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江县春西瓜-夏糯稻-秋大蒜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2023-10-16黄洁薇

南方农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环江糯稻蒜头

黄洁薇

(环江县农业科教站,广西环江 547199)

环江县地处广西西北地区,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年均气温为19.2 ℃,年均降水量1 698 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82.6%,年均日照时数1 396 h,无霜期309 d,自然光、温、水等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生长。随着强农、惠农、优农政策的落实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环江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优化瓜、稻、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多熟、高效农业,全县农民收入创近年来新高,实现了快速脱贫致富的目标,调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1 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西瓜-糯稻-大蒜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光、温、水等气候条件进行轮作复种,不仅实现了山区农田一年三熟三增(增产、提质、增效)的目标,保障了当地农产品市场供应,而且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闲余劳力的就业问题,为强农保粮、优果多菜奠定基础。据环江县农技推广部门2021年在川山镇白丹村、洛阳镇普乐村、水源镇三美村等示范调查,春西瓜每667 m2产量为2 580~2 760 kg,按鲜瓜市价2.5 元·kg-1计,产值达6 450~6 900元;夏糯稻每667 m2产干谷350~380 kg,按糯谷市价12.0 元·kg-1计,产值达4 200~4 560 元;秋蒜薹每667 m2产量为320~350 kg,按市价5.0 元·kg-1计,产值达1 600~1 750 元;秋大蒜每667 m2产蒜头650~720 kg,按蒜头市价6.0元·kg-1计,产值达3 900~4 320 元。每667 m2土地一年三季累计产值达16 150~17 530元,扣除三季作物种子、肥料、农药、地膜等投资3 280 元,年净收入在12 870 元以上,示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 516 元。该模式不仅破解了农民单一种粮低收难题,还优化了农产品结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多熟增收的目标。

2 三茬作物播期安排

合理安排播种期是实现三季作物增收的重要前提。为使土地与光、温、水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耕地复种效率,春西瓜于2 月1—5 日采用温棚育苗,3 月5—10 日地膜移植大田,苗龄35 d 左右,至5月15—25 日成熟收瓜,全生育期105~115 d;夏糯稻于5 月1—5 日播种,6 月3—10 日抛插,秧龄32~35 d,至9 月15—20 日收割中稻,全生育期135~140 d;秋大蒜于9 月28 日至10 月5 日插播蒜头,至次年1 月中旬前采收,全生育期105~110 d,蒜薹和蒜头分别抢在春节前后上市销售。

3 农田地力与耕作环境要求

由于西瓜、糯稻、大蒜三季作物对土、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在种植中应选择土层厚度80 cm 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3.0%~5.0%、全氮0.15%~0.30%、速效磷30~60 mg·kg-1、速效钾120~150 mg·kg-1、pH 值6.5~8.0、栽培期间每天日照时数达10 h 以上、能灌能排、保水保肥、交通便利的田块种植,以确保三季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效益。每茬作物在播种前7~10 d 深耕晒垡,以促进土壤熟化,改善水、肥、气、热状况,减少病虫、杂草传播及稻田还原性物质(如H2S、Fe2+、有机酸等)为害。此外,西瓜田应避免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以增加果实糖分积累,提高鲜瓜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4 春西瓜优质栽培要点

4.1 深耕整地,选用良种

瓜田在播种前深耕细耙2 次,使耕层厚度达35~40 cm,促进土壤疏松透气,以提高春季土温。西瓜应选用优质丰产、熟期适中、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无籽瓜种,如桂冠一号、桂系5 号、桂西瓜1 号、广西3 号、广西5 号等,上述品种生长势强,无籽性状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8%~12.6%,采用地膜覆栽每667 m2鲜瓜产量达2 500 kg 以上,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4.2 温棚培育壮苗

根据西瓜种子发芽、茎蔓生长、开花结果对气温的需求特点,为抢上春播季节,应采用温棚提早育苗。在播种前晒种2~3 h,然后在30 ℃温水中浸泡4~5 h,再用0.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 min,以清水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8 ℃温室中催芽,出芽后即可播种[1]。为便于瓜田定植移栽,在播种时可选用40~50个孔的塑盘育苗,营养土按沃土70%、草木灰10%、腐熟有机肥17%、钙镁磷肥2%、硫酸钾复合肥l%混匀堆沤消毒8~10 d 待用,播后用细土覆盖1 cm 并淋透水,要求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在播后至出苗前,白天保温28~30 ℃,夜间不低于22 ℃;出苗后白天保持在22~25 ℃,夜间18~20 ℃。在育苗期间塑盘土壤水分保持湿润状态,以利瓜苗健壮生长。

4.3 施足基肥,适龄移栽

合理施肥是西瓜优质高产的基础。施肥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肥比例以2∶1∶3.5为宜。一般高产瓜田每667 m2施入腐熟鸡粪2 500~3 000 kg、菜籽麸200~3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下同]80~100 kg、硅钙镁肥120~150 kg、硼砂1.5~2.0 kg 等作全层基肥,施肥后以机械犁耙耕层,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然后按行距1.5 m、株距50~60 cm、沟宽30 cm、沟深28 cm 划厢起垄覆膜移栽。定植宜在3 叶1 心期进行,此时瓜苗根群吸收能力强,移栽后易成活,每667 m2种瓜苗620~750株。若定植过早,则不便于栽植;若定植过晚,又不利于瓜苗营养生长。

4.4 强化瓜田管理

4.4.1 浇水追肥

春季栽种西瓜,由于定植时气温较低,降水偏少,瓜田应注意浇水防旱保苗。浇水宜在早晚进行,不宜用大水漫灌。入夏后自然降水增多,田间湿度大,应注意排涝防渍,保证瓜根不积水。为满足瓜苗养分需要,在定植后5~7叶期,每667 m2追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12 kg。至西瓜膨大初期,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3~15 kg 兑水浇施,以促进果实膨大,增加西瓜甜度。

4.4.2 整枝摘心

在瓜苗长至4~5片真叶时摘心,使养分向侧枝转移,促进枝蔓生长,增加绿叶覆盖。在子蔓坐瓜后,应及时对结果枝摘心,使营养物质流向果实,促进瓜果膨大,防止化瓜。整枝以茎叶充分采光和均匀分布为原则,防止田间空闲或交叉郁闭,以提高瓜叶光合效能。

4.4.3 辅助授粉

西瓜属雌雄同株、异花授扮作物,主要以昆虫作媒传粉。由于环江县春季气温偏低、昆虫活动较少,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应在上午8:00—10:00为宜。在雌花开放后,当气温升至20 ℃前,选当天新开花朵大、花药发达、花粉多的雄花取下,剥去花瓣,将雄蕊往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涂抹,授粉后挂牌标明日期,以确定采收时期。在授粉后7 d,幼瓜长至鸡蛋大时选瓜留瓜,除去多余的花瓜。每株只留1~2个瓜,以利瓜藤营养集中供应。

4.4.4 瓜田病虫害防治

根据环江县近年来田间病虫害调查结果,春西瓜主要有白粉病和枯萎病为害,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发生,在病虫发生初期应及早防治。西瓜白粉病每667 m2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120 g 兑水60 kg喷雾防治;枯萎病的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 g 兑水50 kg 喷雾病株。在蚜虫发生初期,每667 m2瓜田悬挂30~35 张黄板进行诱杀[2],同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 g 兑水50 kg 喷雾瓜叶正反两面;对白粉虱的防治,当虫害发生株率达5%时,每667 m2用10%扑虱灵乳油50 mL 兑水60 kg喷雾防治,每隔7~8 d 喷施1 次,连防2~3 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5 适期采收

应根据栽培品种的成熟特性和上市销售情况确定西瓜采收时间,分批采收。当瓜皮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和甜度时,果皮光滑发亮,瓜柄附近茸毛脱落,果实附近几节卷须枯萎时趁晴采收。摘瓜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烈日高温时采收,并保留瓜柄和一段瓜蔓,既防止病菌侵入,又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在采瓜前7 d 应停止田间灌水,以保持西瓜甜度。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瓜皮受伤,收瓜后应及时分级包装上市售卖。

5 夏糯稻绿色种植要点

5.1 适期播种,培育旱壮秧

糯稻于5 月上旬播种,每667 m2大田播“环江长芒糯谷”3.5~4.0 kg。为培育多蘖矮壮苗,秧田应选择土壤肥力中上、光照充足、靠近本田的旱地或菜园地育秧。每667 m2大田准备秧床60~70 m2和55~60张434 孔抛秧盘,秧畦高度15~20 cm,土粒大小在0.8 cm 以下,床土均匀施入腐熟细碎有机肥5~6 kg、45%硫酸钾复合肥2.5~3.0 kg、“葵花牌”壮秧剂1.5 kg作底肥,同时准备100~120 kg 过筛细土盖种,然后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 g 兑水30 kg 喷湿床土消毒,以防秧苗病害。播种前晒种2~3 h,然后用温水浸种15 h,再用90%强氯精粉剂20 g兑水7~8 kg浸种消毒6 h,最后用清水洗净捞出催芽至露白播种,秧畦水分保持湿润状态。在1 叶1 心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 g兑水10 kg喷施秧田1次,以促进秧苗低位分蘖,同时施尿素0.5 kg 作断乳肥,以利培育健壮秧。

5.2 浅水抛栽大田,插足基本苗数

由于环江糯稻株型较高,抛栽时田间应保持1~2 cm 浅水层,以利抛后扎根立苗。由于糯稻分蘖率较低,秧龄应控制在35 d 左右,于6 月中旬抛栽,每667 m2大田抛栽1.8 万~2.2 万丛基本苗。采用手插秧的田块按株行距16 cm×22 cm插2粒谷苗,确保大田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以主穗、大穗夺高产[3]。

5.3 配方施肥,合理灌溉

稻田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牛栏粪1 800~2 000 kg、尿素8~10 kg、钙镁磷肥35~40 kg、52%硫酸钾10~12 kg、硅钙肥120~150 kg、硫酸锌1.0~1.5 kg。分蘖肥在移栽后6~8 d 施用,每667 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17~18 kg。穗粒肥在抽穗前12~15 d,每667 m2施尿素5~6 kg,抽穗后10~12 d,每667 m2施尿素3~4 kg 作粒肥,同时用磷酸二氢钾0.3 kg 兑水50 kg 喷雾稻叶,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为增强稻株抗病虫、抗倒伏能力,稻田灌溉应以浅水返青分蘖、够苗露晒田、寸水孕穗抽穗、湿润灌浆的原则,在收获前10 d 断水晾田,以利稻田收割和后作翻耕整地。

5.4 综合防治稻田病虫害

在环江县夏播糯稻田间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和稻飞虱、卷叶螟等为害,应以预防为主、绿色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统防统治。首先采用稻-灯-鸭、稻-灯-鱼、悬挂黄板等措施净化田间害虫,其次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确保糯稻绿色安全[4]。稻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稻穗,在发病初期,每667 m2用40%稻瘟净乳油120 mL 兑水60 kg 喷雾稻株,每隔7 d 喷施1 次,连防2~3 次。稻曲病多在抽穗破口期至灌浆期发生,在糯稻抽穗前5 d,每667 m2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 mL 兑水60 kg 喷雾预防。稻飞虱主要为害糯稻基部,严重时会出现穿顶、绝收,在若虫孵化初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稻株下部防治。稻纵卷叶螟主要在7 月上旬至8 月中旬发生,在螟蚁1~2龄期,每667 m2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 mL 兑水60 kg 喷雾防治,选晴天下午施药效果较好。

5.5 适时收割

由于环江香糯的主穗与分蘖穗的熟期相差2~3 d,当稻穗黄熟率达95%时应趁晴收获。采用机械收割的田块,在收稻前7 d 排干田水,以利农机下田收割。收获后及时将湿谷分摊晾晒,以确保稻米原有品质。

6 秋作大蒜防寒栽培要点

6.1 及时犁耙,湿墒播种

菜田应深耕30~35 cm,后细耙2 次,使土壤疏松、细碎、无杂草。按厢宽1.5 m、沟宽30 cm、沟深28 cm 开沟起畦,于10 月上旬播种,采用单行单株方式,按行距33~35 cm、株距8~9 cm 播种,插植深度3~4 cm,每667 m2播种量为120~130 kg,菜田种植密度在2.1 万~2.5 万株/667 m2。播种后撒施一层草木灰,然后覆盖薄稻草和细土1~2 cm 保湿,防止秋冬出现干旱天气而影响出苗。

6.2 合理施肥,防旱保苗

大蒜属浅根性喜湿、耐肥的蔬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的需求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对三要素吸收比例为1∶0.24∶0.91。为夺取大蒜高产,施肥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以满足蒜苗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基肥在整地碎土时每667 m2施腐熟鸡粪2 300~2 500 kg、菜籽饼150~200 kg、尿素8~10 kg、过磷酸钙15~20 kg、52%硫酸钾8~10 kg、硫酸锌1.5~2.0 kg、硼砂1.2~1.5 kg 作全层基肥。追肥分2 次施用,其中抽薹肥在蒜苗露缨前5 d 施用,每667 m2施45%硫酸钾复合肥25~30 kg,结合人粪尿1 200~1 500 kg淋施;催头肥在抽薹后20~22 d施用,每667 m2施48%硫酸钾复合肥[m(N)∶m(P2O5)∶m(K2O)=16∶16∶16]18~20 kg,同时用磷酸二氢钾0.6 kg 兑水50 kg 喷施蒜苗。此外,由于环江县秋冬季节降水偏少,常出现冬旱天气,应注意保持菜田湿润,每隔8~10 d浇水1次,以确保大蒜结球生长[5]。

6.3 早防蒜田病虫害

环江县秋冬大蒜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大蒜疫病,虫害以蚜虫、蓟马等为主,应及时采用对口药剂防治。叶枯病主要为害蒜叶,在发病初期叶尖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灰白色,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全部枯死,造成全株不抽薹,严重影响蒜头产量及外观品质。在发病初期,每667 m2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 g 兑水60 kg 喷施蒜苗,每隔7~10 d 喷雾1 次,连喷2~3 次。大蒜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后出现水浸状浅黄色不规则病斑,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腐烂,隐约可见白色霉状物。该病田间湿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对产量影响极大。对大蒜疫病的防治,应重视蒜田健株追肥,避免蒜苗徒长,同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对上茬染病秸秆要彻底清除田外烧毁。在病株发生初期,每667 m2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 g 兑水60 kg 喷雾防治。大蒜蚜虫主要刺吸汁液,使蒜叶卷缩变形,严重时叶片会枯死。在发生点片阶段,每667 m2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 g兑水50 kg喷雾蒜苗,同时要注意清除蒜田杂草,减少蚜虫依附体。蒜田蓟马以锉吸式口器锉破蒜株表皮组织吮吸汁液,多在叶脉间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色,长出条白斑,严重时蒜叶扭曲下垂枯黄,光合作用受阻[6],大蒜嫩叶停止生长。在菜田发生初期,每667 m2可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2~15 mL 兑水50 kg 喷雾蒜苗防治,以降低虫口密度,控制田间虫害发生。

6.4 趁晴收获

秋冬大蒜的收获分采收蒜薹和蒜头两次进行。由于季节性较强,采收期集中,应做到适期收获,以提高蒜薹、蒜头的产量和品质。收薹宜在晴天下午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当蒜薹高出叶鞘口10~12 cm、上部尚未弯曲时采收,此时产量高、食用性好。蒜头收获在蒜叶90%退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基部3~4层叶鞘紧包蒜头、蒜瓣已充实饱满变硬时收获。采收前5~7 d 应停止浇水,收获时将茎盘上的根须剪掉,放在通风处晾晒4~5 d,干燥后上市销售。

在南方山区实行西瓜-糯稻-大蒜三季轮作栽培,不仅实现了稻田多熟增收,而且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耕地秋冬撂荒、农田效益低等问题,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环江糯稻蒜头
蒜头果的逆袭
春色环江
适宜环境下环江香猪本交配种优劣势及操作路径
千峰林立
奇特的环江铁胆石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不同施N量对杂交糯稻嘉糯1优6号产量的影响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