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数字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3-10-19王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数字技术乡村振兴

王娟

摘 要:数字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安徽省数字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查阅文献资料法,对安徽省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农产生产数字化稳步推进,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和农业信息管理服务化水平全面提升,但是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应用和农业数字化应用水平低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业数据的整合应用、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数字农业;数字技术;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9-0005-04

1 问题的提出

全球正在掀起一场数字化浪潮,正在推动各领域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首要课题,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党中央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1]。可见,发展数字农业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数字农业的技术应用方面,刘克宝等、李常亮等、朱思柱等分别提出应加强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2-4];二是在数字农业的评价方面,吴炳科等、吴晓柯等、卢方元等构建了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县域、省级、国家级层面对数字农业进行综合评价[5-7];三是在数字农业的发展对策方面,罗千峰等和刘国斌等基于数字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分别研究数字农业发展的路径对策[8,9]。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发现,数字农业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集中对数字农业进行整体战略发展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最新的现实数据和网络资料,全面分析安徽省数字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数字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安徽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积极了探索实践,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信息管理和服务数据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1 农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

安徽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驱动,加速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指出,2020年安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到4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二[10]。

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专项行动,积极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农业数字化应用。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30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4个大田物联网技术应用试验示范区、1196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100多家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在全省示范推广。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安徽主要应用在农作物“四情”大田监测、畜禽规模养殖、设施栽培、水产养殖、茶叶水果生产、农机精准作业等方面[10]。全椒縣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稻虾生产、仓储、运输、加工、营销全产业链,稻虾养殖信息化率超过50%,促进增收2亿多元。

2.2 农业经营网络化蓬勃发展

安徽省将农村电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行动。2020年安徽省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889.5亿元,同比增长22%,位居全国第3位,电商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2.5%。

(1)注重建设线上平台,助力电商扶贫。依托淘宝、苏宁、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同时,积极培育安徽省自有平台品牌,如农粮驿站、聚农e购、霍货有名、邮乐农品等本土电商平台,其中蚌埠市固镇县“农粮驿站”平台以电商带动规模化、订单式农业生产的模式入选“全球110个最佳减贫案例”。

(2)创新发展模式,引导消费升级。打造“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新模式,培育建设此电商利益联结机制项目600多个,助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霍山县以发展农村电商全产业链为重点,电商企业下沉融入基地、合作社和农户,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1年霍山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41亿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

(3)打造农产品电商品牌和优势基地,推广农产品上行。坚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有砀山、颍上、金寨3个国家级试点县和18个省级试点县;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220个、示范村743个,累计培育上行超过100万元的农产品品牌436个。由电商兴起的芜湖三只松鼠年营收额已突破100亿元,销量连续多年居国内主流电商渠道零食类目第一位,已发展成中国电商网红零食品牌。

2.3 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数据化加速提升

立足政务决策和服务需求,安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管理服务能力。2020年底全省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达到94.8%,位居全国第一,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村“三务”综合公开水平达到96.5%,位居全国第五。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成效显著。为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安徽持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建设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益农信息社为切入点,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优化集成的涉农信息化服务。截止2020年底全省建有益农信息社1.35万多个,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依托安徽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皖农惠APP,益农信息社开展服务累计6000万人次,累计培训益农信息社信息员3.94万人,电子商务成交额累计100.7亿元。

为进一步拓宽“三农”服务领域,安徽深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不断丰富惠农信息的管理和服务。建成全省“一网覆盖”的五级政务服务“皖事通办”平台,上线服务9000余项,访问量突破100亿次,累计办件总量突破3.5亿件。依托平台建设的“三农”服务专区,涉农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全程网办。依托安徽12316三农服务热线,截止2020年底发送短彩信累计3523万条,语音咨询人数累计6249万次。在全国率先搭建省级农业大数据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目前已整合12个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和6大行业基础信息数据1.14亿条,实现农机调度、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实时、精准、动态的管理和调度[11]。在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用于实战,建设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长江禁捕指挥调度系统,建成70个渔政信息中心,实现覆盖长江干流和重点水域全天实时监控。

3 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数字农业的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底子薄,条件差,数字农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1 农业信息化财政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动力。政府财政扶持对安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加工数字化改造、数字农业应用平台的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以及带动社会资本的参与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安徽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但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种业畜禽粮油发展等农业项目资金相比,数字农业投入比例偏小。2020年全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投入额12.2亿元,占该项目全国总额的3.57%,与排名靠前的省份投入差距较大。县均财政投入1162.5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人均财政投入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之外,数字农业财政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安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商配套设施、物联网、数据平台等建设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需要较多流动资金,这些都有待政府财政的进一步支持。

3.2 农业数据的整合应用水平低

农业数据的整合应用是数字农业的核心内容[12]。目前安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虽已初具雏形,但是数据综合运用水平还较低。(1)农业原始数据的采集不完备。数据的采集是数据应用的基础,完备的数据信息涉及从田间到餐桌的整条涉农产业链,数据包括生产、消费、库存、贸易、价格、成本收益等六个方面,但目前安徽省运用智能设备采集数据并不完备且人工采集难度又大,各涉农平台的数据集约性低。(2)农业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业信息涉及部门较多,数据覆盖面十分广泛,但缺乏顶层设计且标准规范不统一,全面的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难度较大,跨部门、跨层级的农业数据整合进程缓慢。(3)农业数据赋能管理决策能力薄弱。省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进度相对缓慢,涉农信息的在线信息服务仍以查询为主,全方位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比较欠缺,数据资源应用程度层次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赋能政府管理决策。

3.3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应用不充分

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应用是发展数字农业的直接目标。由于安徽省数字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品牌营销、农产品安全监管等环节,全省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还不够深入。

农业生产方面,安徽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助力农业精准化生产。安徽县域大田种植和畜禽养殖数字化应用能力相对较高,信息化水平均在40%以上,而水产养殖、设施栽培信息化水平在25%左右,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能力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数字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了新抓手,有助于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活动信息更加透明,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查、流向可追、信息可询,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扫码全程可追溯。安徽省扎实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并将其列入民生工程,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但二维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明显不足,2020年度安徽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为17.9%,低于全国为平均水平并处于第一方阵之外,且远远低于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农产品安全追溯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农业品牌建设插上“数字翅膀”,特别是新冠疫情形势下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品牌打造中的应用已成为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趋势。安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21年底安徽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9840个,但从品牌影响力来看,安徽多数品牌农产品的消费局限于省内甚至少数在市县范围内,品牌在全国知名度不高。《中国品牌》杂志社发布的《2021中国品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中,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前100强安徽只有4个,可见安徽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推广力度不够,运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平台推广品牌农产品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省级财政扶持力度,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统筹设立“安徽数字农业”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农业发展。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农村宽带接入端口、5G基站建设,不断升级带宽、提高网速;加快推动农村5G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数字电视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覆盖率。在智能农业方面,推进农业物聯网建设工程,优先安排物联网感应设备研发、物联网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将符合规定的物联网感应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能农业生产精准化;在农业电商方面,分类协同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网络,加快完善生鲜农产品的冷链仓储、标准化包装、精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上行。在农业数字化主体方面,设立引导基金以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企业投资数字化农业的建设,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减少财政压力,运用减免租金、税收优惠、融资担保、奖补结合等减负措施促进生产经营主体发展。

4.2 强化农业数据的整合应用

健全农业原始数据采集系统,在提升现有监测数据渠道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地理信息技术、地面观测和智能终端等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对农业农村数据的实时采集能力。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数据共享的法律法规,组建有序的领导体系,加强对农业信息系统以及涉农数据的协调和管理;制定统一的农业数据内容标准和共享规范,构建农业数据资源共享目录,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市、县涉农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强化涉农数据资源应用,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提高对涉农数据建模和统计分析能力,围绕安徽农业主导行业产业,探索智能评价算法模型和综合应用方向,为安徽农业数字化生产、管理、经营等提供决策支撑。

4.3 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围绕安徽省“5+8”试点加快建设省级物联网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成熟的可推广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新模式,并及时地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展板、实物等方式组织观摩,鼓励其他县和数字龙头企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农业数字化建设,扩大数字农业技术在全省的应用推广。同时积极宣传数字农业在提升效益效率、提质增收等方面的成果和效用,结合相应的补贴政策,推动广大农业主体积极主动的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形成数字农业农村的良好发展氛围。

以农产品安全可溯化工程为抓手,以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契机,继续培育三标一品农产品,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三品一标”及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入驻安徽省追溯平台,规范追溯平台生产、检测信息填报和追溯码标识打印;制定规章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全部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探索采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安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抓住数字经济新机遇,拓展品牌数字营销新渠道。借助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创作品牌文化的优质内容,宣传农产品品牌;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引进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小程序、社区团购等网络新业态进行品牌农产品销售推广,并支持优质农产品结合网红效应、明星效应和公益组织进行线上直播推介活动;创新办展模式,举办线上“农交会”“茶博会”以及农产品电商大赛,推动特色农业品牌积极参与;利用“互联网+”乡村旅游和“互联网+”美丽乡村等新模式开展农产品品牌元素推介与传播,多渠道强化农产品品牌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打造数字农业知名品牌。

5 结语

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安徽省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机遇,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数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今后安徽省数字农业的发展应以政策支持、农业数据的整合应用、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的融合应用等为重点,推动安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安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安徽农业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9-05-1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16/content_5392269.htm.

〔2〕刘克宝,毕洪文,李杨,等.大数据在黑龙江省数字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农业大数据学报,2020,2(01):21-28.

〔3〕李长亮,杨玉娟,苏虹.物联网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2021,(03):18-19.

〔4〕朱思柱,张萌.区块链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07):170-176.

〔5〕吴炳科,饶珠阳,廖勇,等.2020广西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J].广西农学报,2021,36(03):60-66.

〔6〕吴晓柯,管孝锋.浙江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和模型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08):1666-1669.

〔7〕卢方元,王肃坤.中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研究[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2,(03):3-9.

〔8〕罗千峰,赵奇锋,张利庠.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增效机制与实现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07):49-56.

〔9〕刘国斌,于正伟,舒坤良.数字科技促进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1,46(04):96-98+134.

〔10〕史力.安徽:鄉村搭上“数字化快车”[J].农产品市场,2022,(05):56-57.

〔11〕杨丹丹.看,“皖”美乡村风景独好[N].农民日报,2022-05-18(01).

〔12〕安晓明.河南省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1-8.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数字技术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