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晋商大院的影壁雕塑比较分析

2023-10-13郭晓桔

安徽建筑 2023年10期
关键词:影壁晋中晋商

郭晓桔

(1.蒙古国研究大学,蒙古 乌兰巴托 11000;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晋中晋商世代生活于晋中,其大院影壁雕塑呈现出明显的晋中晋商特色风格,既体现了晋商丰富的创造力,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众多学者对其雕塑进行研究,如郭婷[1]的《山西晋商大院砖雕的纹样艺术研究》、高兰兰[2]的《山西晋中传统砖雕艺术研究》、郑崴[3]的《乔家大院建筑装饰雕刻纹样特征分析及提炼》、赵文京等[4]的《探究常家庄园照壁与影壁的文化特色》、魏艳萍等[5]的《山西王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群建筑装饰艺术探究》、郎俊芳[6]的《晋商、徽商典型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及装饰艺术比较探析》。但以上研究只针对晋中晋商的雕塑装饰艺术进行描述,或是某一家晋商的雕塑装饰及文化内涵进行描述,或是与徽商大院雕塑进行对比,缺乏对晋中各区域大院影壁雕塑进行差异性的比较研究,目前晋中各地的大院雕塑之间特色区分不明的问题没有得到关注。

本文对比分析晋中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各方面特征,从纹样、造型等元素及环境、文化背景进行考证,总结其各区域的影壁雕塑特征以解决晋中晋商影壁雕塑特征混淆的问题,借以洞见晋中晋商深厚的人文风采。

1 晋中晋商及大院影壁雕塑溯源

王帅[7]曾在《晋商兴衰的政治学分析——以政商关系为视角》中提出关于晋商的来源,晋商崛起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晋商通过经商积累下大量财物,后又因入仕为官,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便大兴修葺宅院,后继因家族壮大,拓修宅院,终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晋商大院的基本规模,其雕刻艺术也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晋商文化的影响下,晋中晋商大院雕塑在保留了传统大院常见的动植物、人物、书法文字、器物形等题材纹样的基础上,影壁雕塑的设计又以各地晋商家族角度宣扬礼教伦理,寄寓美好理想、避邪消灾等,以教育、欣赏美化、祈福等功能为主导,与其他地区间的民系雕塑形成差异。

2 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区别特征

2.1 榆次东阳地区的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坐落于榆次的车辋村,是清代晋商常姓兄弟家族中的“北常”庄园,其影壁受庄园建筑影响,有着气势宏大的庄园风格以及宅园一体的建筑风貌,体现了以“礼”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和等级规制,具有文人风度品位和书香气息。庄园的整体设计兼具儒家礼制与道家浪漫文化,其影壁雕塑具有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鲜明特色。影壁总体上有中国传统元素纹样环绕装饰,壁心的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远美好,寄予着主人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壁心两端的对联更是警醒后世子孙应当立身正命、谨慎行事,告诫后世树德、立品、做人、涉世的道理。

2.2 祁县地区的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坐落于祁县的乔家堡村,现一般是指清代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其影壁雕刻艺术受民居宅院建筑影响,整体设计精巧,规范而又富于变化;种类十分丰富;题材丰富多彩,寓意美好,做工精湛;工艺精细,应用了传统建筑中淌白、撕缝的砖墙垒砌方法,其影壁具有坚固且美观的特点。

大院内共有十几处影壁,其装饰美观而富丽。通过对文献及博物馆的图片资料、大院实景进行研究和观察,笔者发现乔家的大院影壁雕塑以传统影壁造型及传统题材纹样为主,充分展现了其主人崇尚道德修养和追求幸福人生的家庭理念,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志向的培养和形成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导的现实意义。

2.3 灵石县地区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镇,王氏家族是在商、宦两界并重的豪门家族。受民居宅院建筑影响,其影壁雕塑与政治、经济并进的商、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选址遵循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严格按照当时封建等级的要求构建、功能设计体现封建礼教秩序、融合南北豪宅建筑风格、“三雕”装饰艺术精湛。

大院的影壁极多,尤其是高家崖、红门堡建筑群的影壁,其鲤鱼跳龙门石雕影壁和红门堡南堡门的八字影壁最具代表性,体现出宅主人的文人品位以及对升迁的期盼,反映出宅主人向往美好生活、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期望家族长足发展的美好意愿。

3 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共同特征

晋商与晋商民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晋商大院影壁雕塑整体以祈福、祝寿、追求功名利禄、镇宅辟邪等内容为主。通过对比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发现,从平面布局及结构来看,由于受本土文化影响,基本形式固定不变,以至于各地的晋商大院影壁内容、题材、表现手法有着极相似的特点。受到材料的限制,尤其在雕塑的主色调及配饰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表1)。

表1 晋商传统影壁雕塑

4 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比较分析

4.1 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差异特征

晋商大院的影壁雕塑是晋中地区晋商人民的现实生活写照。在晋中各地不同文化和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各晋商影壁雕塑在保留晋商影壁雕塑艺术精湛、寓意深刻、装饰性强等美学特质的同时,还反映出各晋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家族企业的归属,并对内外展现各家族不同的家族精神。通过对比分析晋中各地大院影壁雕塑(表2),从常家庄园到王家大院,按北到南的地理位置找差异。首先,在风格特征的变量上,表现出逐渐从灵动开放到等级明显、从豪放到精细的不同;其次,按照经商发展情况,在题材表现上,呈现出从传统保守到开放多样的心态,而在颜色的喜爱上,表现出从忠于原材料的深沉素朴到匠心设计灵动富丽的差异。

表2 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差异特征

4.2 晋中各地大院影壁雕塑的差异成因

明清时的商业规模宏大、行商范围广,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晋商文化分布广、差异大、多元化的特点,晋商文化与晋商大院相生相辅,这也体现在影壁雕塑上。

首先,源于晋中各地晋商发展的规模影响。《碑刻所见明淸商人传记研宄》《晋商文化影响下的晋商大院空间布局特点研究》等[8]关于晋中各地区域晋商的研究表明,明清的晋商变迁不仅为山西晋商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文化基础,而且对明清时期晋商大院的雕塑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从研究材料来看,晋中各地的晋商大院的规模和建筑风格存在差异,整体而言是受从业情况、从业范围、家族教育的影响,这导致晋中晋商大院雕塑在题材内容、造型表现等方面有不一样的需求。

其次,受商儒关系、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因晋商家族中人员从政及家族主要地位的差异不断变化,以致各地晋商匠人在设计其影壁雕塑时,对内容的选择产生了差异,寄寓了主人期盼家族和睦幸福、追求功名利禄、期望长久安居乐业的美好意愿。

此外,大院影壁雕塑的建造还受限于家族经济状况和当地匠人的劳动水平。北部的常家庄园经济繁荣、对外贸易频繁,促使晋商大院的影壁雕塑更加规模宏大、雄浑方正、题材丰富。中部的乔家晋商以经商为生,扎根当地的经商生活让乔家大院的雕塑更为精细。南部的王家晋商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声名渐高,官宦门第的威信和宗法礼制的规制使王家大院的影壁雕塑装饰上更倾向于庄严肃穆或期盼功名利禄,是身份的象征。

5 结语

晋中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差异反映出以不同晋商家族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审美意象。晋商对大院雕塑、配饰及色彩的细节进行改变,来应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比晋中各地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等,可看出晋中晋商影壁雕塑基本形式具有一定的不变性,但又由于族群构建、地理社会环境、文化交融等影响,其雕塑特色的变量较为多元化。因此,研究晋中各地的晋商大院影壁雕塑,通过不同的雕塑特色细节,可解决晋中各地之间的晋商大院影壁雕塑特色混淆的问题,以便更全面、精确地发展晋中各地大院雕塑文化。

猜你喜欢

影壁晋中晋商
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别扭的影壁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老北京建筑里的影壁
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