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食养到用药,助力血脂恢复正常

2023-10-24颜靖文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中医科

人人健康 2023年22期
关键词:食养降脂药甘油三酯

■颜靖文(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中医科)

高脂血症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常见病,患病人群年龄也在逐步年轻化,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版数据,我国18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达35.6%。高脂血症如果不加干预与治疗,随着时间积累,可进一步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又称血脂异常,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包括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高脂血症病因复杂,可以由遗传引起,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此外年龄、营养、全身性疾病、药物、不良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引起疾病发生。

如何吃才能防治高脂血症

今年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针对高脂血症提出一系列食养方案,并且结合了传统中医理念,可供我们参考。

饮食热量控制与运动相结合

超重与肥胖人群需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关于超重与肥胖可以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来界定。对于进食热量的计算,在《指南》中有一些常见食物的质量与热量换算表,可以参照使用,或者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健康类App 来帮助估算每日进食热量。对于高脂血症人群,建议每周要进行5~7 次体育锻炼,每次要做30 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网球等。每天锻炼至少消耗200 千卡。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保持规律生活作息,睡眠充足,忌熬夜,戒烟限酒。

饮食中限制脂肪摄入

在全天的饮食中,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55 克,限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反式脂肪酸摄入,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食物烹调选择蒸煮等方式,清淡饮食,控制盐糖油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糖摄入量也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

日常饮食品种多样

日常饮食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水果等。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蛋白质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种类,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适当多吃富含植物甾醇、多糖等食物,比如大豆、洋葱、香菇以及深色蔬果。

中医防治高脂血症建议

中医将高脂血症归入“血瘀”“痰湿”“脂膏”等范畴,根据其特点辨证为6 个证型,分别为痰浊内阻型、痰瘀互结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盛型。中医食养遵从“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在日常饮食调理中可以发挥中医优势,防治高脂血症,当然,要考虑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适应的药食方案,不能一概而论。

以常见痰浊内阻型为例,主要有身体肥胖、肢体沉重、头目昏沉、胸闷倦怠、大便黏、舌胖苔腻等症状体征,在茶饮、食养方选择上以祛湿化痰理气为主,茶饮可选择山楂菊花决明子茶、三鲜茶、三鲜饮等,食养方可选择橘红蜇皮鸭肉汤、海带冬瓜薏苡仁汤、冬瓜莲蓬薏苡仁煲瘦肉等。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上也要根据气候季节不同特点有所侧重,比如在春季,万物生发,饮食要以护阳保肝为主,多选用时令蔬菜,诸如芹菜、芦笋等。在初夏,饮食以益气清心为主,适当食用鸭肉、鱼类、兔肉、小麦、绿豆、豆腐等。在夏秋之交的长夏,饮食应以清利湿热、健运脾胃为主,但也不能贪食寒凉。秋燥易伤津耗液,秋天应少吃辛辣、煎炸、油腻及热性食物,饮食当以滋阴润肺为主。冬季,万物收藏,应忌食生冷之物,可以食用羊肉等性质偏温的食物。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除了根据不同证型不同季节特点进行饮食调理,也要根据地域不同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比如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人群体质以痰湿质多见,要控制油盐摄入,增加粗粮摄入,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健脾作用的药食两用之物,比如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等。

如果饮食及运动干预后,血脂水平还得不到控制,可能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降脂药物。

降脂药物种类

1.他汀类药物

目前应用最广,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常见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肌肉或关节痛、转氨酶升高,所以患者要注意在服药前、服药2~3 月以及之后的每年都要监测肝功能,如果在服药时出现无法解释的肌肉疼痛时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

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目前常用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常规剂量他汀药物治疗后仍不达标或他汀不耐受的患者,可加用依折麦布。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也要注意监测肌痛、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3.贝特类

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常见药物有非诺贝特,但胆囊疾病患者、活动性肝病、持续性的肝功能不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者要禁用。

4.PCSK9 抑制剂

这是一种新型降脂药物,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不良反应少,费用较高,目前只有注射剂型,2022 年两种药物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分别是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瑞百安)、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波立达)。

5.烟酸及其衍生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的高脂血症,常与他汀类联合应用,常见药物有烟酸、阿昔莫司,其不良反应包括可引起过敏及血管扩张反应,比如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皮疹等,易引起痛风发作,需监测肝功能,禁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

6.胆汁酸螯合剂

其机制是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常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替泊、考来维仑。其不良反应多,包括引起便秘、食管反流、恶心等胃肠道症状,现在临床上已经较少使用。

7.ω- 3 脂肪酸

即高纯度鱼油制剂,常见的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其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腹泻。

服用降脂药物后,可以停药吗?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达标后也应坚持长期用药,予药物最低有效剂量来维持疗效,或者可以更换药物种类。如果贸然停药,尤其是停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脂升高或者反跳,达不到控制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食养降脂药甘油三酯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4项食养指南
营养学科视域下“传统食养”研究的切入与思考*
勘误
高甘油三酯血症
降低血脂是持久战,没有捷径可走
汤之食养:煲炖在汤水里的爱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