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下的童真纸艺教学探索

2023-10-12■文/倪

陕西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纸艺五育剪纸

■文/倪 丹

自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先生提出“五育并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这是对新时期“如何培养人”的整体回答。“五育融合”既是一种涉及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又是一种从“五育”割裂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合、“五育”共生和“五育”共美的渐进发展的教育过程体系。童年是人生的根本,童年资源是人的全部生活和整个文明大厦的根基。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发现儿童的真情、真趣、真意。纸艺是以各种纸张、纸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剪、折、撕、刻、拼、叠、揉、编织、压印等手段制作成或平面或立体的纸艺作品。本文基于儿童的感性、天性特点和儿童的发展,将“五育”聚集渗透于儿童纸艺教学中落地、落小、落细,实现整体的“五育”生成,关注人的素养。

一、童真纸艺的价值意蕴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曾说过:“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所以,教师首先要尊重童年、童心,发现儿童拥有的丰饶资源。童真纸艺就是以儿童本真的思维和生命表现为内核,紧密融入儿童生活,以纸为媒,使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融,在以纸为主要材料的组织和运用中,在各种主题创作活动中,在“五育融合”下凸显童真纸艺的价值。

(一)符合儿童的感性

小学生的感性认知是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纸艺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彩纸、报纸、瓦楞纸、皱纹纸、宣纸、衍纸、蛋托、纸箱等,它们的材质、肌理、色彩、柔韧度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纸艺造型效果各具特色。材料美是一切高级美的基础,以往学生对海绵纸、雪梨纸、水岩纸、肌理纸等并不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纸材,审美素养也能自然生成。纸艺的创作形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的特点,人们通过折、剪、揉、撕、塑等方式可以创作出平面、浮雕、圆雕、立体的艺术品。在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手工创作非常感兴趣,在撕撕揉揉、剪剪贴贴中思维力、想象力、劳动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笔者带领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创作艺术作品,他们的视野会更开阔,动手能力会更强,也能感受到创作的喜悦。

(二)符合儿童的天性

孟德斯鸠说过:“任何人的建议或意见都无法代替自己内心强烈的呼唤。”儿童身上的天性资源(童年资源)是一切人力资源、人文资源的源头,而成人是童年这些天性资源的继承者。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喜欢称赞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纸艺的创作内容、创作形式非常符合儿童的天性,如校园生活、古镇文化、皮影制作等非常符合儿童喜欢野外、好奇等天性。纸艺创作方法非常多样,可剪可折、可搓纸绳、可变纸浆、可精雕细琢、可天马行空,很多纸艺创作需要合作,非常符合儿童好游戏、喜欢合群等天性。纸还可以与其他材料及各种艺术形式互相渗透、融合,这些都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探究欲,能让儿童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促进儿童的发展

纸艺是一项绘画、手工、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创意实践劳动,在主题选择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兼容“五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感知力、思维拓展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学生在纸艺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在“五育”融合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如德育素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自我管理;美育素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体智劳素养:乐学善思、劳动意识、技能应用等。

基于儿童在场的理念,在五育融合背景下,笔者选用剪纸、纸绳、纸塑等多种纸艺形式,以家国情怀、地方文化、校园生活为题材,提升学生的心智修养、审美涵养、劳动素养等(图1所示)。

图1 童真纸艺素养提升方向

二、童真纸艺与五育融合的策略

李政涛先生曾说过“五育融合”是育人假设、育人实践、育人理念、育人思维、育人能力的统一,目前还处于初探和理论阶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五育融合”这一理念全方位、全过程贯穿于童真纸艺中,寻找适合儿童的纸艺创作,化虚为实,使“五育融合”日常化、细致化、深入化。

(一)德艺并蒂,浸润学生心灵

生活即教育,美德践于行。因此,在纸艺创作活动中,笔者有意识地从主题选择、教学引导、学生合作等方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合作力、专注力、归属感等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赏、析、说、剪四个环节带领学生创作剪纸,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笔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了乔晓光主编的《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欣赏了“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对烟的老人》《打红枣》《牛耕图》等剪纸作品,学生从中感受到了剪纸艺术之美,体会了剪纸文化的魅力。接着,又一同分析了剪纸作品的主题,剪纸艺人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执著精神,以及剪纸艺术传承艰难的原因——剪纸艺人逐渐老去,剪纸艺术大多是手口相传,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剪纸,使得剪纸艺术难以传承。随后,笔者让学生说一说新时代的儿童如何传承剪纸艺术。这样,通过赏、析、说,师生共同走进纸艺文化。最后,笔者让学生尝试着剪一剪家乡千年古镇凤城的风物。学生有的负责摄影,有的负责绘制图形,有的负责剪刻,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接纳他人,学会了宽容。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学习剪纸,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剪纸,在赏、析、说、剪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剪纸与地方文化结合在一起,以此加深学生对剪纸文化的了解,学生更加娴熟地掌握了剪纸的多种技能。此外,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观察、探究、游玩等形式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纸艺作品蕴含的品格美、人文美、乡土美等元素,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融入生活,涵养学生审美

美育既可作为“五育融合”的基础桥梁,使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达到协调,为个体潜能的有效开发及各种能力的高度发展提供机会,也可成为“五育融合”的主要通道,以美育的综合协调性增强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积极发现学科中的隐性美,将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了解客观事实的“真”,选择道德行为的“善”,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最终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下面,笔者以纸塑创作教学为例,从发现美、体验美、展示美三个层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1.发现美

美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平面或立体的视觉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的一门艺术。在纸塑创作教学过程中,笔者是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美的。

一是让学生欣赏艺术家的作品。笔者先让学生欣赏美国艺术家亚当·弗雷扎、特丽·乔等纸浆雕塑作品,激发学生对纸浆雕塑的兴趣,再让学生欣赏笔者依据校园中的树木、足球比赛等场景创作的纸浆雕塑,让学生从中感受纸浆的色彩美、造型美、肌理美,这种教学方法既有高度又有亲和力。

二是让学生发现生活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周边的事物,从生机勃勃的生活中探究和发现美。每个班的班级树、盆景等在学生眼里习以为常,似乎没有美感,但通过欣赏纸浆雕塑,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了,学会了发现美和探究美,他们从生活之美很快就发现了艺术之美。发现美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生活细节、对自然景物及艺术作品的敏锐度和关注度。

2.体验美

体验美就是在生活中探究美、实践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建构纸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自主发展能力,让学生在发现美的基础上体验美,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如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神奇,尝试用纸浆、废旧饮料瓶、气球等制作纸塑绿植。可以用电吹风把饮料瓶随意地吹成自己喜欢的造型,也可以用废旧报纸塑成不同造型并敷上纸浆,搭配好纸浆的色彩进行点线面装饰,再用卡纸制作各种植物造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把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塑造成了美观的艺术品,他们给收集的纸吸管刷上颜料,制作了绿植、人物等作品(如图2、图3 所示)。这对学生来说既是对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一种行动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信心,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这是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五育文本化、理性化的要求进行生活化、情境化的处理,学生从中可以获得积极的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

图2 学生纸塑绿植作品

图3 学生纸吸管人物作品

3.展示美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以素养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和多主体评价。一方面将随堂展示与工坊展示相结合,另一方面使活动展示与线上展示相呼应。每堂课,笔者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演示与交流,分享创作经验;每个月的社团活动中,笔者会与学生一起布置学校艺术楼的纸艺工坊,工坊设置有作品展示区和操作区,全面展示学生的纸塑作品和创作过程;学校承办大型活动时,大厅、主干道等都展示的是学生的纸艺作品。在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笔者日常会在线上展示学生课堂创作过程的视频,学期末将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图文并茂地在学校公众号进行展示,学校领导、科任教师的赞美会让学生信心倍增,家长、朋友的点赞可以点燃学生创作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营造多种展示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途径,还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艺术感知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动手动脑,提升劳动素养

纸艺是一门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纸张的折叠、剪裁、雕刻和粘贴等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纸艺也是一项以纸为主要载体的思维创造、体能消耗的特殊劳动。五育融合的本质离不开劳动实践这一环节。手脑并用的纸艺制作可以锻炼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学校的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童话园为创作背景,用非遗文化——皮影的创作手法创作情境化纸艺作品(具体创作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纸艺作品创作方案

皮影的制作和表演是学生手脑并用创作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了解我国传统皮影的制作过程。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单制订解决方案。传统的人物皮影是用牛皮雕刻而成的,学生综合考虑了成本、美观与简便等多种因素后,决定用硬卡纸通过绘画的方式制作皮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手脑并用,从人物造型、舞台设计、灯光、台词、装饰图案、打孔位置、幕布装置等方面反复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美地创编、演绎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学生拉动牵引杆,小矮人活灵活现地活跃在皮影舞台,加上语言的配合,一出皮影戏就这样诞生了。动手动脑的皮影戏创作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劳动能力更加协调、统一,是学生探索求知的一种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表演的时候,学生的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学得开心,玩得也非常开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通过“十指”连接“大脑”,他们对纸艺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展示自己的欲望非常高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中央,他们不仅从中学会了纸艺技能,还增强了耐心和毅力,树立了劳动意识,发展了思维能力(图4为学生皮影戏表演)。

图4 学生皮影戏表演

三、结语

“五育融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简单拼凑、整合,而是“五育”之间的综合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心灵,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童真就是儿童的童心、童趣、童爱,童真纸艺旨在以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为出发点,在创作中寻找“五育”的契合点。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能俯身与学生平视,通过主题创作,利用探究、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还要在纸艺创作中坚持学生在场,坚持五育融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纸艺五育剪纸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纸艺——鸟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剪纸
纸艺插花技术
剪纸
剪纸
创意映射形形色色的纸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