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3-11-02吕辉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0期
关键词:乙酰血气半胱氨酸

吕辉程

作者单位: 425000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可同步进行治疗、护理、康复措施,可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救治设备[1]。因该病房内患者病情较危重且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受病痛折磨出现消极情绪,治疗配合度降低,故常选取镇静剂帮助患者镇静,减少其抵触心理,增强配合度[2],但镇静剂易导致呼吸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机体无法自主排痰,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窒息、肺部感染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3-4]。既往常采用雾化吸入药物的方式治疗,可有效稀释痰液,有利于患者咳出痰液,但部分患者丧失了咳嗽能力,排痰效果仍不佳。振动排痰仪是一种新型辅助排痰仪器,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本研究观察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11月永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自主排痰困难患者56例,以随机抽样分组方式分为乙酰半胱氨酸组与联合治疗组,各28例。乙酰半胱氨酸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6~72(49.26±3.15)岁;体质量48~85(66.53±4.79)kg;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13例,广泛性脑挫伤11例,颅内占位性病变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高中11例,初中及以下10例。联合治疗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1(48.75±3.22)岁;体质量49~84(66.46±4.81)kg;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12例,广泛性脑挫伤1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4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10例,初中及以下9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文书上盖章。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入住ICU指征;(2)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梅毒、艾滋病等疾病者;(2)凝血障碍者;(3)中途退出研究或转出ICU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氧疗、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还需连接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乙酰半胱氨酸组给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 ml,置入便携式雾化器内雾化吸入,1次/d,治疗1周。联合治疗组在乙酰半胱氨酸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仪(武汉金鑫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进行排痰治疗,振动频率设定为25次/s,15 min/次,3次/d,治疗1周。振动排痰的叩击顺序以右侧背部(自下而上、由外至内)为起始点,逐渐向左侧背部(自下而上、由外而内)、脊柱、侧胸进行,以胸部为终点,在可闻及干湿啰音的部位停留30 s。叩击处理7 min后进行吸痰处理,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降低误吸、窒息发生风险。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血气指标: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采集2组患者动脉血为检测样本,应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4.2 血清炎性因子: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置入离心机,转速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4.3 肺功能指标: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运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

1.4.4 临床相关指标:记录2组患者治疗3 d后排痰量及ICU入住时间。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可自主排痰,呼吸音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可借助仪器进行排痰,呼吸音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仍不能排痰,呼吸音较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96.43% vs. 71.43%,χ2=6.487,P=0.011),见表1。

表1 乙酰半胱氨酸组与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气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PaO2、PaCO2、SaO2及血清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PaCO2及血清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SaO2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PaO2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各指标降低/升高幅度大于乙酰半胱氨酸组(P<0.01),见表2。

表2 乙酰半胱氨酸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FEV1、PEF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乙酰半胱氨酸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治疗3 d后排痰量与ICU入住时间比较 联合治疗组治疗3 d后排痰量多于乙酰半胱氨酸组,ICU入住时间短于乙酰半胱氨酸组(P<0.01),见表4。

表4 乙酰半胱氨酸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3 d后排痰量与ICU入住时间比较

3 讨 论

ICU主要负责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创伤等)的救治工作,患者病情多较复杂,极易出现疼痛等症状,出现躁动、消极情绪,影响治疗效果[5]。镇静剂是减少ICU患者躁动的有效药物[6],但应用镇静剂后,患者自主意识丧失,呼吸功能减弱,需提供氧疗以满足机体氧需求,避免机体缺氧。但氧疗支持操作会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一定刺激,增加分泌物产生,另由于镇静后纤毛运动消失,分泌物堆积在呼吸道内,一旦清理不到位,极易误吸入肺,引发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康复进程[7-8]。科学的排痰治疗可有效规避危险因素,促进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黏液溶解剂,作用机制为乙酰半胱氨酸分子结构中的巯基能够与黏蛋白分子复合物间的双硫键结合,使其发生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度,更易咳出;此外,能够促进气道内纤毛摆动,增加腺体分泌,加快痰液排出[9-10]。经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但部分患者咳嗽能力较差,无法有效排痰,发生误吸的风险仍较高,因此,在此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可在痰液稀释后,借助排痰仪器的振动使呼吸道内的痰液松动,增强痰液排出能力,从而减少呼吸道堵塞,恢复气道通畅,降低误吸、窒息发生风险,还可改善肺部血液瘀滞,利于肺功能恢复,且此方式具有无创性、操作简便、穿透力强、安全性好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表明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ICU患者效果较佳。本研究中治疗1周后联合治疗组PaO2、SaO2、FEV1、PEF高于乙酰半胱氨酸组,PaCO2低于乙酰半胱氨酸组,表明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机体血气指标,提高SaO2,改善肺功能。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具有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细胞功能、清除坏死组织及外来病原体的作用,当其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可能存在恶性肿瘤、炎性感染、心肌梗死等疾病。TNF-α是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当其水平异常升高时,提示机体存在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联合治疗组血清CRP、TNF-α水平低于乙酰半胱氨酸组,表明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疾病康复。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3 d后排痰量多于乙酰半胱氨酸组,ICU入住时间短于乙酰半胱氨酸组,表明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可促进患者排痰,增加排痰量,缩短ICU入住时间,利于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仪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ICU自主排痰困难患者的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SaO2,改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排痰,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疾病快速恢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乙酰血气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