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2023-10-19刘恩东

党课参考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刘恩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科学、客观地审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与前进方向,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主张,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一、准确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外交思想正是在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思想一旦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就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磅礴伟力,并推动这个时代大步向前迈进。

(一)准确把握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势

准确研判世界大势,是确立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目标的前提。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五个变”与“六个不变”。“五个变”即世界权力舞台中心首次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向非西方世界转移扩散;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核心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崛起;人类面临更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思潮风起云涌,全球化进程面临巨大冲击;第四次新科技变革推动全球大变局深刻变革和发展。同时,要准确把握“六个不变”,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全球力量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民族国家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变;国内治理依然优先于国际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二)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世界高度融合,相互影响,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发展也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进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反映出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正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向“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转变,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

(三)准确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准确研判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必须全面理解“三个前所未有”和“两个没有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有了新的历史方位。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外交思想内容丰富,其核心要义主要有十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这十个方面可总体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外交主线: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目标和任务更为清晰地确立为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为能够与世界实现良好互动创造条件。

(二)道路取向:坚定不移和平发展

习近平外交思想在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平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深化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和把握,丰富并发展了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根本取向和战略抉择。2013年1月28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全面阐述新时代中国的对外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发展将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世界主要大国所走过的传统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以往大国的武力崛起、损害别国利益的争霸道路,它开创了既通过维护和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外交辞令,更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从对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2.进一步明确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实现“两个内在统一”。首先是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内在统一起来,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其次是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内在统一起来,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外交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同时也呼吁、带动和力推其他国家并肩而行。只有各国都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3.提出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框架。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意在于,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国强必霸”的所谓定律。与此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别国经验,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历史进程中,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不仅为中国继续推进和平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新的贡献。

(三)外交总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社会面对共同利益、共同价值、共同责任的增多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彷徨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切实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穿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条主线,其核心要义就是在承认主权国家为基本国际行为体以及国家之间的差异、分歧、矛盾的前提下,着眼于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命运,强调人类的整体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构建新型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实践和中国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推进全球民主和文明发展所提出的一种政治倡议,更是中国对全球治理所贡献的一种世界性的现代政治文明制度,展现了中国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统一起来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四)外交布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外交思想有两大支柱,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要引导国际社会彻底摆脱以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你输我赢、强权政治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赢代替独占,走出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1.推动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新格局。大国是关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首先要夯实新型大国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点和关键。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早已超越双边关系范畴,攸关两国人民的福祉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两国需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战略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强化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使务实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从总体看,中美关系并未上升为“全面对抗”,双方存在的各种冲突处于可控范围,斗争与合作并存仍将是中美关系发展新常态。因此,中国明确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着眼增进双方战略共识,扩大双方利益交汇,避免双方可能发生的冲突,探寻一种全新的大国关系新模式。

2.以亲诚惠容理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夯实周边战略依托。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周边提升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充实和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地缘因素,进一步明晰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着眼全局和长远的最高战略目标。建设和谐周边,对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意义重大,是中国把握好并尽可能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首要依托。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的困境愈发凸显,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国要主动与周边国家确定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消解小国对大国的天然疑忌;要改变周边外交过度依赖经贸的做法,创造更多的软权力资源;还应提出有别于西方传统思维的中国方案,与周边国家实现和谐共生。

3.秉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为此,中国要继续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不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充分发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互相支持的政治优势,在国际斗争中争取多数,增加中国的回旋余地,构筑国际统一战线。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4.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要深度参与多边外交进程,特别是国际发展议程的制定,阐述中国主张,推出中国方案。要通过多边外交来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发挥建设性大国作用,解决全球治理中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重问题。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基本取向是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加代表性和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今后,中国要充分发挥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作用,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要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争取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扩大中国影响力,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创新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但机会和成果属于全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纽带,是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集中体现了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精神。“一带一路”打造了一个立足欧亚大陆,面向全球各大洲、辐射全球各大洋的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体系。在当前世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特殊时期,中国高举“一带一路”的合作大旗,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廉洁之路,给世界增添了许多确定性。这向世界表明,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继续维护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融入世界并承担应有的世界责任。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与新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外交运筹帷幄、开拓进取,有力维护了自身重大安全和发展权益,增进了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中国外交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对外关系也不断呈现出新局面、新气象、新特色。

(一)更加注重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旨在凸显“党管外交”的政治规矩。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们应对各種内外复杂形势的根本保障。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始终掌握主动,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

(二)更加注重构建并深化外交总体布局

中国于世纪之交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特别强调战略谋划和全球布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提出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总体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十多年来,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愈发宏大。

(三)更加具有全球性视野

中国不断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更加系统谋划、全面协调、整体推进对周边、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推进与世界关系的全面提升。中国提出并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旨在打造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亚欧非大陆乃至全球范围推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度交融。伴随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显著变化,中国日益以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中国外交更富全球视野,更具战略远见。我们要立足亚太,放眼全球,秉持大思维、大视野,在世界大棋盘上规划中国的外交布局和进取方向。

(四)更加具有大国责任意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与时俱进的外交理论创新、全球视野的大战略布局,不断展现了具有中国气度的大国责任。中国积极倡导、认真践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正确义利观,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及其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发展和治理作出更大贡献,都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并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更加重视彰显大国责任。中国成功实现自身14亿多人口的减贫与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而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又更加积极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则是中国对世界的又一重大贡献。

(五)更加强调奋发有为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外交开始调整姿态,突出强调对外工作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日益显示出奋发有为的风范,表现为更具全球视野、更有开拓意识、更加自信稳健,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的大国外交与传统的大国外交相对照,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二是民族性,即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六)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开创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又要善于防范化解各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前进路上,只有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

(七)更加强调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坚定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为我国的外交工作设好了底线。用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既要朝好的方面努力,也要作最坏的打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界定了中国核心利益的范围。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就是要确保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维护我国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保障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我国一以贯之、不会改变的政策,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守住底线,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

讨论题:

1.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哪些内容?

2.具体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与新特色。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外交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