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内河船舶远程检验应用与探索

2023-10-13李健王金彪支小强

中国水运 2023年9期
关键词:船级社船员公共卫生

李健,王金彪,支小强

(1.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2;2.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浙江 杭州 310005)

1 前言

随着5G 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普及,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社区等场景逐步得以实现,为船舶远程检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思考。早在2017 年,国际船级社协会中各主要船级社陆续推出远程检验指南,进行了相关测试,并在某些检验中尝试推广远程检验模式。2019 年底,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然爆发,对船舶检验人员登船检验造成了严重影响,基于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考虑以及船舶检验的需求,船舶远程检验将可以有效解决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不能登船检验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船舶远程检验将成为一种高效、方便、安全、可靠的检验模式。

国内外船舶检验机构实施远程检验的模式后,其优越性得到了业界普遍赞许,同时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确保远程检验信号传输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标准如何,如何保证检验的网络数据安全,如何保证检验质量与登船检验相同,航运界对远程检验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如何存储检验过程的数据信息等等。因此,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前期远程检验积累的经验上,从确保船舶适航、安全与防污染的角度,积极推动船舶远程检验的可持续发展,并制定相关要求和标准。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阶段,远程检验更符合船东和船舶检验机构的强烈需求。如何将当前远程检验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国内的船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深入推进船舶检验领域“放管服”改革、创新船舶检验方式、强化船舶检验数字赋能、推动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优化政务服务的具体体现,将极大地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2 船舶远程检验的应用现状

2.1 国内外各大船级社远程检验的应用现状

船舶远程检验在国内外各大船级社中受到较高的重视,发展比较迅速,应用得比较早,如图1 所示。

图1 船舶远程检验发展时间线

(1)挪威船级社最早于2017 年开始进行船舶远程检验技术测试,并于2018 年6 月正式推出远程检验项目,2019 年初宣布所有入级在DNV 船级社的船舶可利用 Veracity 数据平台在某些检验项目中进行远程检验,专门的远程验船师团队可以根据申请方提供的图片、文件、视频等,通过在线连接或视频直播连接的方式进行船舶检验。

(2)美国船级社于2019 年7 月推出船舶远程检验服务,通过对传输数字文件(包括文档、报告、照片、记录现场视频和音频)的验证,远程检验涉及到轮机循环检验、尾轴检验3 个月延期、轻微损伤检验、船级有关的遗留问题要求和法定有关的遗留缺陷整改等。

(3)日本船级社于2019 年推出了“远程检验指导方针”,主要适用于船舶临时检验时进行远程检验,并列举了其所满足的条件。

(4)韩国船级社于2019 年8 月推出船舶的远程检验服务,但仅限于船级检验,其远程检验是通过验船师与船舶进行在线双向通信,共享船舶的数字图像、照片和视频内容的方式进行。

(5)中国船级社最早于2019 年11 月发布了《船舶远程检验指南》[1],明确了远程检验的适用范围、实施要求和检验要求。针对不同的检验项目,分别编制了明确且详细的检验指南,船员和船东依据本指南可以清晰且快速地掌握开展远程检验的要求和详细步骤,避免将远程检验项目全部列入“一事一议”而出现的繁琐问题。并提出了基于船岸协同的场景式船舶远程检验等系列解决方案,于2021 年底推出了“场景式船舶远程检验平台”。

2.2 内河船舶远程检验的应用现状

我国内河船舶的远程检验是在2020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之后被提上日程,2021 年1 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船舶检验工作的通知》[2],为验船师依法开展船舶远程检验提供了检验依据。通知要求各船舶检验机构积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态化防控对船舶检验的影响,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船舶检验工作可以正常开展,要求验船师可采用远程检验的方式,在不满足登船检验条件时进行远程检验。此举不仅可以解决船舶不能正常检验的问题,也提高了船舶检验效率,降低了财政开支,更不影响船东和企业的正常营运,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业界一致好评。

国内部分船舶检验机构已采取不同方式开展船舶远程检验的探索,目前远程检验主要是针对临时检验和年度检验。例如,杭州有4000 多艘船舶,长期在外地的有1000 多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杭州船检采用微信视频、上传照片、文档和视频等方式为船东开展了大量的远程检验,解决了船东的燃眉之急和验船师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检验效率。据悉,杭州2021 年船舶远程检验量已达到336 艘,且近3 年均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采用远程检验代替现场检验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具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3 内河船舶远程检验存在的优势及困难

3.1 远程检验存在的优势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检验摆脱了空间的约束,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1)可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当船舶满足条件时,可随时随地进行远程检验,不受天气、交通工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影响,减少了登船检验对船舶正常营运的干扰。

(2)远程检验减少了出差的时间和费用,可减少财政支出并提高检验效率。

(3)远程检验免除登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背景下,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和船员的直接接触,优化验船师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船舶检验的安全系数。

(4)远程检验采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模式进行,实现了电子证据全过程留痕,可随时调阅船舶检验过程和船舶当时的状态,提高了船舶检验工作的规范性。

(5)为了约束船东,提高船舶检验效率和诚信,船东自我检验要求更加严格,可以使船舶常态化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状态。

(6)检验过程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存储,促进检验档案电子化发展。

3.2 远程检验存在的困难

在当前船舶远程检验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远程检验取得的成效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存在如下问题及困难。

(1)目前船舶远程检验的方式主要通过连接在线视频实现的,要求较高的网络信号质量和传输速率,船舶如位于通讯条件不好的偏远地区的水域,存在网络质量差、信号不稳定、甚至连接中断的情况。

(2)内河船舶船员的教育程度、年龄、智能设备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首次接触远程检验的船员对检验流程不熟悉。如果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和学习,没有依照检验项目表进行自检,存在比传统登船检验占用更多时间的情况。

(3)远程检验中需要进行视频连接,为了取用不同的视角检验不同的地方,要求船员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动态操作,不能有效固定移动终端,存在画面不清楚和晃动的情形。

(4)如果需要对部分设备进行效用实验或进入机舱等嘈杂环境中时,噪音比较大,存在验船师与船员沟通不畅的情况。

(5)远程检验存在检验的盲区,验船师的检验视角由船员进行操控,不能自由地观察全船的各个区域,存在船员选择性展示或故意隐瞒缺陷和故障的情况。

(6)当前内河船舶远程检验大多使用的是验船师的个人微信、QQ等通讯软件,缺少单独的远程检验系统,存在检验过程无法存储的情况。

(7)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检验的网络安全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远程检验量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新的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可能会出现连通和融合的情况,远程检验的数据是否被篡改,可信度有多高,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也存在安全隐患。

(8)当前船舶远程检验仍处于起步阶段,实施的时间比较短,远程检验的适用范围和细则在有关的法律、规范和规程中仍不完善,验船师在实施远程检验中没有参考标准,存在执业风险。

4 内河船舶远程检验推广的建议与探索

船舶远程检验不是简单的替代检验,而是一种服务理念的转换。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办公智能化、远程化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远程检验能较好地解决船舶检验工作中检验不及时、检验效率低、检验成本过高等问题。当前,远程检验是初始发展阶段,仍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推动远程检验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此,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建议部海事局尽快完善相应的规范、规程,明确远程检验的实施范围和检验细则,以及验船师的职责,让检验流程更加规范、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

(2)为保证远程检验的信号稳定,应基于5G 互联网技术开发一套高效、稳定、流畅的船舶远程检验模块,船舶检验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视频、音频采集设备等辅助设备,便于验船师对检验过程进行存储和记录;船舶端如处于信号较差的区域,可用网卡等组建局域网,佩戴降噪耳机、三脚架等,建立稳定的信号,确保验船师与船员沟通顺畅。

(3)关于远程检验的适用范围,根据《河船法定营运检验技术规程》[3]中不同检验类型的要求,建议船舶临时检验,船龄12 年以内且近一年中未发生重大事故的干散货船的年度检验可以申请远程检验。

(4)制作远程检验的宣教视频,让船员提前了解远程检验的流程、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提前发送船舶检验项目表,要求船员在远程检验前进行严格自查,自行消除大部分的缺陷和故障,有利于提高检验效率。

(5)信息传输过程中采取加密的方式传输,文件下载时加强密码验证,提高远程检验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设置与远程检验数据的隔离系统,通过秘钥验证等方式,持续加强远程检验网络管理的安全性。

(6)建立船舶远程检验诚信管理制度,要求申请人填写《远程检验承诺书》,将远程检验与航运公司和船东的信用分数管理结合起来,要求以船舶的真实情况接受远程检验,严禁弄虚作假。依据海事管理机构的通报和登船检验的实际情况,核查船舶是否存在隐瞒事故和缺陷的情况,对隐瞒者应采取撤销船检证书、取消远程检验等措施。

(7)对于部分简单的临时检验项目,在验船师列出检验项目表和要求后,船员可以自主上传照片、文档、视频等资料,等验船师有时间时再审核确认,实现了非实时远程检验的设想。

(8)对于部分不易检验的项目和关键结构的检验,如船舶舱体检验、钢板厚度测量、货油舱和货舱中的某些关键结构,引入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检验将是一种新型的检验模式[4],有助于提高检验安全系数、降低检验成本。

5 结语

在深化船舶检验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发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随着5G 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的深入应用,船舶检验工作已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时代。将传统的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的船舶检验模式与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依托5G 通讯技术、远程监控科技和大数据存储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结合智能通讯设备、虚拟技术、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船舶远程检验已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相对于传统的工作模式,新技术的运用势必会遇到问题和困难,相信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的投入,未来内河船舶远程检验将会逐步替代登船检验,成为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

猜你喜欢

船级社船员公共卫生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河钢舞钢9Ni钢通过俄罗斯船级社认证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挪威船级社与德国劳氏船级社正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