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023-10-12宋文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双减

宋文芳

语文教师应具备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学习兴趣,大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做到教育启智与道德渗透兼备,让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求知乐园。

“双减”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在教师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的同时,亦要求其采取更为巧妙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基于此,立足于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技巧进行深入探讨。

一、“双减”政策剖析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减轻义务教务阶段学生的作业量,有效缩短其作业时长,在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最大力度地降低其学业压力与作业负担。在完善与丰富学校课后服务的同时,全方位地规范校外培训或教育行为,逐渐地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回归学生,达到“教服务于学”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满足学生多样化、全方位、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此外,在家校责任制与家校联合教育理念统一化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家庭教育的弊端与不足亦可在“双减”背景下得到反思与改进。如此一来,高效推进“双减”工作进展,可切实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化与全方位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一)德育的渗透与贯彻

汉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是表达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爱国情怀最强有力、最直接的媒介。而语文学科的教与学则是汉语强有力的支撑与直观展现。此外,“学力课程”的主导灵魂和内在驱动力应该是“德智共育”,并非重“智”轻“德”或“德育边缘化”,甚至于“德育缺失”的悲惨局面。因此,在实际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智”,还要育“魂”。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将原先的形式课堂变为“多元多味”的“活力课堂”。同时,相机带领学生领会汉字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恶举等,将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渗透并灌输至学生的内心深处,使之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如此“德智共育”模式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二)母语功能的实践与稳固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强有力媒介与必备工具,极具实践性和应用性。而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特性在于它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及实用性。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思想上的先进与创新,还需要考虑语文学习中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锻炼的多元实践活动。例如,平时应多带领学生进行有情感的朗读、背诵以及口语交际等训练;还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系列的小组语言表达及交际训练,进而“活化”课堂;在课后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阅读、自主解决生僻字,通过举办阅读、写作沙龙或分享会等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效果。

(三)人文情怀的传递与感染

汉语作为母语,不仅具备显著的工具性,还具备强烈的人文性,极富感染力与表达性。所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深情传递语文学科的人文气息,充分感染学生,使学生深入感受语文学科中的“知、情、意”和“真、善、美”。例如,在朗诵诗词歌赋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感受其一生的跌宕起伏,逐步启迪学生的人生观;在好文赏析时,带领学生回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当时年代的动荡不安,感受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努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奋发图强;在辨析作者情感世界、文章主旨内涵时,应充分引领学生去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内心深处情感世界的表达,进而提升学生对“知、情、意”的综合把握能力。

(四)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与延伸

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与延伸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记忆过程,应大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跳出“任务式”的被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感受与主动理解,着重关注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个性化认知意识。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述与评改活动,使其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亟需开发出更具创新性、综合性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并为之不断实践、更新与完善。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感化学生认知,多维視角激发学生兴趣

在“双减”政策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设计方案,还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感化学生的全方位认知意识。例如,借助多媒体、影视剧情、情景模拟训练以及直观的实物或模型等来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直接感化其认知意识与思维能力,活化课堂。又如在讲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之前,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庐山瀑布的动态画面,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阔与宽广,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在讲《画杨桃》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前准备一颗杨桃,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进行观察并直观绘制。之后,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发学生思考:“同一样东西,画得差别怎么那么大呢?”如此一来,充分感化了学生的认知意识,激发出其多维视角的思考与质疑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而在《小英雄雨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手机、相机等设备录制学生表演的相关片段,之后进行逐一演播展现,让学生切实感受主人公的“智慧斗敌、热血报国”的爱国精神,从而达到强化德育渗透的效果。

(二)活化课堂教学,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可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种子,通过多种学习行为的浇灌而使学生茁壮成长,并最终具备丰满的知识体系。为此,活化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好课堂的生命力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活化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进一步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此外,通过活化课堂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教师不仅需要给课堂预热,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课堂逐渐升温。这就需要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教学用语、眼神与肢体动作等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开展系列的朗读比赛、阅读写作沙龙活动以及课本剧、情景剧本排练等活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活化语文教学课堂。语文课堂既要有悄然安静的思考,也要有氛围融洽的热情研讨;既要有生动直观的现身示范,也要有井然有序的良性互动;既要有声情并茂、热血沸腾的细心讲解,也要有细嚼慢咽的品味时间。

(三)优化作业设计,科学评价反馈与多元激励

课后作业可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是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反馈,亦是教师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的有力依据,具有显著的衔接作用。为此,在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系列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还需切实地对语文学科作业进行减量提质。

教师需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化、层次化以及个性化的结构调整与设计优化,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后作业,真正发挥课后作业的教育实用价值。例如,针对语文生字掌握不足或不牢的学生,教师可联系并叮嘱家长,通过“书空”生字、字典查阅和猜字谜等亲子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学生消极的态度,还能减少学生被动记忆,有效避免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抵触情绪,进而提升学生的乐学参与度和好学热情度。而对于在语文课堂上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调整作业布局,强化作业设计,有意识地减轻基础性训练,设计高层次的理解类作业,如课外文章主旨思想总结概括、结尾续写、古诗词寓意表达等。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还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对于完成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你做得很认真! 继续保持!”等类似的评语,或者用当前流行的小贴画来表扬和鼓励学生,充分激發其学习热情与动力,挖掘其学习潜能。借助创新课后作业评价形式、优化结构调整等手段,切实地帮助学生灵活掌握语文知识,进一步光大学习的实效。

(四)深化家校合作力度,开垦良性家校共育土壤

“一切为了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家庭是“双减”政策引领下学校教育的重要合作者,亦是重要参与者,没有家庭和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功的。为此,需要通过家校共育,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结合当前“双减”政策背景,深化家校合作力度,开垦良性家校共育土壤势在必行。

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可以让家长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生活,还可以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分析教育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教师在完成基本课内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及时、积极、主动地联系家长,叮嘱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及时考量学生对每日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与指导。家长也可通过与学生进行系列的亲子互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深化家校合作力度,充分践行家校共育模式时,让语文渗透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既帮助学生夯实了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也能让家长更好地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付诸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从学生认知、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家校合作等方面改进策略,让学生乐学语文,好学语文,达到减量提质的教学效果。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清华小学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