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时体位催吐在经口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2023-10-24张晓露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300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经口优良率体位

张晓露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00)

急性中毒在临床相对较为常见,指毒物在短时间内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黏膜等进入体内,导致机体受损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类型,具有症状严重、疾病较急且病情变化快等显著的特点,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明确病情并实施急救处理至关重要[1]。经口急性中毒属于急性中毒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体指相关有毒物质经过口腔进入体内后,导致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如果由家属直接送至医院治疗往往会错过最佳的院前抢救时机,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院前抢救,甚至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抢救、预后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情况的出现,因此需要分析更为理想的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口急性中毒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在为经口急性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即时体位催吐所获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口急性中毒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所占比例为48.3%,女性患者15例,所占比例为51.7%,其中年龄最高的患者为73岁,年龄最低的患者为18岁,平均年龄为(41.23±3.35)岁,患者中毒时间最长的为2小时,最短的为0.5小时,平均中毒时间为(1.03±0.21)小时,中毒类型:饮食中毒的患者为14例,灭鼠药中毒的患者为7例,农药中毒的患者为5例,其他的患者为3例;参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所占比例为44.8%,女性患者16例,所占比例为55.2%,其中年龄最高的患者为72岁,年龄最低的患者为15岁,平均年龄为(42.06±3.14)岁,患者中毒时间最长的为1.5小时,最短的为0.5小时,平均中毒时间为(0.96±0.23)小时,中毒类型:饮食中毒的患者为13例,灭鼠药中毒的患者为6例,农药中毒的患者为6例,其他的患者为4例,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性别、年龄、中毒时间、中毒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显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中毒诊疗指南》[3]中关于经口急性中毒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神志处于清醒的状态,具备基本的院前抢救配合能力;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了医院自制的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催吐、洗胃禁忌证的患者;②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④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抢救的过程中均运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在接受急诊电话之后要迅速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做好出诊准备,同时保持通话状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详细记录患者中毒情况、中毒剂量以及服毒时间,无法确认毒物情况的则要留取呕吐物进行及时检验,以方便更好地确定患者的病情,并指导身边人员实施初步且必要的救治措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发。救护车上医护人员要与求救者保持通话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对其准确的位置进行确定。到达现场后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判断,了解其精神状态,协助患者选择侧卧位,并对其口腔内的呕吐物进行及时清除,通过面罩或者是鼻导管吸氧等方式使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并快速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实施洗胃等相关操作。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即时体位催吐,这一操作实施于医护人员基本了解患者情况之后,在电话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指导患者家属实施,首先要让患者饮用剂量为500ml的温水,并在左侧头低脚高卧位下用勺子或者是牙刷对患者的咽喉部位进行刺激,以达到催吐的目的。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患者的胃部进行适当冲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复催吐,之后以常规院前急救措施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实施洗胃等相关操作。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分别为临床抢救效果、不良反应(胃管堵塞、窒息、出血、胃扩张)发生率、康复效果以及生存质量优良率。①临床抢救效果[4]:患者恢复情况相对较好,可以随时出院认定为抢救显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需要住院观察2-3天认定为抢救有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情况认定为抢救无效。②康复效果[5]:从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中毒症状改善与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四个角度进行评价,每项内容均根据症状评价为1分、2分与3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改善越显著,康复效果更为理想。③生存质量优良率[6]:在完成抢救工作后采用自制的生存质量量表评价,包括精神心理健康、社会与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等相关内容,最高分为60分,评分在40分以上为优秀,评分介于21-39分之间为良好,评分低于21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实现本研究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百分数(%),并借助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并借助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以P<0.05作为标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 研究组有患者29例,其中抢救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13例、1例,计算后可知抢救有效率为96.6%;参照组有患者29例,其中抢救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3例、11例、5例,计算后可知抢救有效率为82.8%,统计学分析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抢救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χ2=112.694;P=0.032)。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中毒症状改善以及重要脏器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分)

组别例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中毒症状改善重要脏器损伤研究组292.56±0.422.35±0.332.59±0.322.70±0.38参照组291.98±0.371.72±0.281.75±0.301.97±0.36 t 4.3032.2623.1822.131 P 0.0420.0380.0400.035

2.4 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优良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优良率后可知,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比较

3 讨论

经口急性中毒指的是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存在毒性的物质经过口腔到达体内的一种急性中毒类型,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表现的中毒症状,较为常见的包括器官受损以及器官功能性障碍等[7]。经口急性中毒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发病较急,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变化较快,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毒素缓解患者的相关中毒症状与体征,则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导致经口急性中毒出现的原因包括误食有毒物质以及自食有毒物质,无论是哪种情况,家属发现患者中毒之后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快速将其送至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其在去往医院的途中往往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计的情况,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院前抢救时机。

对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来说,及时对胃部的有毒物质进行清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治疗目的则会导致毒素较为快速地蔓延至患者的各个部位,从而致使患者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在以往为经口急性中毒患者实施有毒物质清除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措施就是洗胃,其可以快速、直接且彻底地清除胃内的有毒物质,避免了毒素进一步被患者机体所吸收,但是洗胃这一操作往往是到达医院后才实施的,在患者中毒至到达医院这段时间毒素依然在蔓延。因此为了患者能被更好地抢救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院前抢救措施。在以往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常规措施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并维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但是其并不能阻止毒素的进一步蔓延,无法达到理想的院前处理目的,因此就要找到一种可以阻止有毒物质被吸收的院前急救措施。即时体位催吐可以将尚未被人体所吸收的毒物由胃内快速清除,属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一个最为重要且直接的方法,可以将其作为一项理想的院前急救措施[9]。对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来说,将即时体位催吐应用于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有毒物质,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病情加重的时间,减少了各种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出现,对院内抢救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提供了基础与保证[10]。在即时体位催吐这一院前急救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医护人员与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给予其指导,在初步实现患者病情判断的基础上指导其以正确的方式来实施催吐,避免毒素扩散到患者的内脏以及各个器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进一步缓解。同时,即时体位催吐属于非侵入性操作,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相对较小,并且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本次实验研究的结果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抢救效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抢救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这一结果的获得与即时体位催吐可以快速清除胃内没有被吸收的有毒物质,阻止毒素进一步蔓延有着直接关系,说明即时体位催吐有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抢救效果。第二为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一结果的获得与即时体位催吐属于非侵入性操作,可以优化院前急救效果有关,说明即时体位催吐作为一种理想的院前急救措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三为康复效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中毒症状改善以及重要脏器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这一结果的获得与即时体位催吐可以延长病情加重时间,为患者抢救争取更多时间有关,说明即时体位催吐有助于患者的更好康复。第四为生活质量优良率,显示“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患者”,这一结果的获得与即时体位催吐的各种优势、价值密不可分,说明对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来说,即时体位催吐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对上述结果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后可以发现,实施经口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即时体位催吐所获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院前急救措施。孟红果[11]等人的相关实验研究将130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即时体位催吐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即时体位催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表明在经口急性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即时体位催吐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了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与本研究的相关结果、结论一致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的相关结果与结论,说明了对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来说,将即时体位催吐作为院前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抢救与预后改善。

综上所述,即时体位催吐属于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的一种理想院前急救措施,其延缓了毒素在患者体内的蔓延,为院内抢救工作的开展争取了更多时间,不仅获得了较佳的抢救效果与康复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口优良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