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课 深刻理解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2023-10-25刘书永

党课参考 2023年14期
关键词:体系改革制度

刘书永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三个方面成就”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包括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断深化、系統化,取得丰硕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改革开放新实践,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科学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九大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出系统概括,其中之一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稳步推进民主政治领域的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和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一体部署、纵深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聚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方位展开、系统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通过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日臻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市场一体化软硬件基础不断夯实。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让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卓著,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自立自强成果持续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五)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六)深化社会事业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事业改革,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民生福祉明显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及时调整优化生育政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要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賠偿、后果严惩等生态文明基础性制度框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建立和实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庄严承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八)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深入人心、成果丰硕,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更高。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外商投资法、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九)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国防实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了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既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智慧力量,又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力。前进道路上,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完整、准确、全面贯徹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积极扩大内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方向。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把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五)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

开放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我国过去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开拓广阔发展空间。

(六)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改革方法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三、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一)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着重完善国有经济安全责任、质量结构、资产和企业管理,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加快推进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等。要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进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二)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大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继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四)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五)继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重点是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經济新体制。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坚持扩大制度型开放,在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开放合作。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等,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实施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要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动力。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新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猜你喜欢

体系改革制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改革创新(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