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

2023-10-19冯诗雨

传播力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社交受众

◎冯诗雨

(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 太原 030001)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等算法,实现快速、高效地生成新闻稿件,如自动撰写体育比赛报道、财经新闻等,同时还能进行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有效提高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效率。这些技术优势对新闻产生方式和传播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记者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人员,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需要明确人工智能时代下其自身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时代发展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并积极规划和设计新的发展方案,更新职业技能,才能适应这一变革,继续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报道。

一、人工智能时代下记者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记者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等算法,实现快速、高效地生成新闻稿件,这可能会致使一些简单或传统的报道形式变得不必要。又如,传统编辑工作如审核、修缮、造句等,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完成,在提高新闻的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部分编辑岗位缩减[1]。此外,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将消息推荐逐渐纳入到底层算法中,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使得受众在选择资讯服务时,会更偏向人工智能的推荐,而减少对记者的依赖,致使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降低。

人工智能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依然无法做到完全取代记者行业,例如深度报道、调查、社论和新闻解读等方面,都需要记者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并不断探究问题的本质。而这种能力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尚难以完全替代。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结构化数据上表现很出色,在文本分析、情感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对于一些非结构化的信息,例如图片和声音等,仍难以通过自动化方式进行特定领域的报道。再如,分享情感和判断力,记者所写的新闻稿件往往涉及情感表达和判断力,而这些都比较难以被人工智能有效地模拟和表达。因此,记者可以帮助受众从“看得懂”转化为“感受得到”,成为一个传递信息的情感引导器。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的通常是数据和算法,而记者则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社会视野。此外,擅长发现新闻价值和解释复杂事件的能力也是其体现独特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记者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在诸多方面依然无法取代记者的职能。因此,记者需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具备娴熟的技术能力,形成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素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报道辅助工具,为受众提供更佳的资讯服务体验。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记者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要求

(一)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资讯接收方式和信息获取习惯,记者需要掌握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的能力,才能从信息浪潮中捕捉到敏感的舆论热点,倾听到社会受众的真实声音,保证制作的新闻稿件或者视频更加准确、客观和可靠[2]。

比如,数据采集与整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据信息的表现形式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需要具备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高效的数据抓取方法,挖掘出隐藏在庞杂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例如,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记者可以通过网络爬虫、API 调用等方式获取和封装各类网络数据,并借助可视化工具实现数据去重复和清洗的操作,保证最后产出的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多种信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记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掌握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新闻素材格式的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报道事件。例如,记者可以借助语音转录系统处理并转换录音为文本(语音识别),或利用视频编辑器进行剪辑和合成取得更好的新闻效果。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多媒体工具和技巧,记者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新闻事实,切实提升报道品质。

又如,社交媒体的管理和营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新闻宣传介质,因此记者需要学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个人、发布信息,并借助个人账号彰显自己的专业性。比如,微博、领英、Twitter 和Facebook 等媒体平台可以被用于品牌营销和个人形象营造。学会使用社交媒体能为记者提供巨大的工作便利,例如使用网络会议软件、社交媒体直播等数字工具,可以帮助记者远程采访新闻当事人或相关专家,避免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如,当记者面对外籍人士进行采访时,可以使用实时翻译软件辅助沟通,并帮助进行重要信息的记录。再如,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记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受众进行即时沟通,根据受众反馈来探索新的新闻线索,扩大新闻宣传的覆盖范围。

只有通过探索和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记者适应新时代下的新闻报道环境和信息舆论环境,为受众提供好的资讯服务。

(二)互联网思维

记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并善用新媒体工具与受众进行互动,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3]。

首先,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使用推特、脸书、微信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作为获取新闻的渠道,可以快速地接入受众并启动对话。每个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受众,记者需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以便吸引更多的受众。

其次,了解AI 对新闻素材的筛选和推送原理。理解关键词的重要性,并根据网络搜索引擎的推送规律,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尝试制作出有意义、有价值、富含描述性的标题。同时,为了让搜索引擎更容易识别出自己的新闻报道与相关舆论话题的关系,记者还需要将关键词放置在合适位置,达到搜索AI 优先推荐自己报道内容的效果。

最后,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特点。例如,记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和报道质量与传播效率,以此扩大新闻的影响力,而要达成这一目的,记者在应用AI 技术进行新闻推广时,就要精准进行受众定位,如从新的角度挖掘、切入,透彻了解产品/事件、用户特征及流量路径,结合机器学习建立用户画像,并根据用户运营关键信息打造符合特定受众需求的新闻内容。同时,基于可视化数据传递,将比较抽象的新闻数据或者比较复杂的事件脉络进行梳理,以人性化语言详细阐述新闻读点和想法,形成新闻亮点和爆点。同时,除了文字、图片、视频外,记者还可以考虑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构建语音交互、VR/AR 技术等多元化表现形式,提升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与观感体验,激发用户的兴趣和分享欲望,进而达成病毒效应。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记者的发展措施

(一)全方位提升技术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新闻报道领域,记者需要掌握并学习一些AI 技术,以保证自己的工作能够高效开展。例如,自然语言处理(NLP),记者学会分析和理解自然语言的方法,帮助自己更快速地在网域中进行全文搜索、相关性推荐、关键词提取等操作。同时,在内容赋能方面,结合这类技术可以做到智能写作、机器翻译、多语种转换等,有助于让记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4]。

又如,数据分析。随着数据的海量化发展,利用 AI 技术来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记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事件、问题或议题在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这有助于他们撰写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同时,结合 AI 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记者还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判断事态发展的可能性与方向,为新闻报道提供保障和指引,并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对于持续化报道来说,数据分析尤为重要。通过AI 技术可收集大批量新闻素材,再运用数据处理手段(如文本挖掘、分布式计算等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和交叉验证,从而发现更有分量、更可靠,也更好理解的结论。因此,在如今数据越来越海量化的背景下,利用数据分析对新闻报道的价值,记者可以使用 AI 技术收集、筛选和分析基础数据,从而为制作优质的新闻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如,图像识别。随着技术的进步,AI 技术在图像领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新闻工作者可以在图像处理方面积极学习并使用 AI 工具,以便更好地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来支持新闻报道。例如,记者可以使用一些视觉搜索引擎和在线图库,获取需要的图片及其相关信息,这使得图片定位和内容匹配能够更快捷精准实现。此外,记者可以运用AI 技术进行图像剪裁,调整背景、色彩、对比度、亮度和对焦模式,以及对图像进行裁剪、调整大小等操作。通过这些手段,记者能够轻易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

同时,记者可以学习和掌握 AI 技术中内容自动化生产的功能,以便将这些技术用于采访过程中。例如,通过机器人来完成某些简单的采访任务,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也有助于减少主观性对采访结果的影响。聊天机器人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的机器人,可以模拟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支持智能回答问题、互动交流等核心功能。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聊天机器人,并将其嵌入到新闻报道中,使得受众能够交互式了解新闻背景、事件发展等最新信息。聊天机器人还可以辅助完成意见调查、留言管理等任务,有利于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

总之,随着AI 技术的应用广泛,记者应该明确自己需要学的技术,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新闻报道中。即需要有一个清晰且具体的目标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应用 AI 技术。在学习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科本身的专业性,记者需要对 AI 技术的底层算法和数学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借助AI 辅助自己的工作,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新闻事件的分析和报道,以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展示出人工智能时代下记者服务新闻领域的价值。

(二)动态转化采编思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记者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需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思想。传统的事件采访和新闻报道通常是针对某一件事情或特定个人进行跟踪采访和连续报道,这种“单对单”的采访方法不仅有可能产生信息的局限性,而且也很难反映出事件的全貌以及背后蕴含的社会观念和风气[5]。

在新时期,借助 AI 技术的帮助,记者可以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网状采访方式,来对事件进行整体追踪报道。即记者通过从多个事件角度切入,对不同人物、不同视角进行追踪报道,让一个或多个新闻事件被串联起来,综合展现事件的全貌,做到不同独立视角和不同事件维度之间的沉淀和互相连接,可以更好地反映事件背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全面、客观、深度和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同时,AI技术也可辅助实现数据分析,并帮助记者挖掘出事件背后的真相和规律,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新闻信息。

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记者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利用 AI 技术构建网状采访时,需要综合利用现代新闻行业相关技能,逐步完善报道方式,同时加强与数据科学、算法工程师等方面的协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追踪、分析信息的能力,增强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性,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闻行业发展。

(三)全面重构新闻互动

在数字化时代,记者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重塑自己与新闻当事人、新闻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强化与采访对象、新闻受众之间的联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反馈和引导机制,从而形成稳固的社交空间,进一步拓展新闻报道和传播方式[6]。

首先,记者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采访对象建立起更为稳固的社交通道,这使得在线上联系和交流成为可能。例如,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记者可以直接与采访对象进行实时互动,获取到新闻素材信息和线索,并及时分享报道。记者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建立自己的账号和个人主页,通过发布内容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跟踪事态进展。同时,记者还可以通过关注别的公众号等手段,增强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连接,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和消息,以便迅速反映到新闻生产中。

其次,记者要把握数字社交媒体的优势,与受众之间建立稳固的互动关系。利用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话题沙龙、微博答疑、在线回应等活动,邀请广大受众进入自己的工作空间,快捷而高效地为他们提供优秀的新闻报道。同时,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便于更好地了解受众意见和需求,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意见反馈,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策略。

最后,记者需要致力于构建数字化时代下的社交环境,在技术科学应用方面创新思路,将采访对象、受众与自己有机结合为一体。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跟进重要的话题,掌握关键信息和相关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受众和社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和质量优势,引导受众正面认知、形成有益的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结语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记者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记者要明确当下的资讯特点和社会对自身职业提出的要求,积极转变采访形式和互动模式,构建新的资讯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舆论的正向发展和新闻行业的进步。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社交受众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