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把问题干部“带病离岗”关

2023-10-16丁圣权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7期
关键词:环节岗位案例

○ 丁圣权

在近年来查处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中,有一部分问题干部是离开事发岗位多年仍被追责惩处的。事实上,问题干部辞职后再被追责的案例并不少见。一个个案例说明,这些干部并不会因为离岗、辞职就能逃脱党纪国法的制裁,因为反腐惩恶不存在“既往不咎”。需要关注的是,这些“带病”的干部,当初是怎么离岗的?该如何防止问题干部“说走就走”?

这些“带病离岗”人员中,有的是“带病”换一个新岗位,甚至“带病提拔”“边腐边升”,后终因“病情加重”而东窗事发;有的是“捞一笔就走”,想“金盆洗手”“金蝉脱壳”,但罪恶之手一旦伸出便覆水难收,最终仍就落个锒铛入狱的结局。

之所以能“说走就走”“想走就走”,这固然和这些“带病”干部“两面人”“两面派”,隐藏得久、伪装得深、一时难以发现有关,但也和对干部离岗环节把关不严有关。有的单位图方便省事,没有落实先审后离的规定,就“放走了”问题干部;有的发现某些官员“带病”端倪,但心存“人之将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仍一放了之;有的发现官员已出现“不良反应”,但仍会出于“送瘟神”心理打发了事,认为只要打发走了,就少了一桩事,以后怎么样,也与本单位无关。

把好问题干部“带病离岗”关,需要做到“审、卡、追”。离前要“审”。要进行全面体检、全身扫描,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要深查一层、深挖一尺,弄清楚问题大小,彻底整改完毕再走。离中要“卡”。对已经发现“病灶”的,剜除腐肉能够“自愈”的,康复后再放行“出院”;不能“自愈”的,要关门就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疑点没有排除、问题没有查清的,不得办理离岗手续。离后要“追”。对“做了亏心事”、漏网离岗的,不能任其“一走了之”“一笔勾销”,要“离岗不离追”,终身追责,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换过多少单位、跑到什么地方,都要缉拿归案,依规依纪依法处理。

把好问题干部“带病离岗”关,关键是要揪出“带病在岗”的干部。要健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巡视审计、安全监察等部门日常联系通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识别干部,及时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与群众口碑,对日常掌握的负面信息进行深入跟进了解,决不轻易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只有平时对干部保持密切观察、分析把握,才能在干部离岗时进行准确综合研判,做到卡得有据、放行放心。

要努力通过综合治理,打出“组合拳”,把好“带病”干部“出口关”。强化离岗流程,做到严丝合缝、首尾相连、环环相扣,不留“空白地带”,消除“侥幸心理”,拒绝“下不为例”,让整个离岗环节更严更紧更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最大限度杜绝问题干部“带病离岗”。

猜你喜欢

环节岗位案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