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八课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2023-10-19王连花

党课参考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王连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二个就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是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真理,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科学内涵

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发展实际、解决中国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在纷乱局势中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和彰显自身底气的关键所在。

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基础,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里的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壮大进程中,对自身理论、实践以及中华民族发展的一种正向评价,显示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立是坚持自信自立的核心,它是一种独立思考、自主决策、自主创新的行为和态度。中国共产党坚持自立主要表现为立足中国实际,充分分析并恰当运用自身条件,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并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独立地、自主地处理一切中国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自信自立,意蕴深刻、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坚持理论自信自立

先进思想理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成功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二)坚持实践自信自立

伟大理论源于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用先进理论指导中国人民开展伟大实践的进程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战、不屈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继续探索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带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領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推进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目前,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因此,我们要接续奋斗,自立自强,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三)坚持政党自信自立

伟大实践需要先进政党的引领。先进政党的引领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初心不改,一如既往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实践让中国共产党有了自信自立的强大底气。当前,国际形势越发错综复杂,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最有底气自信的。

(四)坚持民族自信自立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她历经内忧外患,向来不屈不挠,依然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她最有理由自信。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贡献巨大。首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著称于世的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艰难求存,但我们从未放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信被重新唤起。再次,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沉淀积累,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推进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创造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历史条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重大意义

坚持自信自立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自信自立既是对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

(一)坚持自信自立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持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这是坚持自信自立的理论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毛泽东同志不仅带头和国内外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坚决斗争,而且旗帜鲜明地既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又坚决反对修正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并持续推进,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真正实现了理论自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程中,我们党从坚持“以苏为师”,到实现“以苏为师”和“以苏为鉴”有机统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且,毛泽东同志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错误思潮进行的坚决斗争中,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立、自信、自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自信自立自强,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散发魅力的要旨所在。

(二)坚持自信自立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

坚持自信自立,根植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信自立,接力奋斗,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既不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成功开创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总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史不仅是确立、坚持自信自立的过程,也是确立、坚持自信自立的结果,凸显了坚持自信自立的极端重要性。

(三)坚持自信自立具有深厚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更加自信自立的中国人民在敢于、善于进行一系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展望未来,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在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企图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通过搞所谓“价值观联盟”等,采取多种手段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围攻中国。我们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自信自立,进一步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真正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夺取新胜利。

三、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自信自立,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一)坚持自信自立,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切实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之有效的正确战略路径,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一大法宝。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面对当前深刻复杂演变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当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党和人民分内的、能做的、必做的事。做好自己的事,需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充分应对外部冲击和推动内部改革奠定牢固的基础;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制度条件;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一定能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党和人民、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坚持自信自立,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其核心要义就是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國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彰显了我们拥有自信自立把握自己命运、艰苦奋斗办好自己事情的独特力量源泉。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个显著优势,是我们成就和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是我们最有底气的坚实基础。

3.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战胜任何困难的法宝。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激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最广泛、最强劲、最磅礴的力量。

4.发挥主动精神的力量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的“主动精神”主要体现为理论更为坚定、信念更为坚定、文化更加自信、民心更加凝聚等内容,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底蕴,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构建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时代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中形成,充分彰显党和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精神风貌。

(三)坚持自信自立,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足够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掌握历史主动。“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历史主动是人类在认识历史进程、遵循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主动担当使命中展现出来的主体气质和行动品格,是人类“追求着自己目的”的实践自觉,我们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积极总结经验,强化机遇意识,探究历史规律,打好机遇主动战。

2.掌握政治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根本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3.赢得战略主动。积极倡导战略思维,将赢得战略主动作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化解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胜之道,也是从全局、长远和大势上作出战略决策的寶贵经验,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鼓足底气、赢得主动。

4.把握发展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害在于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只要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当然,我们秉承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绝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既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自信自立。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