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山西发挥政策红利的措施研究★

2023-10-23贾高然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碳排放量二氧化碳

贾高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0)

1 “双碳”与山西政策红利

1.1 碳达峰碳中和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和举措,在2030 年前力争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 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新旧动能交替转换。推动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从省内看,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大省和碳排放大省,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山西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也是山西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1-2]。

1.2 山西政策红利

区域差异是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区域政策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为了适应不同的发展需求,我国不断调整区域政策。对于山西来说,当前最为独特的政策红利比较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赋予山西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块金字招牌[3]。

1.2.1 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拥有全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2009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山西时,提出了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并亲自推动国务院于2010 年12 月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山西“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权。2012 年8 月,国务院印发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产业转型发展、生态修复建设、城乡统筹规划、民生改善提升等涉及经济发展全局的四大领域部署安排,并从十大方面提出相关配套的改革措施。国家发改委在2016 年的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初步构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推动了山西转型发展,形成了统筹布局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经验做法。2017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八个部分三十条任务,涉及能源革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创新、市场主体活力激发、重点领域改革、国家重大战略融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七大领域。

1.2.2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山西拥有全国首个党中央赋予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19 年5 月2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强调提高能源生产能力、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是保障能源领域安全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利用好山西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在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提升、清洁低碳用能模式建设、能源科技创造革新、能源体制优化变革、能源对外合作深入开展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在全国能源革命中力争实现排头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的通知,从煤炭清洁高效开发与利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清洁电力发展、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消费体系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能源领域改革开放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引领我省能源革命迈上了新征程。

2 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环境政策的作用,本文选取2011—2021 年我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2.1 变量选取

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影响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政策等,本文选取的变量如下:

1)二氧化碳排放量(CDE)。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最常见、最基础的衡量碳排放的指标,因此本文选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被解释变量。

2)环境治理水平(POL)。各地采取了相关政策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相关政策的资金投资,根据相关学者们的研究,采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与当地工业增加值的比值来代表当地环境治理水平。

3)产业高级化水平(ISUP)。不同产业所需的能源消耗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而言,第二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而第三产业产生较少,因此产业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紧密相关,本文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衡量产业水平。

4)经济发展水平(GDP)。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的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密切的联系,能源的消耗不仅会产生经济效益,也会产生环境效益,因此选用人均GDP 来代表经济发展水平。

5)人口规模(POP)。一般而言,当地的人口规模与当地的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正比例关系,本文采用当地年末常住人口来衡量。

6)技术创新水平(TEC)。技术水平的提升将通过加快地区经济增长加大区域内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本文采用专利申请受理量来代表技术创新指标。

2.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2011—2021 年我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数据为样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为了减小组间差异、降低异方差性的影响,本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技术创新水平等变量的绝对数值进行取对数处理。相关变量统计性描述如表1 所示。

表1 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CDE)为被解释变量,环境治理水平(POL)为解释变量,产业高级化水平(ISUP)、经济发展水平(GDP)、人口规模(POP)、技术创新水平(TEC)为控制变量。所有变量的样本观测量均为330(n=30,T=11),为平衡面板数据,同时n>T,因此该数据集也是短面板数据。

2.3 模型设定与分析

为了对低碳政策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在模型设定之前需要对不同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30 省二氧化碳排放量(CDE)时间趋势图

从图1 可知,虽然不同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DE)随时间大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变化的趋势与时机不尽相同。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CDE)的这些省际差异有助于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CDE)的决定因素。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需要选择面板模型。通过豪斯曼检验,p 值为0.0000,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因此,建立模型如下:

式中:i 为省份,i=1,2,3,…,30;t 为年份,t=2011,2012,…,2020;c、α、β、δ、φ、φ’为代化参数;ε 为误差项。

估计结果如下:

根据模型回归结果,F 检验的p 值为0.0000,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环境治理水平(POL)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显著。环境治理水平(POL)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显著(p 值为0.00,小于0.05),环境治理投入额每上升1%,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减少0.07%,因此政府发挥环保政策优势,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增加环境治理投资额,会起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作用。

3 山西政策红利优势发挥存在的问题

“两块金字招牌”的内容涉及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各个方面,实际推进过程中,国家的支持政策、山西改革措施落地不足,先行先试不够,尚未完全转化成支持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意见提出,山西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下,符合审慎原则的前提下,鼓励支持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专营部门机构,大力研发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的开展,在大同设立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但目前山西绿色金融发展仍然非常滞后,创造性落实不足;提出支持给予山西在涉及国家重大生产力分布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时重点偏向,由于对接不足,实际操作中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并未倾斜到我省;提出鼓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区域骨干企业创新发展转型试点,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但截至目前,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尚未进入国家层面。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意见提出,到2025 年,山西“五大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目前看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仍有较大差距,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的规模和速度还不够,尤其是试点意见提出的为京津冀地区和雄安新区提供清洁能源供应还不足,2022 年山西煤层气外输河北、北京地区仅有26.6 亿m3,仅占到京津冀天然气消费量的不足5%。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势发挥还不足,能在全国作出示范的不多。国家试点意见支持山西开展井下选煤厂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将煤制油生产能力纳入国家能源安全储备体系等政策措施,落实中仍有障碍,政策措施没有很好地被包装策划成大项目好项目。

4 山西政策红利优势发挥途径

4.1 全面激发转型综改政策比较优势

4.1.1 深入开展重大政策省部合作推进行动

深化与中央改革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相关部委的相互联系,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各项政策在山西尽快落地落实,争取国家在山西布局更多试点示范,综合改革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

4.1.2 持续开展改革试点攻坚突破行动

深化能源革命、电力现货、通用航空、跨境电商、交通强国、产融合作等已开展的“国字号”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进口贸易促进、个人养老金、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放宽市场准入等试点,以点带面提高改革综合效能,为转型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4.2 全面激发能源革命政策比较优势

4.2.1 加快推动完成试点目标任务

坚持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方向,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发展,相关配套政策稳步推进,在省部对接方面下功夫,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引领示范项目,打造样板示范工程,推进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有序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工作。坚持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加快省域能源互联网中心、城市级能源互联网试点及园区企业级试点建设。实施一批新能源重点项目,推动10 个纳入国家规划的抽水蓄能重点实施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新能源汇集站布局,优化区域电网结构,推动新能源集中统一并消纳和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强化能源领域开放合作,继续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提升论坛层次水平,扩大论坛影响力,统筹谋划好主场外交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加快我省能源领域开放合作步伐。

4.2.2 挖掘国家支持政策利用空间

对照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意见中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清洁电力发展提升等七个方面25 条重点任务,逐项梳理可挖掘利用的政策空间,清单化列出已经享受的政策措施、正在推进的政策措施和尚未开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政策落实的相关责任单位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

猜你喜欢

双碳排放量二氧化碳
“双碳”目标下木质家具产业绿色发展研究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抓捕”二氧化碳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