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研究

2023-10-25张炎培张琳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青海省助力资源

张炎培 张琳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用简称,是人类生命的印记、智慧的结晶、永恒的精神家园。在当前正有序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弥足珍贵的“非遗”资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发展和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潜力无穷。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通过“非遗”档案让“非遗”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本文为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青海省“非遗”档案记录了青海各族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且十分珍贵的“非遗”资源,见证了青海历史文化发展,但从“非遗”档案工作开发利用情况看,部分“非遗”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非遗”档案的文化精华,探究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遗”与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以档案管理的模式创新推动“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非遗”档案工作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开发与利用,从而为乡村振兴储备能量、增强后劲,推进青海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一、“非遗”档案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非遗”档案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世代传承中不断经历发展、繁衍与再创造。青海省诸多“非遗”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与文化价值,从“非遗”档案看,现有“非遗”名录项目2361 项,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8 项、省级“非遗”项目238项、市州级“非遗”项目782 项、县(区)级“非遗”项目1253 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60 名。最具代表性的是热贡艺术、花儿、藏戏、格萨尔、皮影戏以及藏医药浴法等,这些在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这为“非遗”档案工作提供了机遇,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挥“非遗”档案成果的社会价值,繁荣乡村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力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非遗”档案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实现“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非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广泛传播,是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构成,是乡村经济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文化认同的强劲动力结构。

二、“非遗”档案工作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的主要困境

目前,青海省“非遗”档案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还存在一定的困境,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纾解。

(一)“非遗”资源开发利用不广泛,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撑能力较弱

各地区档案部门对“非遗”档案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不够重视,对青海省“非遗”档案工作蕴含较高价值的热贡艺术、格萨尔史诗、藏戏以及藏医药浴法等“非遗”资源,有效转化成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够,致使“非遗”资源开发利用不广泛。相关部门对“非遗”更重视保护和申报工作,而对“非遗”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较为忽略,对本地区“非遗”资源的分布、类型、价值、内容及传承状况等“家底”了解不清,“非遗”档案记录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区域名称、认定抢救及濒危状态的项目材料不全面。例如,个别县区级“非遗”项目存在传承人档案建立不全,无图片资料等现象。同时,所采用的图片等数字资料标准化程度低,个别市(州)级、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资源传承群体萎缩,独具地方特色的习俗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个别“非遗”资源面临失传或濒危的境地,导致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源支撑能力减弱。

(二)“非遗”档案工作联动性差,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动力不足

青海省“非遗”档案资源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联动性差,有待创新创制、合理有效开发,对青海省具有独特性的“非遗”资源未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多元文化融汇的青海省“非遗”档案工作品牌不够显著,主打档案文创产品稀少,推动“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低,影响了“非遗”档案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非遗”档案工作与其他经济互动有限,助力青海省乡村振兴受益面较窄

档案往往能综合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情况。因此档案储量丰富的信息容量及质量对经济发展工作乃至社会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繁荣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支撑点。目前,青海省“非遗”档案工作存在与其他工作融合发展主动嵌入不够的问题,与文化工作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工作融合意识淡薄,一些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和内容题材不能充分被现代高新技术创作和重塑。

与此同时,挖掘和反映“非遗”档案工作的内涵不够深入,表现形式单一,创作主题单调,附加值低。青海省各地区因“非遗”档案开发利用不平衡,在“非遗”档案工作项目建设方面,资源建设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各地区应积极在“非遗”培育中衔接乡村振兴规划,加强政策支持,以“非遗”工坊为主要载体,带动当地“非遗”项目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区域品牌,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非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的新增长点。

三、“非遗”档案工作助力青海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让“非遗”档案工作赋能乡村振兴

1.推动“非遗”档案工作供应链水平。加大对“非遗”档案的建档、编纂、展览及对“非遗”人才、技术、数字化等方面的财力支持力度。加强“非遗”档案建设,强化档案部门与社会各界合作,全面掌握各地区“非遗”资源的分布、类型、价值、内容及传承,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拓展保护领域。着重在“非遗”宣传、传承推广、资源普查、遗产申报等方面用力,积极推进“非遗”开发利用。不断以“非遗”档案工作,推动“非遗+文化”“非遗+旅游”建设,形成“非遗”产业发展链条。

2.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协同配合,积极调研,抢救濒危“非遗”资源。将濒危状态的“非遗”活态传承、传承人、“非遗”工作发展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分类,完善文件、录音、录像、照片、实物、数字化媒体等资料种类,特别要梳理传统口头文学、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及传统纯手工艺技能相关资料,建立濒危“非遗”档案。将零散分布于各州县具有多元化价值的“非遗”档案重新整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集“非遗”档案数据采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广泛服务于企业、“非遗”传承人、“非遗”档案机构和村民等社会经济发展主体。

(二)延伸“非遗”档案工作内容

1.突出“非遗”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特色“非遗”档案工作品牌,按照以河湟文化、“花儿”文化、格萨尔史诗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定位,精心打造以青海特色“非遗”档案工作为统领,构建一系列历史、民族、会展节庆等“非遗”档案品牌,推动青海省“非遗”档案工作走品牌之路。

2.整合“非遗”档案工作空间布局。依托“非遗”工作园区、基地,构建青海省特色“非遗”档案工作示范馆。将零散分布于各州县的“非遗”档案资源整合起来,优化“非遗”资源配置。制定青海省民族特色“非遗”档案工作重点发展规划、合作机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支持“非遗”档案工作发展,与西宁市海湖新区、生物园区以及湟中区鲁沙尔镇等地区形成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形成河湟文化、热贡艺术、民间手工艺术等特色“非遗”档案工作示范区,构建藏毯、唐卡、刺绣等“非遗”品牌产销基地。形成“非遗”档案特色工作区,以“非遗”资源引领带动“非遗”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非遗”档案工作为农民增收服务

制定“非遗”档案工作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加强与文化、旅游、科技信息等方面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催生出新的“非遗”档案工作形态,提高附加值。将格萨尔史诗以及藏毯等“非遗”档案项目,作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工作。积极打造以“非遗”档案工作为主题的“非遗精品文化节”,开展“非遗”传承、传播和交流活动,充分展示青海省多元的文化元素。档案部门以“非遗”资源为契机,积极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依托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乡土文化等,着力研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猜你喜欢

青海省助力资源
助力成功七件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资源回收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