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常赛”体育课堂的有效性策略

2023-10-13陶德财

教师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常赛比赛技能

陶德财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赛”是指比较好坏、强弱。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赛”是指以单一的身体练习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单一身体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常赛”则是指经常性的体育比赛,是要求组织全员参与的比赛,从班级内部的竞赛到班级联赛、校际联赛,到全国联赛,再到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开展的目的是真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赛中练、赛中学,体现主体技术迁移,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学生会用、会比赛。

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新模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强调从课堂到应用需要一体化施教,要让学生会运动、懂运动和爱运动。积极开展校赛和上级比赛,通过层层比赛为学生提供“常赛”平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帮助他们积累更重要的竞赛经验。

体育教学比赛不仅是学生喜爱的学练形式,还关系到学校体育的愿景实现。教师在组织“常赛”体育课堂比赛时,应结合教材选择比赛内容,基于学情设置适宜的比赛难度,根据比赛情况调控对抗强度,着眼实战提升比赛的正式程度,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比赛的效能。实际上,真正会比赛、常比赛和懂比赛的学生并不多。赛什么?怎么赛?赛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比赛的诸多问题也越发明显,主要表现为:“赛”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赛”的内容选择不当;“赛”的难度设置得不合理;“赛”的连贯性不强。那么,如何提高“常赛”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开展“常赛”体育课堂的目的和意义

(一)树立“常赛”体育课堂的意识

大部分人认为,“常赛”只针对运动能力突出的个体,与大多数人毫无关联。体育课堂上的“赛”也只是少数运动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的事。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我们提倡的是人人都能参与比赛的“常赛”机制,它不仅保证课课有比赛,人人有参赛项目,还有专项联赛,要求学校积极推广普及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校际的体育竞赛,通过“常赛”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高效、优质的体育课堂需将目标具体化、内容结构化、形式多样化,而“赛”能很好地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融合和呈现,通过“赛”能让“三化”更好落地。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科课程改革的核心,也可以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不改,教育不变。回归体育课堂,不难发现,真正推动“常赛”实践的是体育教师。所以说,没有体育教师的参与,一切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都无从谈起,包括“常赛”体育课堂的实践。要让体育教师真正地落实“常赛”体育课堂教学,首先就要让他们从思想上有所转变、从认识上有所提高,树立“常赛”体育课堂的意识,真正明白开展“常赛”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常赛”体育课堂承载着特殊的育人价值,在培养学生形成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和责任担当以及团结协作的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上发生改变,才会欣然改变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体育课堂“常赛”的新样态。

(二)理解“常赛”体育课堂内涵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常赛”,表面上看是教学组织方式的一种变化,其实不然,它还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常赛”,能够强化和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也不难发现,赛是学练的升华,在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赛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成为学习的新起点,真正体现“学中赛、练中赛、赛中学、赛中练”,学练赛一体化。

“常赛”是构建新教学模式的关键。“常赛”不再是少数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的“专利”,而是成为班级里人人都能参与比赛的机制。体育课堂上的竞赛,则是“教会”的延续和“勤练”的拓展,是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综合展示,是“学会”和“勤练”的实践性体验,也是培育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和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注重“常赛”体育课堂“赛”的设计

(一)丰富“常赛”内容

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课堂需要“赛”的点缀、“赛”的支持,同时运动技能的形成与运用需要通过“赛”来实现和检验。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提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结合对“常赛”的理解,不难发现,“常赛”主要体现在游戏和比赛中。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课堂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前提下,从“常赛”视角组织体育比赛。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比赛呢?显而易见,不是的。“常赛”要求包括“堂堂赛、人人赛”,这就要求比赛内容对应学生所学运动技能,是结合教材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赛,即以单一技术动作为核心的组合技术动作练习,比赛的项目则是对此技术的运用。比如足球“行进间运球”,在学生学完动作后,可以组织1 对1 的行进间运球、传接球、射门,采用计分方式组织比赛。

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上还应该考虑竞赛的“适宜”。适宜指的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在体育课堂“常赛”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适宜”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防止不适宜影响教学过程的动态推进和创造性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宜的竞赛内容,就是指选择与教材相匹配、相关联的内容来组织竞赛。

(二)设置适当的比赛难度

比赛难度的高与低都会对比赛的作用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设计不当,会与预期的想象有天壤之别。难度低了,学生不感兴趣,认为没有挑战;难度高了,学生完成不了,就会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设置“赛”的难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到学生已有的运动技能水平,同时也要考虑设置的难度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敢于拼搏的心理特点,不超出学生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比赛难度和梯度,并根据学生在参加比赛时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

(三)适时调整比赛的对抗强度

对抗强度是比赛竞争性的主要指标。教学比赛突出竞争性和对抗性,更能吸引学生和提高学生学练的兴趣。

如果不能预判比赛活动的对抗强度,那么学生很可能因为强度过低或过高而漫不经心、消极应付,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冲突和无法继续等情况。

因此,教师除了设计易行的参赛办法,制定简明的比赛规则,做好学生的参赛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体质状况合理制定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以小场地比赛为主,并能根据教学比赛的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对抗强度,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优化比赛形式

当前体育课堂,有的学生呈现的状态是学不乐、学不会、学不热。这种状态已然是一种“病态”。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前后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学不乐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需求不顾,学生的参与不足;学不会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欠缺,教师能力弱,区分不了技术、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学不热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内容设计不好。体育本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然而现在有许多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原因在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浓。兴趣从何而来?其实办法有很多。

教师可以转变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注重体育课堂的“常赛”,通过“赛”的组织与开展,通过多样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持续保持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上的比赛全身心地投入?“赛”的形式的变化和多样性至关重要。就组织形式来说,有同质对抗、男女分组或男女混合分组。比如球类比赛,可以同质对抗,组织1 对1、3 对3 或者5 对5 的比赛;如接力跑,可以组织男女混合分组比赛,也可以进行男女分组比赛等。就比赛结果认定,有比得分,有比高低、快慢、远近等。

三、注重比赛项目系列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大单元设计,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化。大单元教学要求有大问题、大任务、大概念,这类大问题、大任务或大概念就是单元统摄中心。这里还有一个量化的要求,那就是18节及以上的课时,是相对完整连续学习学科知识与培育体育核心素养的桥梁。

因此,在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和集体的技能水平安排进阶式、螺旋式的竞赛内容,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和要求,以期收到最佳的“常赛”效果。比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单个技术动作学习来设计不同的比赛。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课,学生在学会动作后,就可以安排3对3或者4对4的半场比赛,规定学生采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投中的球才计分;又如学生在学完所有的篮球技术动作后,就可以组织班级或年级内的半场3人制或全场5人制的比赛。

四、提升体育课堂比赛正式程度

体育课堂受时间、资源、条件的限制,课堂内的竞赛有别于正规的竞技比赛。无论哪一学段,在体育课堂“常赛”中都应更多地在竞赛过程中考查和培育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比赛规则、情境和对抗越贴近正式比赛,“赛”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只有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贴近正式比赛的情境来进行比赛,学生才可能具备参与正式比赛的能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学会某项运动技能和体育运动。

相反,在体育课堂中,如果“常赛”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无投入,走走过场,那仅仅是赛了,出现了“乱赛”(无方向)、“盲赛”(无目标)、“瞎赛”(毫无深度和意义),这种“赛”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没有任何帮助和意义的。

五、完善“常赛”体育课堂评价

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教、学、评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的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使体育课堂真正做到教得有法、学得有效、评得及时。

“常赛”的特点是由内而外展示学习的结果,其侧重点是比赛情境的设置、学生运动技能的运用情况、学生在比赛中体现出的体育品德等。“赛”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个人展示、小组共同展示、各种对抗性比赛等。

新课程理念强调各学科都要注重学科实践。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常赛”教学手段就是学科实践的最好证明。站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体育学科育人的高度思考,学科的知识就需要用学科的方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科的观念、思维的价值。应通过“常赛”串联课堂和单元教学,通过对赛的内容、时间、强度、组织、投入程度等可量化和可观测指标的反馈来综合评价学生。

总之,以赛代练、以赛代检是体育课堂新的教学形式。赛是学练的外部刺激,也是实现学练目标的舞台。赛是对学生学与练成果的检验,是体验体育运动快乐的最高形式,是培养学生形成优秀体育品德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常赛比赛技能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基于“常赛”视角的冬季健康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选美比赛
拼技能,享丰收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