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的作用和路径研究

2023-10-23陆丽明

大众文艺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活动

陆丽明

(海淀区文化馆,北京 100086)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1],是党在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期文化工作作出的部署安排。文化馆作为群众从事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居民终身美育机构,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试从文化馆的职能出发,阐述文化馆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战略部署,在地方文化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推进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如何履行自己的使命职责。

一、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文化馆的作用

文化馆在从事群众服务工作过程中,一直秉承“为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及“开放、融合、创新”的服务姿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举办各类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促进群众文艺创作、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等等,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均等化、标准化发展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增进群众文化自信自强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1.文化馆是实施公民美育的重要机构

在个人健康成长教育中,美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公民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加强一个人对美的品鉴,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涵养精神世界,激发对美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也可以充实个人生活,提升个人精神素养,启发高尚品德,提高艺术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美育建设,提升全民审美素养。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从创立的那天起,她的办馆宗旨和业务范围中都离不开社会美育的功能。早期的通俗教育馆、民众教育馆强调通过各种美育活动,启发民众美感、提高民众审美品位、陶冶公民道德情操,而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馆,也秉承社会美育的功能,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开放,是城乡居民终身美育学校。[2]为提升群众审美素养、引领健康的社会风气,各级各地文化馆纷纷举办针对全年龄层的艺术辅导培训;开展书画摄影比赛展览、群众文艺创作指导、群众艺术鉴赏;举办百姓周末大舞台、群众文艺汇演、各种主题音乐会、星期五艺术party、优秀节目展演、歌手大赛、舞蹈比赛、市民文化节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将美育贯穿其中,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文化人。通过美育陶冶人们情操、启迪人们智慧、开阔人们胸襟、滋养人们心灵、充实人们精神世界,培养和增强群众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端正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文化自觉。

2.文化馆是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

作为国家设立的重要文化机构之一,文化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文化馆通过常年开展书画、舞蹈、声乐、健身、戏曲等各门类艺术培训,不仅拓宽了群众的文化知识结构,开阔了群众的视野,也让群众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获得审美上愉悦,提升了精神素养,进一步坚定群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而文化馆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通过开展非遗节庆活动、品牌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社区展演展示,打造沉浸式非遗互动体验空间等等,不仅让人民群众有机会近距离欣赏非遗的魅力风采,也将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撒播在人们心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在文化馆组织开展的各类节庆活动、主题文化活动以及品牌文化活动中,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贯穿其中,通过优秀文艺节目和作品以及文旅互动体验活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采和恒久魅力,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党和国家建设历史、深切感受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唤醒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唱响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3.文化馆是凝聚群众精神力量的纽带

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相比,文化馆服务于全体社会公民,与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文化馆从创立之始到现在,一直以人民为中心,与民心同频共振,与群众需求相向而行。文化馆组织的每一项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人民群众在哪,文化馆的服务就跟到哪儿。人民群众既是文化馆各项活动的接受者、参与者,同时又是传播者和创作者。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将广大群众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学习知识、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3]群众是文化馆各项文化活动的主角,遍地开花的村晚、热闹非凡的百姓大舞台、全民热爱的群众歌咏比赛、活跃度爆棚的广场舞活动等,都是群众自己唱主角,自己站在舞台中央,自己演、自己创造文化。文化馆的活动给很多群众带来了快乐,让很多人重拾人生的乐趣和生活的目标,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自信心和归属感油然而生,更增添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活动,既密切了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增进群众之间的和谐情感,也形成了文化馆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文化馆也成为凝聚群众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

4.文化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主体

文化馆作为最基层的文化服务机构,是保障和改善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主体。为增进人民福祉、有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大覆盖面,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文化馆都在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比如实行延时、错时错峰免费开放政策,让群众可以零门槛、全天候、无障碍、平等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积极开发、提供和丰富线上文化产品以及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地方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媒体矩阵,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轻点鼠标、滑动屏幕,在家就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资源,从而有效地消除数字鸿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各地文化馆还以总分馆为抓手,通过地区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以及优势互补,促进优质文旅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国各地文化馆的努力下,如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相较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群众服务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城乡文化数字鸿沟在迅速缩小,对此文化馆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5.文化馆是壮大引导主流思想舆论的生力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引领。文化馆作为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较为活跃的重要场所,在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过程中,文化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而行。在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大政方针以及当代主流思想,通过音乐、舞蹈、诗歌、快板、器乐、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有内涵、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递主流价值,唱响时代主旋律,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更加美好、积极的方向迈进,不断凝聚起持续奋进的精神动力。

二、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文化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更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自强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必然选择。谱写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篇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馆行业大有可为。

1.加强文化资源建设,多维度精准满足群众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更希望能享受到多元化、个性化和立体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但当前,需求与提供之前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公共文化服务还不能做到跟群众完全精准对接和全面覆盖,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相对缺乏,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和活跃度还有待提升,文化馆的公众知晓率、美誉度还有待提高,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文化馆应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文化资源建设,从线上线下两端发力,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时空的文化产品供给业态,广覆盖、多层次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立体化、多维度、精准化满足群众的多方文化需求。同时不断凝练打造特色群众文化品牌,探索、开发和培育一系列灵活多样、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气象万千的高品质文化品牌,将优质文艺节目汇聚云端,送到老百姓的身边,打造一张张敢拿出手、名声响亮的文化名片,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层次与形式,用更多元、更丰富、更精准、更个性化、更有品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热情,使人民群众更好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生活,培育文艺技能,增强精神力量。[4]

2.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筑牢文化自信精神高地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的文化机构,文化馆是构筑群众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高地之一。在策划、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矩阵,通过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汇总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筑牢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在自足地区资源禀赋基础上,挖掘地区优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通过参加艺术辅导培训、参与文化互动体验活动或在观看演出、欣赏电影、参观展览等过程中,领略灿烂的中华文明,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感受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更获得美的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3.厚植群众文艺创作土壤,打造文艺精品

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是文化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更多元、更高品质的优秀文艺作品,用优秀文艺作品涵养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文化馆应该积极指导并开展群众文化创作活动。首先,聚焦地方特色文化和重大事件主题,通过原创作品征集评选、原创剧目排演、展览展示、组织参加群众文化艺术奖等形式,为群众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鼓励人民群众发时代之声,以艺术形式记录生活、书写时代、讴歌历史,讲述百姓故事、中国故事,描绘建党百年历史巨变,唱响中国精神。其次,在开展文化品牌活动时,加强对原创文艺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三,派业务干部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中间,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养分、激发创作灵感、挖掘思想深度,创作出更多观照人民生活、情感、命运,有思想、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四,常态化开展文艺创作骨干辅导培训、交流研讨,大力扶持引导群众文艺团队、青少年群体等开展创作活动,挖掘、培育和选拔群众文艺创作骨干和种子人才,鼓励和聚集更多的本土创作人才参与到群众文艺创作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地区文艺创作人才积极性,厚植群众文艺创作土壤,不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4.文旅+文创+文博三融合,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面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新趋势、新变化,文化馆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耕地方优秀文旅资源,挖掘历史文化深厚底蕴和传统文化内涵,联动旅游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探索文旅+文创+文博“三文”融合新业态。比如有些文化馆结合现代科技和当代审美对非遗产品进行创意设计,以潮玩、电商等为载体,推介文创产品。有的地方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以传统节日、节气为契机,开展非遗灯会、舞龙舞狮展演、非遗手工体验等年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向驱动,将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还有些文化馆将文创、文博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红色手办、红色招贴、红色记忆手作、纪念套装等红色文创产品,并探索文艺进景区、非遗进景区融合创新模式,与旅游景区、博物馆联合打造互动式文化体验场景、开展沉浸式研学课程、举办音乐党课等方式,让红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为群众带来全方位、多感官的现代文旅新体验,在群众在各种文旅互动体验活动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

5.利用各种媒介,讲好中国故事

实现文化强国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文化馆作为文化宣传单位,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高国家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内,文化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现代媒介,搭建宣传平台,通过文学艺术、书画摄影作品、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丰富文艺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讲述传统故事、红色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奋斗追梦故事等,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在世界文化的碰撞、交锋中更坚定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对外,要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文化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激活民间力量,借助政府和民间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能人、民间艺术家等,将中华美食、传统音乐、文创产品、非遗技艺、民族民间舞蹈等具有本土和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宣传推介出去,用艺术的手段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另外,积极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邀请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外国表演艺术家、文化使者等莅临文化馆,通过举办讲座、交流演出、交流学习等形式,传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人文交流,加深各国人民间友谊。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文明互鉴、增强我国世界话语权,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力。

总之,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提高群众文化自信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职责。对此,广大文化馆应该立足地区和本馆实际,多研究群众需求的变化特点和新趋势,用更多元、更丰富、更便捷、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涵养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