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为例

2023-10-25白金香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生态

白金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部署,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经济实体上,抢抓“四地”建设机遇,着力打造具有民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种养业。以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塑造特色产业,出台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动民和县隆治乡白武家苹果园、马场垣乡设施农业大棚等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迈进;聚力延链强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工程,加快培育农业“链主”企业,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动能转换,大力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中央厨房、直播带货等融合型新业态,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2.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规模开展把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建设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民和县地域和气候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种植、养殖和绿色优质农畜产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品质高端、风味独特、底蕴深厚的知名特色产品,坚定不移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紧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二次支持项目契机,做大做强电商品牌,推动百合藜麦羹、灵芝孢子粉、总堡大葱、隆治富士苹果及牛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3.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结合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和县域实际,精准研究制定脱贫群众“稳粮、促畜、优饲、育特”的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果品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丰富“农牧结合、草畜联动”的民和模式内涵。做强畜牧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特色水平稳步推进。根据海东市政府提出的“三进”要求,积极打造养殖业“一园两区一场”,如:北山养殖产业园、川口镇吉家堡垣奶牛养殖园区、川口镇二道沟屠宰场。打造家庭牧场,发展全膜玉米、规模养殖等富民增收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村,建设设施农业基地、马铃薯种植基地、千只绵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食用成品油加工车间等。

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生态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生态振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是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国之大者”,倾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的青海省东部生态新门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让绿色成为民和底色。持续筑牢青海省东部绿色生态屏障,扎实做好各类环保问题整改和已整改问题“回头看”工作,持续推进湟水河、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沿黄河、湟水河村庄污水管网建设,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积极争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扩容提升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断扩大乡村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民和人民的“幸福不动产”,让生态成为民和县靓丽的底色。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扩大广度、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改厕、改水、改暖等为重点工程,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村庄向庭院、由厅堂向角落深入,实现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农膜污染治理、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打好农业源污染综合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草、沙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修复重大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同步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明振兴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明确,“到2025 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2035 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明振兴的重点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即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

1.厚植农业农村现代化物质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要求我们既要提高农业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式内涵式增长,又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显著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既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塑形”,又要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铸魂”。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村民思想教育和引导,努力营造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社会氛围。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和“颂党恩·传家风”等主题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乡村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农家。实施“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专项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播放深受观众喜爱的农村题材优秀剧作等文艺作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积极引导全县人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村“两委”以及村规民约等作用,坚决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治理振兴

乡村治理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乡村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关键作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治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更无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健全村务监督机制,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驻第一书记,民和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基层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上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民和县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深化拓展“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领导力,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健全乡镇党委统筹协调机制,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让村民“说事、议事、办事、主事”,切实保障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升治理创新力,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争创全省农村养老示范县。借助社会力量推进“书香民和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提升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水平。

五、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之后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要推动形成县、乡、村统筹发展新格局。

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对县城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整治力度,争创国家卫生县城。瞄准“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打破农民城乡界限概念,推动形成农民在工农间自主选择、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县域打造成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主要桥梁。同时,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内统筹布局,形成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为务工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供水、供气、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创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模式,拓宽发展领域,持续打造好马场垣乡桃花节、隆治乡梨花节等特色旅游产业,争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宜居宜业和美的民和新样板。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充分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踔厉奋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生态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