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2023-10-24刘少锋朱婷陈秋霞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东莞52363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应用率不合理医嘱

刘少锋,朱婷,陈秋霞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广东 东莞 523633)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药,主要在细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诱发的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1-3]。但不包含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结核病、病毒感染等疾病[4-6]。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较广泛,且伴随着医学技术与药物研发技术的高速发展,抗菌药物的类型、规格以及剂型逐步增加,所以临床用药期间容易发生不合理应用现象,不仅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甚至还会诱发耐药菌、二重感染,从而提高用药风险,增加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用药满意度[7-8]。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与安全性,临床药师需积极参与到用药过程中。本次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1年5月-2023年5月,随机抽取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0-78岁,平均值(49.39±3.64)岁;体重43-82kg,平均值(62.75±3.51)kg。观察组:年龄21-79岁,平均值(49.82±3.70)岁;体重43-81kg,平均值(62.37±3.46)kg。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抗菌药物应用指征;②患者住院时间在5d及以上;③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抗菌药物应用禁忌证;②患者有肝肾功能异常;③患者存在不遵医嘱行为。

1.2 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疾病后均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疾病,对照组不实施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住院并确定使用抗菌药物后,药师第一时间前往患者病房,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患者的既往过敏史、抗菌药物应用史,获取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抗菌药物耐受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耐受抗菌药物患者。②药师积极参与到患者的病例讨论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用药情况,积极翻阅近一年发表的核心参考文献,积极阅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与症状表现,主动向主治医师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保证用药合理性、准确性、安全性,最大程度上消除用药不合理现象。若患者病情特殊,一位药师无法提供准确及科学的药学指导,则进行药学会诊,安排多位药师参与患者的疾病诊断、用药指导。③药师需积极参与用药医嘱点评,及时点评患者的医嘱处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展开分析,评价医嘱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在医嘱点评期间,需积极审核相关药物的以往用药信息,尤其是药物不良反应、应用适应证等问题,确定医嘱合理的情况下,主动和医师、护士进行沟通交流,详细讲解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探寻如何在保证用药疗效的基础上提高用药安全性。临床医师可从规范、严格抗菌药物的应用疗程及应用剂量等方面着手,积极整改滥用现象最严重的抗菌药物,明确抗菌药物最大用药剂量仅能在严重感染或是难治性感染中使用,预防性用药、轻度感染以及中度感染禁止使用最大用药剂量。此外,还需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尽可能在保障用药有效与安全的基础上降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强度。

1.3 观察指标

1.3.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一联应用、二联应用、三联应用例数,计算组内百分率。

1.3.2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剂使用不当、不合理联用的例数,计算组内各项百分率及总百分率。

1.3.3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口干、头晕头痛、嗜睡发生例数,并计算组内各项百分率及总百分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观察组一联应用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三联应用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联应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n(%)]

2.2 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n(%)]

2.3 患者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临床诊疗期间往往需要使用大量药物,其中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一种,也是应用量最大的一种[9-10]。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广泛,主要用于细菌感染,无论是预防用药还是治疗用药,其均可发挥较好的抗菌效果。但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可发现,很多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比如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无指征用药等。受抗菌药物更新速度加快、品种数量持续增多等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日益升高,患者的用药负担日益加重。为减少这一类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临床需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积极开展用药管理工作。以往在临床用药期间,药师的职责并不明确,很少参与到临床用药中,所以医嘱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保证,用药不合理问题难以遏制。如今临床主张让药师参与到用药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抗菌药物的管理中,结合抗菌药物的性质与患者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患者提供最合理、最科学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干预是当前比较推崇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之一,其不仅能够指导、建议、帮助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还能让临床药师参与到抗菌药物的药学监护、药学监督过程中。但为保证干预效果,临床药师需权衡利弊,在保证用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时提供合理、经济的抗菌药物,实现用药的有效、安全、经济。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期间,还需结合当前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药物滥用及应用不合理问题展开分析,制定更合理、更科学的用药监管制度,为临床医师及临床护士提供继续教育,持续巩固、更新相应药物学知识,最大程度上提高用药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可最大程度上减少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不合理应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应用率不合理医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推行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推行影响因素分析
论新媒体在电子与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无锡市建筑能效测评选择项节能技术应用分析与研究
医嘱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电子医嘱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