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起点 新视野 新气象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 周年暨“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10-22

郭沫若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文科诞辰郭沫若

张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纪念馆,北京 100009)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30 周年,2022 年11 月12—13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主办,中共乐山市沙湾区委、沙湾区人民政府、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协办,郭沫若纪念馆(北京)、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承办的“纪念郭沫若诞辰130 周年暨‘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学者,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约旦等国外学者,共计100 余人在线下与线上参会,他们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拓展郭沫若研究的学科范畴、深化郭沫若研究的学术内涵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沟通。

本次学术研究会,是继2012 年11 月“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后,近十年间所举办的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研讨问题最广泛的有关郭沫若研究的学术会议,纵观本次会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强化郭沫若研究中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互通融合的学术意识。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显而易见就是将郭沫若研究置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全局之中整体考察,进而改变现有郭沫若研究条块化分割的局面,加强史学、文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翻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互通。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利用大文学观念的研究方法对郭沫若散文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重新归纳与认识,认为郭沫若散文创作“从内容到体式上的丰富才是大文学格局下的现代散文的本来形态,‘散文气质’是郭沫若全部写作的主要特征”;廖久明(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则在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等学科理论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对郭沫若的《答费正清博士》一文进行了整体性考察。此外,何刚、李青山等学者也多尝试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对郭沫若相关问题进行考察。

二、注重郭沫若研究学术史的梳理与建构。

自20 世纪20 年代起,学界就开始对郭沫若相关作品进行评介,直到目前为止郭沫若研究也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为此本次会议对郭沫若研究学术史以及重要郭沫若研究者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与归纳也成为重要的议题,魏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就著名学者王富仁教授的郭沫若研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其进行郭沫若研究的三大贡献,认为王富仁的郭沫若研究“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文化史研究的启示意义和学术史价值”。李生滨(西北师范大学)通过回忆自己与傅正乾先生交往的几件重要事件的基础上,对傅正乾的郭沫若研究进行了学术总结,并概括为“既有着文体兼备的扎实学养,又有个性化的审美批评和理论探究……自觉地具备了全面视角”。这些论文也启示今后郭沫若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学术史、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的建构与发展。

三、个案研究更加精细化。

郭沫若研究中许多微观问题在此次会议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并进行了精细化的阐释。郭沫若与中国革命,以及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等学术命题是近些年来郭沫若研究中的热点,本次学术会议中有关两者的论文与发言就多达20余篇之多,与会者们从作品研究、历史史料等多方面、多角度,辨伪存真,阐释与还原了郭沫若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形成与演变的史实,蔡震(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对郭沫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进而认为郭沫若“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思想转换的过程中,他有着比他同时代的许多人都更为丰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经历,而且走过了一条独特的路径。”王璞、张舒恬等学者也就这一问题做了精彩发言。

对郭沫若各类作品解读也更加细化,虽然是旧命题,但却生发出新意,这也是本次会议值得关注的方面,张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完成出版,与中共党组织的‘委托’没有直接关系,并非组织行为,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对这部著作多种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判断。”藤田梨那(日本国士馆大学)将郭沫若初期小说、诗歌等作品中的异国女性形象归纳为四个类型,进而认为“小说中所描写的异国女性形象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的异国体验和对异文化的接纳”,另外,与会学者们还对《屈原》《甲申三百年祭》等郭沫若经典作品进行了细读、阐发。

四、青年学者显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潜质。

据统计在此次郭沫若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学术论文并做发言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青年学者约40 余位,约占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的选题涉及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虽然他们论文的学术水准还有待提升,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理论深度都值得肯定,其中不乏有较多的学术闪光点,邹佳良(西南大学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提出了“广州郭沫若”的命名,并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政治、学术以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从深层揭示出郭沫若革命思想转变的学术难题。此外,如聂麟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对郭沫若作品中盲人形象的阐释、郑雅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对郭沫若对“条件反射”理论的接受与传播过程的考察,都显示出青年学者作为未来郭沫若研究主导力量的良好学术潜质。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 周年暨“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郭沫若研究领域所召开的学术盛会,会议呈现出诸多新的气象、新的发展质素,因此,本次会议将会在新的起点上,引领郭沫若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猜你喜欢

新文科诞辰郭沫若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郭沫若佚诗一首
反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