义之神,指生命之源,主宰人体一切身心活动及其外在体现[15];亦有狭义之神,特指人的精神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又《灵枢·本神》曰:“心藏脉,脉舍神。 ”由此可知,心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合二为一,虽有近代医家提出“脑主神明”,但心主血脉仍是大脑功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与先决条件[16-17]。 换言之,心-脑-神志系统乃是“心主神明”之基本框架,虽有现代医学认为“脑主神明”,但究其本原,心之功能异常乃神乱之首因。

临床上,AD 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而其病情往往随患者生活压力及情绪而复发甚或加重[18-19]。 心主神明,总统魂魄,兼赅志意,一切情志失调均可致心神失常。 心主血脉,若心神失常,则血脉不畅,正如《外科证治全书·发无定处证》曰:“红色小点……属心火伤血,血不散,传于皮肤。”又黄元御《素问悬解·至真要大论八十》言:“心为君火,其主脉,诸痛痒疮疡,皆经脉营卫之郁,故属于心。 ”营血周流失常,不养心神则心烦,肌肤失荣则瘙痒。 心五行属火,情志久郁则化火,心火亢盛:一则制约肺金太过,肺主皮毛,皮毛抵御外邪无力,则容易发病;二则易耗伤营阴,皮肤失养,则瘙痒加重;三则母子相依,心病及脾,脾在体合肉,心火亢盛、脾湿蕴热则肌肤浸淫、糜烂,心血暗耗、心脾两虚则肌肤失养、干燥脱屑。 此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失守,君相失位,则诸脏失和。

综上所述,情绪不宁直接致心神失守,心主血脉失常,久郁化火而克肺金,同时母病及子引起脾功能失调。 因此,情志不宁、心神失守是AD 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亦是其瘙痒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的关键所在。

1.2 气血失运为机

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随着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而布散有时,方可五脏安六腑和[20],生命活动由此呈现出生、长、壮、老、已的规律进程。 于皮肤而言,气血津液是生长代谢的物质基础,唯有气血津液充沛且运行通畅,则肌肤荣润光泽,乃能维持“卫外”功能的正常,若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异常停聚或布散不足于皮肤局部,此时即会形成皮疹[21]。

AD 皮疹的变化与气血津液运行息息相关。 AD初期,情志抑郁,心神受扰,伤及脾土,致使脾土不足,脾胃乃津液输布之枢纽,脾虚则水湿停聚于体内,同时湿困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津液转输障碍更甚,形成恶性循环,痰湿蕴于肌肉腠理则见丘疹、渗出、糜烂、搔抓后浸淫成片等湿疹样表现。 AD 中期,情志郁久而化火,则由脾虚气分湿盛转而心火炽盛,血分积热,火热随血液周行于全身,破血妄行,脾湿蕴而化热,故症见皮肤红斑、丘疹,局部红肿赤烂,伴有明显的灼热瘙痒,同时心神失守,烦躁失眠,耗伤阴血而致血燥,燥盛则瘙痒症状进一步加重。 AD后期,患者或因心神失守,思虑失眠,暗耗营阴,或因脾虚日久,气血生成不足,又或因渗水日久,津血耗伤,使得肌肤失于荣润,肌肤干燥脱屑,瘙痒更甚;亦有因水湿久聚成痰成瘀,或津亏血虚,血行涩滞成瘀,而皮肤增生肥厚、苔藓化,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气血津液是维持皮肤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其盛衰和运行与皮疹的动态变化是同步的,因此,气血失运乃是AD 的发病之关键病机。

1.3 形神失常为果

《淮南子·原道训》曰:“夫形者,生之舍也。”“形”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肉筋脉骨等物质,凡有形实体均属“形”之范畴,是人体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提示形神相合、不可分离[22]。AD 中,从无形之心神失守,至气血不足或失运成痰成瘀,最后造成有形肌肤的改变,这种规律也是疾病渐进的过程。 脾居中焦,主运化,乃枢纽之所在,既转输水谷精微以充养皮肉,又运化水湿以避免津停成痰成瘀;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亦主神明,心神失守则五脏不安、六腑不和。 心脾亏虚则正气亏虚,正虚不御外邪,加之机体气血运化不畅,痰湿瘀壅滞,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故由上述可知,形神相互影响存在于AD 发生发展的各个病理阶段,其异常推动着疾病进展和演变并呈现出特定的规律。 在临床治疗时,应遵从此规律,健脾祛湿养血、调气活血化瘀的同时,强调清心养心、宁心安神的重要性。

2 心脾同治,形神共调

2.1 清心宁心以安神

心神失守乃AD 瘙痒反复发作的根本所在。 心神内守,则君相安位,人体康健。 AD 患者常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出现失眠、焦虑、恐慌、抑郁等情志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则会致使气机不畅、血运受阻,进一步加重病情,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因此,安神可谓是其治疗的关键环节,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治疗上多以治心为首要,以清心养心、宁心安神为法。 多取心经及心包经之穴位:取少府,为心经荥穴,可清心火、安神定志;取通里,为心经络穴,具清心泻火之功;再分别取心经、心包经原穴大陵、神门,可养心清心安神、理气活血。 针刺方法依据正邪的虚实施治:初期时,心火亢盛为主,操作以泻法为主;发病后期,心脾两虚为主,或夹瘀、夹痰,操作以平补平泻为主。

2.2 活血化瘀以畅气

气血津液是滋养皮肤的物质基础,AD 的发生发展与气血津液关系密切,气血津液的输布失常是关键病机所在,治疗应活血化瘀、行津化痰,共奏畅气之功。 选穴以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主: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大肠募穴,不仅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开关,可条畅三焦气机,又位处带脉循行所过,与冲任督等多条经脉有直接联系,从而能够充分发挥调畅气血之功效;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是大肠经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善于补气、调气,从而调节血液、津液的代谢;曲池,位于肘部,为手阳明经脉气流注之合穴,此穴利关节、祛风湿、调气血,为止痒要穴。

2.3 健脾补血以养形

AD 病情缠绵,日久则耗伤气血,损其形体。 故治以健脾养血为主,固护脾胃,使得脾气健运,化生水谷精微荣养全身,形体乃充,肌肤得以濡润。 治疗上常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明显渗出时应以健脾祛湿为主,渗出轻而干燥瘙痒重时应以健脾养血为主,总的来说以健脾为主。 取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具有健运中焦、利水消肿之功;取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凡脾胃功能失常均可取本穴治疗,可疏通胃经经气,激发脏腑之气,通行气血,使气血充盈,乃补益要穴、常用穴;取血海、三阴交,为脾胃经要穴,有健脾、利湿、和血之功,且血海可治“诸血证”。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27 岁,2023 年1 月15 日初诊。 主诉:全身反复皮疹,伴皮肤干燥、瘙痒10 年,加重2 个月余。 患者1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腘窝皮疹,诊断为“湿疹”,后四肢、躯干逐渐出现皮疹,伴瘙痒、全身皮肤干燥,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AD”,予以每日早晚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睡前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涂于皮损处,坚持治疗3~4 年后,病情反复发作,又间断睡前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疗效欠佳。近2 个月来,患者因工作压力过大,面部、躯干、四肢皮疹明显加重,瘙痒剧烈。 现症见:颜面部、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红斑、丘疹,边界不清,轻度红肿,瘙痒剧烈,伴渗出、抓痕、结痂,颈部皮肤有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纳可,睡眠欠佳,易醒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大便干燥,2~3 日一行,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20 年。西医诊断:AD。中医诊断:四弯风;辨证:心火扰神,脾虚痰湿证。 针刺治则:清心安神,健脾祛湿。 穴方:少府、神门、阴陵泉、足三里、天枢、丰隆、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均双侧。 针选华佗牌0.25 mm×40 mm 毫针,操作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常规进针,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针刺时间30 min,每周治疗3 次(周一、周三、周五治疗)。 治疗期间嘱患者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调适情志,忌生冷油腻,停用口服及外用药物。

2023 年1 月30 日后患者无新出疹,四肢皮损红斑、水肿及渗出缓解,残余抓痕、结痂,瘙痒略减轻,寐稍好转。取穴减丰隆,加大陵、通里,其他同前。2023 年2 月13 日后皮疹逐渐变薄,无水肿、渗出,偶尔瘙痒,寐安。 取穴同前,巩固治疗。 2023 年2 月28 日后皮疹逐渐变暗变平,痒感消失,基本痊愈。2023 年3 月14 日、2023 年3 月28 日随访,未复发。

按:依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全身散在红斑丘疹,以肘窝腘窝为著,瘙痒剧烈,伴渗出,既往过敏性鼻炎20 年,辨病为AD(四弯风),结合皮疹渗出、瘙痒剧烈、心烦、眠差、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心火扰神、脾虚痰湿证。 系该患者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紧张,情志郁而化火,致使心火亢盛、火盛扰神,则见心烦、失眠;火盛耗伤营阴,肌肤失养,营卫失和则瘙痒;久病则心病及脾,脾失运化,水湿停聚则肌肤渗出、糜烂,化热则红肿、瘙痒更甚,而见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四诊合参,病位在心、脾两脏,处于急性期,以心火、脾湿为主要病邪。针刺治则以清心安神、健脾祛湿为主,主选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 少府、神门清心安神为首要,火盛耗伤营血,加以血海、三阴交养血滋阴,更添宁心安神之功;足三里、天枢以补气健脾,又以阴陵泉、丰隆祛湿化痰,如此则水湿尽去而不复生;曲池配合谷调气活血、舒筋通络。 上述诸穴共奏清心安神、健脾祛湿之功,经治疗后疗效显著。 二诊时患者红斑、渗出明显好转,提示体内水湿已去大半,故去祛痰湿之丰隆,加大陵、通里增宁心安神之效,以防疾病反复。 三诊时患者病情稳步好转,故维持当前治疗两周以巩固疗效。

4 结语

AD 的发生发展是形神失常的疾病演变过程,心神失守、气血失运、形神失常是AD 发生发展的总体规律。 心神失守是AD 发生之源、病因所在,所以清心养心、宁心安神是防治AD 的关键环节,同时兼以调气活血化瘀、健脾补血养形。 在临床中,应“司外揣内”,抓住皮疹的动态变化与气血津液运行之内在关联,根据皮疹所处的阶段,分期辨证,以针刺调理整体气血经络,将调理心脾、宁心安神贯穿始终,并结合AD 各期正邪虚实调整针刺补泻手法,通过心脾同调而安五脏,从而安心神,最终实现气血相得、形神相合、人体康健。

猜你喜欢

形神心神心脾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过桃花村
意象、形神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