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年级管理效能的实践探讨
——以主题月活动为例

2023-10-13王光华

教师博览 2023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效能活动

王光华

(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

当前,绝大多数高中的班级较多,再加上年级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管理的时候通常都采用了以年级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对管理者来说,要提升年级管理的效能,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有效的抓手。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将主题月活动作为抓手,能够有效提升年级管理的综合效能。

主题月活动是面向学生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来设计的活动。这样一学期或者一学年中,就可以开展多个活动。如果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保证活动的丰富性,保证每一个主题月活动之间的衔接性,那么学生在体验这些活动的时候,既会因为丰富的活动而获得持续的刺激,又会因为活动主题之间的衔接而让体验更具有意义。因此,相比较而言,以主题月活动为抓手来提升年级管理的效能,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当然,要让年级管理的效能真正得到实现,还需要在论证理论可能性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现实,要让学生在主题月活动中通过体验形成获得感。

一、主题月活动是高中年级管理的有效抓手

为了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可以把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年级组。[1]这是已经被诸多高中学校的实践所证实的有效方法。只不过在具体的实践中,选择以主题月活动作为年级管理的抓手,对不少高中而言可能还是一个新的尝试。事实上,主题月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高中管理的有效抓手,本质上是因为主题月活动自身的逻辑性、关联性切合高中生的成长特点。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主题月活动的时候,要保证活动的设计是科学的。

结合高中教育的特点,以一学年作为单位来设计主题月活动,可以形成这样的框架思路:开学前(八月份后期),高一年级可以选择以军训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这里涉及基本的军事训练及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活动等。高二、高三的学生则可以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九月份可以结合教师节,设计以尊师重教、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也可以以开学典礼、画黑板报等形式来呈现。十月份应当结合国庆节来开展主题月活动。十一月份可以结合学校体育节(秋季运动会)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也可以进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主题活动。当然这两个活动可以同时开展,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十二月份可以结合“一二·九运动”、成人礼仪式来设计主题月活动。一月份是新一年的开端,这个月的主题活动可以围绕“庆元旦”来进行,让学生体验热闹非凡的迎新年活动。二月份通常放寒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也可以穿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三月份有植树节,又有学雷锋纪念日,可以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四月份有清明节,可以结合扫墓等活动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五月份有对高中生非常重要的五四青年节,在开展主题月活动的时候,可以以这一节日来让学生在参与的时候有更多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具体可以设计一些相对轻松、学生更容易参与的活动。六月份有世界环境日,相应的主题月活动可以围绕这一节日展开。七月份开始放暑假,学生有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可以采用夏令营、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活动。

通过上面的梳理可以发现,通过主题月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能够让一年中每个活动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的成长在主题月活动中得到实现。

二、在主题月活动开展过程中提高管理效能

主题月活动的开展要同时追求形式的丰富与应有的效能,这两者不可偏废。对当下的高中生来说,只有活动的形式足够丰富,才能吸引他们参与其中,而只有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管理效能的提升才有基础。与此同时,提高管理效能不仅是管理者的目标,还是学生内在成长的需要,只有学生在主题月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有了指向成长的获得感,学生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才会认同主题月活动的价值。高中生是具有理性思维的,所以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尽管很多时候学校开展的活动他们都能够参与,但是他们只有内心认同活动,才会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认同感形成的基础,是年级管理效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笔者在设计主题月活动的时候高度重视这一点,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开发主题月活动的课程资源,实现主题月活动的目标。例如,九月份是每学年的开端,有教师节、中秋节,因此所确立的活动月的主题可以是“尊师重教”。以高一年级为例,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在前一个月的军训中初步接触了高中生活,而在九月份之后,除学习时间拉长之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设计主题月活动的时候,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参与度,并尝试通过主题月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形成关于高中学习与活动的认同感。

在九月之初,可以让学生平日里去观察教师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努力。很多学生通过用心观察,发现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教师其实也在默默付出。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就可以成为主题月活动的成果……这些既可以通过文字来呈现,又可以通过媒体终端来呈现,这都是主题月活动的呈现方式。

三、主题月活动促进管理效能提升的着力点

学生对主题月活动有了体验感和认同感之后,一定会形成对学校管理和年级管理更多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生成不是源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源于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这种体验与教师的付出、年级管理者的付出可以形成心灵上的共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和教师的目标能够最终聚合到一起。如此形成的合力正是年级管理效能得以提升的最重要的体现。

主题月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在主题月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效能的提升是目标而不是着力点,真正的着力点应当是学生。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主题月活动的开展,去构思其内容,设计其形式,才能让主题月活动更适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才能让主题月活动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因此,在主题月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时候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认知提升与发展及年级管理效能的提升作为落脚点,这样主题月活动与管理效能提升之间就可以形成完美的匹配关系,彰显主题月活动的强大生命力。

因此,综合来看,高中教育中的主题月活动,是适合学生发展需要、提升年级管理效能的有效载体,在年级管理中应当认真组织、大力实施,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认同感效能活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