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型设计探究

2023-10-17李德华

今天 2023年22期
关键词:群文文章语文

李德华

(和政县新庄初级中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引言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十分迫切,传统教学早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深度挖掘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初中阶段,应高度重视阅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与其它的阅读形式不同,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的,强调整合多文本信息,具有结构化特征,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效果。

1.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扩大知识面

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加上平时阅读的主要来源是教材,而课本内容又十分有限,学生接受的信息面比较窄,无法学到更多知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和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上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就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积累大量的知识,不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如何感悟,多读书,读好书,享受阅读,逐渐爱上阅读,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管是在语文阅读课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主动阅读优秀的书籍,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1.2 发展思维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跟技能以及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使命。阅读是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而群文阅读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在比、对、读、议、整等五个关键行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不仅需要比较、筛选和辨识多个文本,还要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进行评价和反思,亲历思维活动,一边阅读一边分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阅读并不是咬文嚼字,也不是简单的认读和记忆,而是感知、理解、表述、评价、巩固的过程,在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沉浸在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当中,从单纯地读过渡到欣赏和品鉴,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群文阅读的阅读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慢慢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塑造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优秀品质。

1.3 强化阅读能力

理解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重大意义,而阅读可以强化理解力,书写和借鉴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展开,教学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不是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让学生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严重影响阅读成效。群文阅读则不同,强调立足教材实际,旨在通过制定相应的阅读流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高效地阅读文本材料,以及如何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不仅理解力有了显著的增强,同时还促进创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2.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漫长的过程,然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群文阅读活动视为一种表面形式,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忽略了课外阅读的现实意义。此外,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课堂比较枯燥、无趣,学生倍感乏味,对语文这门学科逐渐丧失学习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学生阅读的热情不高,不能在课堂上积极地完成阅读任务,阅读效果打了折扣,严重影响到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2.2 阅读方向固定

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效果,实际了解发现,实际教学的时候,拘泥于一种形式,缺乏情感投入,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阅读教学的教学不单单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含义,还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但从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形来看,学生并没有注重对文章的分析和感悟,更多的是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对文章的全方位梳理。因此,关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写作的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等环节着墨不多,反而忽视了文章思想、观点以及情感部分的解析,致使学生丧失阅读的热情[1]。

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型设计策略

3.1 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课型

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取相应的文章,由教师带领学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知识的建构,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之前,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明确阅读主题,然后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材料,准备好阅读教学的素材。阅读主题不能脱离课本,在确定阅读主题之前,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探寻课文的共同特点[2]。以人教版初一上册教材为例,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时候,通过事先梳理教材发现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为叙事口吻的回忆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真实经历,表达的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之情,朱自清的《背影》、列夫托尔斯泰的《回忆我的母亲》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同样是记录亲人的回忆文,同样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因此可以准备好阅读材料,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和分析。由于主题相似,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便能通过对比来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总体而言,阅读的思路相差不多,慢慢地,学生掌握了阅读这种类型文章的规律,在短时间内梳理文章结构,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课堂阅读效率。阅读结束之后,再让大家归纳并总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文带文,使阅读的过程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动脑思考,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在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

3.2 自主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知识来源于书籍,一个人的内涵通常与阅读有很大关系,因为读书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文字,吸收大量知识,还可以提高涵养,在群文阅读中,加强基础训练同样十分重要,每篇文章或是每部作品都富含丰富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为读书笔记,隔三岔五地翻看,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消化这些知识,起到巩固和复习的目的,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批注、摘抄都是读书笔记的常见方法,面对大量的阅读材料,学生容易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时不妨让他们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喜欢的、觉得写得好的某段文字摘抄下来,然后再在阅读活动结束之后分享给老师和其它同学,同时谈一谈自己喜欢这段话的理由,看看哪些同学的眼光相似,增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使群文阅读的过程充满乐趣,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体验,进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3]。以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在欣赏《伟大的悲剧》《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些文章的时候,鼓励学生逐字逐句地独自进行阅读,每当读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用醒目的颜色圈画出来,在空白处用工整的字体写好评语,包括修辞手法、可议内容等等,通过只言片语说明这段话之所以吸引自己的原因。待群文阅读活动结束,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换读书笔记,欣赏对方是如何看待阅读材料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再进行分析,促进相互学习。自主阅读相对宽松和自由一些,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学生完全可以采用自己喜欢或者习惯的阅读形式进行自学,通勾画批注、自问自答丰富课堂阅读手段,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书籍带来的精神上的馈赠。

3.3 小组讨论,引发独立思考

合作形式的学习一直被提倡,与自主学习相反,合作学习增加了生生互动的机会,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这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非所有学生都足够独立自主,有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尽情地沟通、探讨,相互分享阅读的经验和阅读的心得。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第一,极大地提高了课堂阅读效率。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知识,有了其它同学的帮助,更好理解不懂的地方,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第二,阅读离不开思维活动,然而独自阅读的缺陷在于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单一,容易出现思维定式,思维发展严重受限,而通过反复交流,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要及时地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团队协作的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4]。以人教版初二上册教材为例,在阅读《中国石拱桥/茅以昇》、《苏州园林/叶圣陶》《故宫博物院》、《桥之美》、《说屏》等文章之前,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接着,布置阅读任务。任务具有驱动作用,作为阅读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线索,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设计有趣又富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阅读、分析、解决问题。上述文章都与建筑有关,虽然介绍的事物不同,但是统统可以归为说明文这一类文体,说明文是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章,普遍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形象生动等特征,科学性一般体现在表达的内容应当是真实的、准确的,为了阐明事理,作者一般会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方法进行描写,因此可以提出针对性问题,如“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刻画石拱桥特点的?”以此类推,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存在差距,因此在答案上会产生歧义,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发言,分享各自的想法,初理疑难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对方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将在群文阅读活动中留存的问题全部放到课堂上解决,最后进行总结,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而是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和辩论,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开发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小组合作阅读将学习过程置于双向的交流中,思想的火花交织碰撞在一起,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3.4 读写结合,内化关键能力

群文阅读的课型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种,其中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旨在关注阅读过程,比起读懂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方法,更关注学生通过阅读具备了哪些能力。在实际教学时,应当构建全新的阅读模式,先说明作者写了什么,再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的,将重点落在研究文章的写作特点上。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同时相互渗透,彼此作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提高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认识到二者的密切联系,将阅读和写作深度融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一边积累好词好句,一边汲取大量的写作素材,从优秀的文章和作品中获得灵感,运用到语文写作当中,将知识内化为技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在阅读《壶口瀑布/梁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等课文的时候,一起细细品味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阅读发现文章头两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阐明了观看壶口瀑布的时间,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雨季,第二个自然段写的是枯水季,对比发现瀑布在不同时期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修辞来看,第一个自然段中这样写道“河谷里雾气弥漫……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而第二个自然段中则这样写道“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形象逼真的文字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给人无尽的遐想阅。阅读之后,出示一幅图片后者播放一段视频,将某个事物、景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围绕这一主题,使用同样的修辞进行构思和仿写,助其进行写作方法的建构,使群文阅读的效果更加显著[5]。

3.5 创设情境,品味意境之美

情境教学法在阅读中十分常见,在群文阅读中,借助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丰富教学手段,一方面改善了阅读教学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另一方面降低了教学难度,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以意象为突破口,详细分析和解读其中的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为例,《送友人/李白》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李白,李白的风格自成一派,所创作的诗歌中往往抒发了自己豪迈乐观、天真烂漫,洒脱不羁的独特气质,为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可以选择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如《渡荆门送别》、《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峨眉山月歌》、《登金陵凤凰台》,先结合生平经历、轶事典故等相关资料,了解和认识李白这位人物形象,为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做好准备;然后重点解析这些诗歌的具体含义以及主旨,这些诗歌的共同特征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便要提炼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因此这些词语是意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将意象联系在一起,借助画面、声音等媒介想象画面的氛围感,一来刺激着学生的适视听感官,使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画面当中,再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整体意境[6]。以《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为例,其中平野、荒流、海楼、万里等词汇带给人孤独、寂寥的感觉,而云月、结镜等奇异的景象又充分说明作者视野比较开阔,搭配上“飞”、“生”等形容词更加充分展示出景色的宏伟和壮观,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美好的、别致的风光的赞叹,联系作者的出生地就更能体会到作者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古诗词赏析,在了解更多作者写作风格的基础上,逐渐熟练掌握古诗词赏析的要领,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得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形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通过群文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突出结构化阅读的特征,成为全面发展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读懂、会读。广大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课型,突出群文阅读的育人功能,在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引领他们有阶段性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和语文学科的魅力。

猜你喜欢

群文文章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群文活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