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妥乐平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

2023-10-24郝常璐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植物神经乐平疗程

郝常璐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 300140)

眩晕病因复杂,发病率较高,是神经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出现脑血管痉挛或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分析后表示,多数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主要是以失眠、眩晕、多梦等为常见疾病表现[1]。多发人群以青壮年女性为主,年龄在20-40岁,多在精神紧张、劳累时发作或加重。除此之外,该疾病在更年期以及脑力劳动者中发病率较高[2]。研究[3]显示,女性眩晕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主要诱因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情较为严重,且常反复发作。因此,临床应重视疾病的治疗工作,选择最佳治疗措施。神经妥乐平有调节植物神经、镇静止痛的作用,又名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对神经营养与修复神经损伤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神经妥乐平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逐渐显现,且应用较为广泛,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均具促进作用[4]。为进一步研究该措施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患者为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疾病治疗提供科学指导。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患者8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数据资料显示:样本年龄下限18岁,上限72岁,平均(45.29±2.30)岁;男35例、女45例;病程1周-10年,平均(诊排严精信5.25±1.33)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精神状况良好者;②自愿签署入组文书;③断符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指征;④未发生脑血管意外。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存在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受自身因素影响退出研究者;⑤既往有神障碍史者;⑥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⑦数据资料及病史息不完整者;⑧呼吸器官或其他脏器衰竭者;⑨对本文研究用药过敏者;⑩有脑部良、恶性疾病病史者;⑪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⑫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⑬合并恶性肿瘤相关疾病者;⑭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经确诊后,均给予神经妥乐平(药品规格:3.6NU/3ml×10支)6ml(7.2NU)静滴,1次/d。如伴有严重的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者,则另给予0.5mg劳拉西泮片(产品规格:1mg×30s),3次/d。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眩晕障碍及程度。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有效情况进行分析: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80×100%。显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加重);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上肢、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情况。皮肤交感反射测定由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专职固定医生实施:患者状态与外界环境固定,采用盲法进行操作。使用美国尼高力生产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型号:Viking Quest)进行测试。在为患者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明亮、安静,受试者需要保持舒适的卧位状态,放松、清醒,皮肤温度≥32℃、室温≥20℃。采用电刺激的方法,将电极置于掌、足背,选择腕部中心经络,灵敏度为0.1-2.0mV/D,扫描速度为500ms/D,带通频率为0.1-100Hz,刺激强度为20mA,刺激持续时间为0.2ms。记录治疗前后的波形、振幅和潜伏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障碍(采用DHI眩晕障碍量表,对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情感等进行分析,共计2个条目,回答无记0分、有时记2分、是记4分,实施百分制评分原则,分数越高提示眩晕障碍越严重)及程度(包括倦怠乏力、发作频率、汗出异常、耳鸣耳聋、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实施1-4分评分标准,分值最高为24分,最低为6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录入Excel,然后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取α=0.05,上述各指标分别实施卡方检验、t检验,P<0.05表示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分析 神经妥乐平治疗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60/80)、87.50%(70/80)。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治疗前后上肢、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 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对比有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对比(,ms)

表2 治疗前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对比(,ms)

下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治疗前801552.56±138.342436.55±413.24治疗两个疗程后801410.38±70.262035.25±218.33 t-8.19607.6798 P-0.00000.0000时间例数上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

2.3 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障碍及程度分析 治疗后眩晕障碍及程度均低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障碍及程度对比(,分)

表3 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障碍及程度对比(,分)

时间例数DHI量表眩晕程度分级评分治疗前8059.34±5.1218.14±5.22治疗两个疗程后8024.25±4.135.94±1.44 t-47.712020.1515 P-0.00000.0000

3 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以内脏功能失调为主,包括性功能失调、消化及循环失调等。如果机体对内环境刺激的反应异常,则会对其外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5]。临床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以主观表现为主,客观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女性眩晕发生率高于男性,是一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由脑血管痉挛引起,疾病发作后难治愈,且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降低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不利于疾病预后。除此之外,疾病发作后表现为疲劳、精神紧张,在诊断过程中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颈椎病,对后续治疗产生消极影响。

临床研究[6]结果显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相关变化、人体某些功能的暂时性紊乱,而不是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植物神经可以支配人体的各个器官,当它受到干扰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心悸、头痛、视力模糊、头晕、失眠、恐慌、抑郁、焦虑、胸闷、头晕等症状。植物神经障碍常表现为内分泌障碍,有交感神经相对高兴奋的症状,常见症状表现为腹痛、阳痿、早泄、窒息、头晕、出汗、吞咽困难、面部发红或口干等。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主要采取减少刺激、心理咨询、改善环境等方式,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并以辅助药物实施治疗,尽量多进行户外活动,在帮助患者改善机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植物神经。

临床研究中,自主神经功能的监测方法之一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当机体受到刺激后,皮肤反射电位则发生一定变化,对疾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交感皮肤反应异常标准包括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缺失、波形波幅面积的缩小、波幅及波幅率异常、潜伏期延长等[7]。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冲动产生的动作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异常往往提示交感神经纤维存在病变反应或被抑制。除此之外,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反映了神经节后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除了仪器或操作本身等技术因素外,肢体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被认为是正常的;延长潜伏期可作为植物神经功能早期评估的客观指标。

神经妥乐平是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腰痛以及一些皮肤疾病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临床研究[8]结果显示,该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具有使过敏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药理作用。在慢性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神经妥乐平对于急性疼痛性疾病的镇痛药理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慢性疼痛患者的麻木感、冷感等抑制具有积极意义。神经妥乐平含有非蛋白性生理活性物质,其生物活性滴度通过慢性应激动物的镇痛实验和产生激肽类物质的体内抑制活性(滴度)实验来定量。此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往的麻醉药和抗炎镇痛药相比,神经促前列腺素与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线轴差异,神经妥乐平不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9]。同时,研究证实促神经素的实施在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免疫系统。在双盲比较实验中(神经妥乐平、既往镇痛和抗炎),相关学者将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总结为以下相关内容:对于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镇痛作用;抗变态反应性的药理作用;镇静作用;促进疼痛性疾病患者患部皮温下降;它对抑制缓激肽物质(由脚趾压迫刺激引起)的释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药物一般药理作用研究中,小鼠和大鼠的胃、十二指肠黏膜均未见损伤;对兔呼吸循环系统无影响。它能轻微抑制小鼠的自发性运动和攻击性行为。SART的镇痛效果为给药后约1小时达到高峰期,硫喷妥钠、环乙烯巴比妥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可略有延长[10]。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妥乐平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有效率为75.00%(60/80),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为87.50%(70/80);治疗后眩晕障碍及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两个疗程后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潜伏期较低(P<0.05)。其原因分析为:神经妥乐平对氯碘喹啉致低温后皮肤温度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尽管神经妥乐平对角叉菜胶炎症足的浮肿治疗无效,但对炎症足的血瘀有影响。同时,它对SART应激引起的胃血流量减少、皮肤血流量增加以及短暂性痛觉过敏均有影响。该药物可恢复游离十二指肠乙酰胆碱反应性(束缚浸水应激负荷、由SART应激造成)的正常状态。神经醇对SART应激引起的毒蕈碱m-乙酰胆碱受体密度降低、十二指肠乙酰胆碱含量增加、脑乙酰胆碱神经元激活具有治疗作用。该药物还具有抑制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兴奋的作用(由压力引起的)。

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将牛痘病毒疫苗接种于兔皮肤组织中具有神经亲和力的生物制剂,可以诱导免疫和炎症反应。该药物主要从炎症组织中提取,研究显示神经激素具有修复神经细胞、调节免疫功能和营养、镇静、调节自主神经、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各种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效果,可改善异常感觉和情绪反应,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示神经妥乐平可以镇静和调节自主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同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受药物自主神经功能的镇静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神经妥乐平对疾病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改善效果好。除此之外,在本次临床观察中,神经妥乐平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良好的短期治疗作用,实施价值高。

综上所述,神经妥乐平的实施价值高,可以帮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患者有效改善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坚持用药两个疗程后疗效显著,各院可积极推广,进而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但本文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选取数量少,研究年限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在后续研究中需不断扩大样本量,延长选取时间,以更好地指导后续疾病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植物神经乐平疗程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这些征兆
春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乐平的眼镜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无器质性原因的精神神经症状久治不愈时,应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子宫脱垂
传出神经分几类?它们分别支配哪些脏器?
乐平秋、秦咏诚对箜篌30年音乐会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