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创建研究*

2023-10-20史志勇

情报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安全观学科国家

王 秉 史志勇

(1.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2.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3.中南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

0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作为独立部分进行系统阐述,把国家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家安全的复杂系统特征愈加明显[2-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和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安全放至一个完整系统进行整体谋划和设计[4]。可见,国家安全的系统性研究十分必要和关键。特别是,当前国家安全学学科初创,亟待丰富和发展它的分支学科。国家安全系统学作为国家安全学的核心分支学科,将国家安全的系统性研究上升至国家安全系统学学科建设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系统学是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国家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学科,也是系统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的现有研究可为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创建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当前,国家安全学已有一定研究成果,包括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自主知识体系规划和未来发展等[5-8]。在系统科学方面,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论等已有大量研究[9-11]。关于国家安全系统学,罕有专门研究,仅有刘跃进提出系统国家安全观[12],并初步建立了国家安全系统框架[5];王秉等[8]从系统角度探讨国家安全学建设。鉴于此,亟需开展学科建设层面的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为建立国家安全系统学奠定基础,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

1 国家安全系统学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题中之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各领域、各方面和各层次的重大安全问题全部纳入国家安全系统。当前,学界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蕴含的系统特征已基本达成共识[13-16]。系统特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主要有以下十方面体现。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于国家安全系统和全局,它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基础上提出的[13]。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了国家安全秩序,它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宗旨、根本、基础、保障和依托。第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第四,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第五,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国家安全各领域,强调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第六,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追求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第七,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需坚持统筹协调的方法和原则,“统筹协调”是重要的系统科学方法论[17]。第八,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把国家安全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国家安全全方位布局充分体现系统思维。第九,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置于更大的全球安全系统,强调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系统思维被明确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标识[17]。

综合看,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多向度系统思维,要求把国家安全各要素置于“多元一体”的国家安全系统中进行审视[17]。国家安全系统学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践行与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哲学观。

2 国家安全系统学是国家安全学的核心分支

自2018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18]以来,国内掀起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发展热潮,学界普遍认为国家安全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具有系统属性[5-8]。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19]下发,宣告国家安全学学科正式成立,同时再次证明国家安全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国家安全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研究范畴的相对模糊性,由此形成当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军事学、公共管理、情报学和安全科学等领域学者对国家安全学建设发展的争鸣局面。目前,国家安全学的研究范畴和内容尚未明确,现有研究成果多是从他学科角度研究国家安全的结果,亟待发展国家安全学自学科知识体系。

鉴于国家安全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为探析国家安全学研究逻辑,将系统科学思维运用于国家安全学领域,可得到“国家系统安全思维”和“国家安全系统思维”两种研究逻辑。所谓国家系统安全思维,是指通过系统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甄别、分析与评价国家系统及各级子系统面临的威胁,并采取相应安全策略,进而防控国家安全事件。运用国家系统安全思维研究国家安全,是先将国家系统按一定方式划分为若干子系统,进而从各子系统出发研究国家安全问题。例如,按照领域,可将国家系统划分为政治、国土、军事、经济等各领域,从各领域出发分别研究各领域蕴含的国家安全问题,如政治、国土、军事、经济各领域安全问题。这种研究思路以各领域安全事件防控为目标,从局部安全出发,各层级叠加形成国家安全系统,带有“减损”的负向维护性质。所谓国家安全系统思维,是指将国家安全自身作为相对独立系统,以国家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优化国家安全系统和国家安全促进为目的,从国家安全本源出发,探析国家安全系统的本质属性与运行规律。这种研究思路以国家安全促进为目标,从国家安全系统出发,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带有“增益”的正向塑造性质,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国家安全维护。就国家安全学建设发展而言,既需从各领域出发,发展各领域国家安全维护之法,更需从国家安全系统自身出发,探索国家安全系统塑造之道。

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伊始,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学界已对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构成开展一定研究[20-22]。总体来看,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有两部分内容。第一,国家安全学核心知识体系,如国家安全学原理、结构、特性、体系、发展规律、研究方法和核心分支等。第二,国家安全学与他学科交叉边缘内容,如国家安全战略学、国家安全法学和国家安全教育学等。由于国家安全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在学科建设中,学科范畴划定和内容划归十分重要。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庞大繁杂,判识国家安全学研究范畴,需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系统思维理顺国家安全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内容,进而为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国家安全学现有若干二级学科,如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和国家安全技术等。各分支学科均需国家安全系统学做基础理论支撑,国家安全系统学是国家安全学各分支学科的上游指导性支撑学科。以国家安全战略为例,其核心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判断、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方法和战略部署等主要方面[16],同时,国家安全战略可按领域、地区和层次等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可见,国家安全战略系统十分繁杂。因而需借助国家安全系统思维,超越过程、领域、地区和层次等,从国家安全战略系统出发开展研究,其他分支学科亦是如此。同时,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需自学科知识体系支撑,国家安全系统学作为适配并引领各分支学科的通用性理论,应被视作国家安全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共同体、学理基础、研究范式,以及各分支学科间的桥梁与纽带。综合看,国家安全系统学在整个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横断属性,若将整个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视作一个球体,则国家安全系统学为横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安全系统学与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关系示意图

综上,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基于系统视角开展国家安全研究与实践十分必要,亟需开展针对国家安全系统的专门研究,国家安全系统学已成为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交叉领域势在必建的新学科。

3 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定义与内涵

国家安全系统学以国家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可将国家安全系统学定义为: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研究国家安全系统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再者,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系统科学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分支。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等的学科,是一门从事物整体性的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的学问[9-11]。因此,根据系统科学的定义,可将国家安全系统学定义为: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研究国家安全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等的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学科。详细而言,国家安全系统学是从国家安全系统性出发,以“国家安全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为基础依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研究哲学观,以大安全为研究视角,以国家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为研究内容,以国家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学科基础,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研究目标,以防控系统性国家安全风险为基本要求,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为最终目的的一门新兴交叉综合学科。根据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定义,下面进一步阐释它的基本内涵。

国家安全系统性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国家安全学可作为一门一级学科,说明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不是割裂的,而是具有强关联性的,各领域国家安全问题彼此交织、叠加耦合、相互转化、整体贯通,国家安全可视作一个整体,国家安全具有系统属性。鉴于国家安全的系统特性,运用传统还原论的思维难以开展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从国家安全系统性角度切入开展国家安全系统研究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大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所谓大安全是指国家所有方面、所有领域、所有层级的安全,是高度统合化的安全[4]。详细而言,大安全有六方面内涵:第一,大安全强调从“局部安全”上升到“总体安全”,囊括各领域安全;第二,大安全强调安全一体化,即统筹“Safety”(一般指来自系统内部的无意威胁)和“Security”(一般指来自系统外部的蓄意威胁)两方面的安全[8];第三,大安全强调各层次综合安全,局部安全(小安全)、公共安全(中安全)、国家安全(大安全)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第四,大安全强调“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安全;第五,大安全强调系统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修复、废除全周期安全;第六,大安全强调“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安全[23]。

国家安全系统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0]。据此可将国家安全系统理解为,由关涉国家安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不断演化且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整体,它在与其他要素及国家安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与价值。国家安全系统涉及各领域、各层次与各方面关涉国家安全的要素,国家安全系统的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间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国家安全不是国家安全系统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国家安全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涌现。

国家安全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研究。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内容亦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从国家安全系统思维出发,研究国家安全系统的要素、秩序、结构、性态、基本特征、价值、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与应用实践研究(从国家系统安全思维出发,研究国家系统安全态势的感知、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控制、塑造与优化等)。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目标。国家安全系统学是以“国家安全是一个系统[12]”为理论基础开展的国家安全系统性研究,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作为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与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同样适配与契合。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等[24-25]。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亦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国家安全战略能力、国家安全领导能力、国家安全统筹协调能力、国家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国家安全情报信息能力、国家安全理论创新能力、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和全民国家安全素养等。同时,国家安全体系与国家安全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系统。因此,国家安全系统思维贯穿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建设,国家安全系统思维、理论与方法应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

防控系统性国家安全风险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基本要求。国家安全系统是关涉国家安全的要素共同体,国家威胁作为影响国家安全的要素,其必然属于国家安全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当前,各类国家威胁内外联动、叠加共振,国家安全面临系统性风险挑战。国家安全风险是国家安全系统的基本属性[15]。系统性国家安全风险指国家安全系统蕴含的系统性风险,即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此类国家安全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国家安全系统学以国家安全系统性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性国家安全风险作为重要的国家安全系统性问题,对其预防与控制开展研究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基本要求。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最终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国家安全维护与塑造需立足国家安全系统,从全局视角擘画。国家安全系统学以国家安全系统性思维、原理与方法开展研究,可为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国家安全态势提供基础支撑。

交叉综合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学科属性。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系统科学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其介于系统科学和国家安全学的交叉处,属系统科学和国家安全学交叉综合而派生出的边缘性学科。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发展,一定程度取决于系统科学和国家安全学的理论更新,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发展亦可充实和完备系统科学和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同时,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同属于交叉综合学科,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与实践必然涉及国家安全学的分支学科(如国家安全情报学与国家安全战略学等),国家安全系统学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此外,国家安全系统思维是一切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础,每一门国家安全学的分支学科都离不开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统领与支撑。可见,国家安全系统学是国家安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国家安全学各分支学科的媒介学科。

4 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范畴

国家安全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5],是一个多元主体互动研究的公共平台,是广交叉大综合远延伸的“学术涟漪”而非“学术高阁”,其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全过程、全周期、全空间。这并非意味着国家安全学“泛安全”和“无边界”,国家安全系统之边界即为国家安全系统学之边界和国家安全学之边界。国家安全系统具有动态开放特性。

从动态看,国家安全系统要素不是静止的、稳定的、恒定不变的,而是伴随环境变化,在“安全化”(非国家安全系统要素转化为国家安全系统要素)和“去安全化”(国家安全系统要素转化为非国家安全系统要素)双重机制影响下动态迭代。例如,水安全,某一池塘的水安全显然不属于国家安全,但长江、黄河这类流域巨大、影响深远的水域,或澜沧江这类国际河流的安全,则可“安全化”为国家安全系统要素。从时间尺度看,过去隶属于国家安全系统的要素,可能由于技术进步、环境变化等“去安全化”为非国家安全系统要素。国家安全系统要素随国家安全主体及时空预设而客观动态变化,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范畴划定时需立足动态视域,统筹“安全化”和“去安全化”两种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国家安全系统的动态开放特性示意图

就国家安全系统自身而言,国家安全系统不是一维的、单层的、封闭的,而是多维的、多层的、开放的,是一个连续谱。国家安全系统内含多领域、多层次、多要素,领域间、层次间、要素间并非割裂、完全独立,而是具有或显性或隐形的密切连接。国家安全系统要素将国家安全风险向其他要素辐射蔓延,各要素间安全风险叠加耦合,形成国家安全系统涟漪,如图3所示。因此,在国家安全系统思维统合指导下,每一领域都应“+国家安全”[8],这不是“威胁论”与“泛安全”,而是安全本质与安全回归。由此可见,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应遵循普遍联系的原理,统合关涉国家安全的各方面全过程。

图3 国家安全系统涟漪模型

4.2 研究方法论

由于国家安全系统学具有特有的研究对象及范畴,尤其是国家安全系统学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普遍性与媒介性,决定了国家安全系统学必然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

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由国家安全学(提供国家安全系统思维)与系统科学(提供国家系统安全思维)交叉渗透而成的。其中,国家系统安全思维的应用实践需依托国家安全系统思维从安全本身出发,提供更高层次的理论支撑;基于国家安全系统思维而形成的国家安全基础理论需借助国家系统安全思维进行落地实践。因此,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可分为国家安全系统思维和国家系统安全思维两条研究进路。第一,国家安全系统思维。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与实践,首先需探析国家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属性,即基于系统视角,探究国家安全系统的要素、秩序、结构、性态、基本特征、价值、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基础理论。第二,国家系统安全思维。在基于国家安全系统思维建立的国家安全基础理论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开展国家安全态势感知、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控制、塑造与优化等研究。

系统科学作为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学科支撑,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可为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提供方法支撑。当前,系统科学界已对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开展大量研究[9-11],这里提出国家安全系统学三层次研究方法体系,包含国家安全系统整体性研究、国家安全系统横断研究与国家安全系统分解研究,如表1所示。其中,国家安全系统整体性研究是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核心,也是系统科学的底层逻辑。国家安全系统要素繁多且具有复杂关联,若仅聚焦国家安全系统局部,则无法理解国家安全系统整体的结构、秩序、功能、价值和演化,更无法统筹协调国家安全系统各要素以实现国家安全系统安全性的整体提升。国家安全系统横断研究是从国家安全系统的某一视角切入开展研究,例如,运用比较研究法、相似研究法,研究国家安全子系统间或国家安全学分支学科间的关联。由于国家安全系统涵盖范围极广,包含各领域、各层次和各方面,因此,除需开展国家安全系统整体研究与横断研究外,还可按一定规则将国家安全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针对国家安全系统的子系统开展研究。

表1 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方法体系

5 结 语

本文提出国家安全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之国家安全系统学,主要论述了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定义、内涵、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论。国家安全系统学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安全学的核心分支。国家安全系统学是研究国家安全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发展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等的国家安全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学科。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应遵循普遍联系的原理,统合关涉国家安全的各方面全过程,并需立足动态视域,统筹“安全化”和“去安全化”两种机制。国家安全系统学研究包含国家安全系统整体性研究,国家安全系统横断研究与国家安全系统分解研究三个层次。本文是国家安全系统学领域的开篇之作,今后尚需围绕本文提出的国家安全系统学的研究内容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不断夯实国家安全系统学的学科内容和基础,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猜你喜欢

安全观学科国家
【学科新书导览】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超学科”来啦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