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2023-11-02林青霞张柳李燕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0期
关键词:噻吗素组开角

林青霞,张柳,李燕红

作者单位: 350007 福州市,福州眼科医院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临床较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发生率占所有青光眼患者的60%~70%,通常累及双眼[1]。小梁组织的变异、施莱姆管及其输出管或外集液管的排液功能减退、静脉压增高、遗传因素均可诱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乳头供血不足、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2-3],可通过测定眼压、青光眼激发试验、裂隙灯前置镜检查、前房角镜检查等方法进行鉴别诊断[4-5]。目前,临床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则可考虑手术治疗或激光治疗[6-8]。现比较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州眼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符合《眼科临床指南》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且为单眼患病。排除近期接受眼部手术治疗,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过敏体质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噻吗洛尔组30例和曲伏前列素组30例。噻吗洛尔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0~66(54.72±1.93)岁。曲伏前列素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1~63(54.74±1.97)岁。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噻吗洛尔组患者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江苏远恒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 ∶12.5 mg)治疗,即患者眼压未得到控制前,1滴/次,1~2次/d;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后,1滴/次,1次/d,持续治疗2个月。曲伏前列素组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 ml ∶0.1 mg)1滴/次,1次/晚,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眼压、视野缺损、视力: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眼压计、视野计测定2组患者眼压、视野缺损,并统计患者的视力情况。(2)P100波的潜伏期、振幅: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仪检测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的潜伏期、振幅情况。(3)泪膜功能指标(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将测试试纸放入患者眼睛,5 min后取下,根据试纸被泪水湿润的长度判断泪液分泌量是否正常,5 min内泪液达到10 mm以上为正常。泪膜破裂时间:以患者睁眼时开始,至角膜出现一个黑斑泪膜缺损时为止,用精确度为0.01的电子秒表同步记录该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标准,查看患者眼角膜是否存在荧光素着染、残留及具体染色的大小、深度等状况[9-13],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眼角膜功能越好。(4)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阻力指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5)不良反应:包括眼烧灼感、心律失常、头晕等。

2 结 果

2.1 眼压、视野缺损及视力比较 治疗前,2组眼压、视野缺损及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眼压、视野缺损低于治疗前,视力高于治疗前,且曲伏前列素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噻吗洛尔组(P<0.01),见表1。

表1 噻吗洛尔组与曲伏前列素组治疗前后眼压、视野缺损及视力比较

2.2 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振幅比较 治疗前,2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振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短于治疗前,振幅大于治疗前,且曲伏前列素组优于噻吗洛尔组(P<0.01),见表2。

表2 噻吗洛尔组与曲伏前列素组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振幅比较

2.3 泪膜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多于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曲伏前列素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多于噻吗洛尔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噻吗洛尔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高于噻吗洛尔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噻吗洛尔组与曲伏前列素组治疗前后泪膜功能指标比较

2.4 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快于治疗前,阻力指数小于治疗前,且曲伏前列素组优于噻吗洛尔组(P<0.05或P<0.01),见表4。

表4 噻吗洛尔组与曲伏前列素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曲伏前列素组眼烧灼感、心律失常、头晕总发生率为6.67%,与噻吗洛尔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0.421),见表5。

表5 噻吗洛尔组与曲伏前列素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曲伏前列素是一种选择性FP前列腺类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房水外流降低眼压[14]。马来酸噻吗洛尔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与眼内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的β受体结合,减少主动分泌和超滤过的房水生成,进而降低眼压[15]。本研究结果显示,曲伏前列素组治疗2个月后眼压、视野缺损低于噻吗洛尔组,视力高于噻吗洛尔组,表明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相比,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水平。视觉诱发电位是视网膜受到光或图形刺激后,在大脑枕叶皮质上记录到的电反应,P100波潜伏期、振幅为视觉诱发电位的常见指标,可反映患者视神经病变情况,P100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提示视神经病变,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提高提示患者视神经病变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曲伏前列素组治疗2个月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短于噻吗洛尔组,振幅大于噻吗洛尔组,表明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相比,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视神经病变。

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为临床眼科常见检查指标,能够用于判断患者干眼症严重情况。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眼内疾病,易引发干眼症等眼表疾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干眼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因此可通过评价干眼症指标判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好转情况。基础泪液分泌量增多、泪膜破裂时间延长、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提高提示患者症状显著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曲伏前列素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多于噻吗洛尔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噻吗洛尔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高于噻吗洛尔组,表明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相比,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能更有效地增加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升高角膜荧光染色评分,进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曲伏前列素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快于噻吗洛尔组,阻力指数小于噻吗洛尔组,且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表明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相比,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改善眼部环境,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优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其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水平,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及泪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并未讨论病程、体质量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噻吗素组开角
外用噻吗洛尔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鱼藤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姜黄素对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中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析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