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标向度、价值趋同和现实进路

2023-10-12王莉莉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教学

○李 爽 王莉莉

自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次提出“新文科”育人理念并重新修订培养方案、进行专业重组以来,我国也陆续拉开了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序幕。2019 年4 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的改革和研究实践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机遇[1]。在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新文科建设体系中的应然组成和内在要求,混合式教学中蕴含的承袭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发展等思维模式,有助于冲破传统文科教育教学的禁锢,更好地实现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更好地实现文科研究人的情感价值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使命,实现文科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的目标。新文科背景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向度、价值趋同和现实进路进行重新梳理是“四新”时代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实践呼唤[2]。

一、“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标向度

新文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的特殊定位决定了其必须不断提高建设水平,立足中国化特色,增强具有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时代性、符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科学性以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产生构造性和内源性变化的创造性[3]。新文科的建设发展方向无疑为包括混合式教学在内的诸多新型教育理念和手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以新文科思维推动混合式教学发展,有助于实现文科教育多元主体矛盾中的学生主体重构,路径多元化视角下的有效教学以及基于精准教学理论指引下的混合式教学目标精准化实施。

(一)交互主体性理论观照下的学生主体性重构

主体间性或者说交互主体性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哲学范畴和理论范畴,该理论第一层面肯定了认识论领域的共同主体和主体间性,也就是客观世界的人总是和其他人共同享有世界;第二层面,提出了应该将主体占有、征服客体的关系改造为主体和主体之间共生和合作的关系,这就为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无抵牾提供了学理分析[4]。高等教育改革倡导教学维度的对话理性和交往平等,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基础实践活动,旨在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应该以平等的对话取代单向支配,用个性发展取代批量生产,用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话语主体代替学生集体的缺位和失声。混合式教学恰恰是一种摒弃传统流水线式、灌输式、被动式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性教育,课堂结构上的翻转、教学空间上的转换、教学活动上的互动,都是将教学空间看作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与教学管理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中的其他人之间的共同活动。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理论体系,探索现实世界,进而自我反思和改造,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新文科建设是事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器,其“人理”之学,主要研究“人”,主要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元教学要素的预成性和生成性的统一中激发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混合式教学的新教学观为指引搭建学生主体可以与其他教学参与者自由对话和交往的开放的平台,完善设置有学生参与和反馈路径的具有正向激励功能的教学评价体系无疑是教学改革和文科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5]。

(二)有效教学理论指引下的教学效率提升

按照2020 年11 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有以下几项重要任务,包括通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强化价值引领,扣紧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有效促进专业改造升级,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有效夯实课程体系,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推动模式创新。据此,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核心要义就是有效建设。这种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前提下的效率提升与混合式教学理念高度契合。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表面上看似是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使用和对教学活动的花样翻新,但实则却是对教学法和教学要素进行逻辑梳理,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设计的最优化的教学实施策略,是一种能提升学生学习深度、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加强学生学习效度的新方法。所以无论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需求而言还是从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考虑,有效教学理念应成为指导教学效率提升的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过程中,以及在进行学科交叉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以是否有效,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衡量尺度。通过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可测性和量化,鼓励教师反思形成一套课前有效准备,课堂有效组织,课后有效巩固的完整教学方案,最终通过有效混合式教学提升文科教学的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和评价指引能力[6]。

(三)基于精准教学理论的目标精准化实施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Lindsley(琳德塞)基于行为学习理论提出了“精准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持续记录和测量学生的学习数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效果是否达到育人目标,并且根据反馈信息纠正旧策略,形成新策略[7]。混合式教学迎合新时代教育背景需求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建立了基于知识建构和交互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崭新的关系结构对于教学流程进行了重构和创新。通过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和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预期以及学习成绩,以便于制定精准化的教学方案,采用既能关照普遍受众的教学方法,也能兼顾到差异性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以精准教学理论为指引,混合式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精准化,对传统教学目标进行碎片化分解,使学生更精准地掌握知识要点和素质能力要点;达到教学准备的精准化,教学资源以视频、文档、题库、案例库等形式上传于在线APP,课程思政育人元素以知识映射地图的方式表达,更好地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思政价值结构的图谱关系;教学过程的精准化,各个教学环节在混合式模式下得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大程度达成现代教学技术配置下的教学流畅度指标[8]。

二、“新文科”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价值趋同

新文科之新在于其相比较于传统文科更加强调战略性的价值所在、创新性的属性特征、融合性的学科特征和发展性的动态特征,混合式教学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多元协同和技术创新,所以价值上的互涉使得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演进逻辑与新文科发展相得益彰。

(一)继承与创新

教育需要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无论是宏观的新文科建设理念还是具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都是旧传统和新概念的融合。美国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者Michael B.Horn(迈克尔B.霍恩)曾用经济领域的制造商、公司管理者和教育者做类比。他认为,当一个时代某一领域出现颠覆性技术时,该领域的优势企业和组织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使用该技术,但新技术又往往不够成熟,所以就会顺势研发出一种融合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多元化的和更高效的混合式方案[9]。混合式教学以守正创新的发展逻辑为前提可以进行几项混合式教学策略设计:策略一,打破空间界限,将传统的现场教学演变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结构,方便不同教学活动对线下线上学习方式的灵活选择,也形成不同空间教学活动的彼此呼应和相互支撑;策略二,打破思维定式,将传统的被动灌输改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在知识建构和课程思政中提升学习的吸引力和体验的趣味性;策略三,打破技术壁垒,将平面的多媒体技术活化为数据驱动的立体的知识传播方式,数据技术不仅能帮助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也能为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效果测评提供支持;策略四,突破理论和实践的分界线,将传统的坐而论道变化为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教学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应对新变化,解决真问题,形成真本领。

(二)交叉与融合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必须学会融合发展,新科技和产业革命奔腾而来,需要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专业之间深度融合,文科和理工农医交叉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彼此赋能。而这种融合发展思路也是混合式教学所必备的。混合式教学需要进行四个方面的融合发展:首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和方法论,混合式教学是多种先进教育理念的融合和发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引下,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网络个性化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课堂集体教学的互动性和整合性两个方面优势。其次,作为一个教学资源生态圈,混合式教学对“互联网+”的教育时代给予了最大化的包容,以海量线上资源和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整合重建优化了课程生态,营造了开放交互、丰富多彩的教与学的生态环境。再次,教师组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小组思维对话和交流,开展PBL 项目化合作,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融合创新,实现教与学的同向同行,情感和智慧的共鸣共生,实现知识建构和价值内化的统一,实现混合式教学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最后,达成评价手段的融合发展。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规避平面式教学评价时间不延续、空间不延展、精度不达标等弊端,以精准和具有针对性的数据提高教学和育人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切实增强教学的有效性[10]。

(三)协同与发展

以混合式教学干预的新文科建设将具备“大文科”的构造视野,也能够形成协同与发展的新格局,以新文科建设统摄的混合式教改同样可以获得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学理支持。在协同与发展的建构视域下,混合式教学将达成价值协同,价值性、思想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之命脉。在探讨人文社会知识和规律性的同时,混合式教学倡导注重学生价值观的重塑,传播知识理性背后的价值正当性和正义性。混合式教学将达成体系协同,形成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资源体系、师资体系和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混合式教学将达成师资协同,教师自觉加强信息素养,适应“数智化”变革,通过组建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团队,多学科背景教师合作团队,校企共建团队打造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混合式教学还将达成场域协同,以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国内和国外的多种进路打造开放式课堂大场域,让教学和育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1]。

三、“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现实进路

新文科和混合式教学的价值趋同论证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必然成为推动文科教育加快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的积极举措,而新文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也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建设过程中激发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反思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底层逻辑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一)基于学生主体性目标的教学模式构造

在思考如何将传统的“教什么”“怎么教”的单向知识输出模式转变为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与学的交互过程中,可以提炼出混合式教学的几种主要的模式。第一种,模块转换模式。按照教师课前做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学生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和不同教学模块中自由切换。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在线互动环节,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和课堂管理软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线上小组互评的功能。第二种,主题或项目模式。混合式教学进行主题式教学或者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优势发挥得尤为明显,微课、慕课往往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较为容易和交叉学科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相融相通。教师可以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抛出理论引导学生批判,做出决策引发学生反思为基本思路,展开主题式或者和项目式教学。第三种,菜单教学模式。菜单模式一般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为必修菜单和选修菜单,必修菜单结合教学大纲完成基础知识传授,选修菜单结合学生个性需求和教学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第四种,教学虚拟模式。该模式可以将混合式教学空间延展到最大化,学生除了进行课堂学习、线上学习以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多样化作业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或者自己更能驾驭、更感兴趣的场域完成课程任务。

(二)基于有效教学目标的教学流程设计

“流畅度”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进行教学理路的整体设计,使得线上有资源,资源建设规格契合知识传授的需求;线下有活动,活动的质量有利于检验、巩固和转化所学知识;过程有评估,评估能够促进课程的自持、自立和自省[12]。而实现混合式教学流畅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流程设计,如图1。

图1 混合式教学全流程有效性设计方案

(三)基于精准教学目标实现的三位一体体制机制完善

第一,政策运行一体化。将混合式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和具体思路融入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各高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在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双重建构体系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学校、学院、专业、课程的四级联动体系,形成党委价值引导和宏观把控,教务部门和教师工作部总体规划,各学院具体执行,课程组和教师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执行体系,从而保障为混合式教学提供完备的教学资源、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二,教师成长专业化。无论对于新文科建设而言还是混合式教学改革而言,教师都是重要的践行者和创新者,必须配套各项条件鼓励教育者提升更加全面的综合技能,拓展更加广阔的眼界,形成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富有交叉性的学科背景,从而更加有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缔造更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第三,教学评价科学化。科学的教学评价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保障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安全阀”和“推进器”,混合式教学评价改革应注重结果评价,衡量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关注学生成长度、课程效果达成度和社会认可度;应注重过程评价,尤其是将教师和学生、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视为交互主体关系的主体取向的评价,即在学生和教师平等参与、交往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非预期效果,这将使被削弱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目标得到肯定;混合式教学也应注重探索增值评价,增值评价关注学生全方位的成长维度,对于知识以外的品格塑造、情感体验、思维形成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3]。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关键时期,新文科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必将持续锚定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落脚底层设计,向“新”而行,形成有利于人才自主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新常态,有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文科文科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