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合并肝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023-11-02马士芬李兵陈振华明磊王雪萍

肝脏 2023年10期
关键词:球部本例内分泌

马士芬 李兵 陈振 华明磊 王雪萍

患者,男性,75岁。因“呕吐、腹泻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呕吐,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伴有反酸、烧心,上腹部阵发性隐痛,腹泻(3~5次/d,黄色稀水样便),外院完善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体:两侧面颊发红,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06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平坦,触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入院后给予止泻、抑酸护胃、改善肠道菌群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仍腹泻明显。

入院后查降钙素原:29.41 ng/mL。肿瘤标志物:铁蛋白316.49 ng/mL,糖类抗原125 40.1 U/m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在正常范围内。生化全套:钾2.84 mmol/L,镁1.09 mmol/L,空腹血糖6.86 mmol/L,胱抑素C 1.37 mg/L,总胆红素24.47 μmol/L,直接胆红素9.03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20 μmol/L,其余未见异常。尿常规:白细胞 2/μL,胆红素+。大便常规:黄绿色、水样便,隐血+。血常规+C反应蛋白、凝血五项、感染筛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肝脏实性结节。胸部CT:左肺下叶纤维灶,冠状动脉多发钙化。全腹部强化CT:十二指肠球部占位;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肝门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肾上腺占位,转移瘤待排;升结肠肿胀,建议进一步检查,排除缺血性结肠炎;前列腺钙化(图1)。胃镜:见幽门狭窄,内镜通过困难,幽门口及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见新生物,球腔狭窄,取活检7块,质脆(图2)。病理及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瘤(G3),免疫组化:Syn(+),CgA(+),CD56(-),Her-2(-),P53(野生型),Ki67约40%(图3)。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并肝转移,给予奥曲肽治疗后腹泻症状明显改善,但患者自诉呕吐症状较前加重,患者家属了解病情后拒绝针对肿瘤相关治疗,自行出院。

A:十二指肠球部内侧壁显著增厚,呈半球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尚光整。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进行性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B:肝实质密度不均匀,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稍低密度影,部分融合成块,边缘不清,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肝门区多个轻度肿大的淋巴结影;C:右侧肾上腺见类圆形低密度灶,截面约2.1 cm×3.1 cm,边缘清,CT值约1HU,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

A:幽门狭窄,内镜勉强通过;B: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可见大小不一的结节样隆起,部分表面呈绒毛样改变,球腔狭窄,质脆

A: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活检病理:可见细胞大小较一致,多角形,柱状,核呈圆形,胞质中有红染颗粒,形成实性细胞巢,细胞巢周围可见栅栏状排列,核分裂少见(HE×100);B:免疫组化 CgA阳性(×100);C:免疫组化 Syn阳性(×100)

讨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1]是起源于分布全身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以胃肠胰NEN多见,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duode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dNEN)占胃肠胰NEN的3.5%~5.6%[2]。根据增殖指数和分化程度,NEN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和侵袭性较强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在最初诊断时,常表现为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特别是肝转移)为主[3]。合并肝转移的小肠NEN多伴有类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痛、腹泻、心脏瓣膜病等,考虑与肿瘤分泌的5-羟色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等激素进入体循环有关[1]。

本例患者诊断为dNEN合并肝转移,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如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阵发性腹痛、腹泻等,均符合类癌综合征表现,并且对于腹泻的治疗,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效果较好。血液检查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明显升高是该患者的特点之一,排除严重感染、脓毒血症、创伤、非感染性全身炎症等其他疾病后,考虑与NEN相关。PCT[4,5]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几十年来一直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该蛋白质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释放,部分由位于肺和消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目前,有相关报道已经把PCT作为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随访的生物标志物。对于dNEN中PCT水平升高的病例报道较少。查阅文献后发现[6],PCT明显升高的NEN均合并肝转移,且与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考虑除了与NEN分泌PCT增多有关外,还与肝转移后导致肝脏对PCT的灭活减少相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没有明显感染征象,但PCT明显升高的患者,需警惕NEN的可能,同时可作为已确诊患者疾病变化的监测指标。

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对NEN进行病理分类或分级[1,7],分为NET和NEC,NET依据增殖活性,进一步分级为G1、G2和G3。其中NET G3被命名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瘤,Ki-67阳性指数通常以20%~60%居多。本例患者病理提示为神经内分泌瘤(G3),Syn(+),CgA(+),CD56(-),Her-2(-),P53(野生型),Ki67约40%。病理分级可为NET G3。药物治疗方面,NET G3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不敏感,可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药物、核素治疗和替莫唑胺为基础的化疗。有研究显示,NET G3的5年生存率可达29 .1%。

多数NEN症状不典型,发现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病理活检率提升及免疫组化的应用,胃肠NEN的诊断率逐渐上升,但依然缺乏对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以及治疗后的随访。本例十二指肠球部的NEN合并肝转移较为少见,且伴随PCT的明显升高,对进一步了解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价值,期望以后能针对PCT在NEN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行更多的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球部本例内分泌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T表现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1”的加减乘除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研究
稳住内分泌
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