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货“抱团出圈”之后

2023-10-11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23年19期
关键词:西子抱团国货

韩浩月

李佳琦在直播间带货,因销售定价79元花西子眉笔时与网友互怼,说了句“哪里贵了”,酿就一场“翻车”事故。之后花西子为此道 歉,但并未获得谅解,反被吐槽拿“国货”卖情怀。 意外的是,花西子的形象危机却造就一场“国货抱团出圈”的热闹景象,蜂花、美加净、白象、莲花味精、回力、六神等品牌纷纷借热门话题“上车”,迎来了报复性的“野性消费”,有的品牌甚至一度卖断货。

蜂花是懂营销的。此前曾因经常用各种旧纸箱给消费者发货,落了个“捡纸箱”的名声。看到消费者并不反感后,蜂花顺势将这一做法冠以了环保名义,又收获一波好感。这次国货抱团,也因蜂花而起。先是上架“79元洗护套装”,后又在李佳琦掉粉的相关视频下问“可以捡粉丝吗?”稳稳地立起“穷且损” 的人设,深受网友喜爱,一下子“捡”到了50万粉丝。这一举动,迅速让人联想到“捡纸箱”的做法,“捡粉丝”成了蜂花和网友共同制造的一场娱乐狂欢。对   品牌进行人格化运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要一个品牌能精准把握热点,都可以“成名15分钟”。比如,为了培养年轻和未来消费者,国货顶流茅台创新思维,跨界与咖啡、巧克力合作,不断刷屏、登顶热搜。

如今回过头看,国货之所以能够频繁出圈,除了其本身“物美价廉”“性价比高”,主要还在于消费者对这些老品牌的认可,以及與日俱增的国货情怀。在很多消费者眼中,国货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份文化记忆与生活方式的构成。支持、购买国货,既有怀旧情结也有爱国情怀。

但热度过后,不难发现这场“报复性消费”中还是有着不小的冲动性。当集体支持国货的情绪和氛围消散,消费动机也就所剩无几,买卖行为回到市场运行的正常轨道上,消费就会自发地回归理性,留给国货老品牌的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国货们仍需慎重考虑,在无热点可蹭、无情怀牌可打之后,如何处理日常的生产与销售问题,如何能够走得更远。

国货品牌在网上进行“成本小,收效大”的话题营销,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于生存境况不是很好的品牌来说,可以为自身博得一定的存在感。但需切忌总是复制雷同的营销路数,否则会给人留下抖机灵、耍贫嘴的印象。如果产品本身有着稳固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发展实力,那么网上的跟风营销算是锦上添花。而如果营销的手段与形象,覆盖了产品自身,那则有了喧宾夺主的嫌疑。长此以往,频繁的、过度的网络营销会对产品造成反噬,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危机。毕竟,营销只是手段,不是核心竞争力。

当国货品牌充满雄心壮志准备重新起飞之前,要立下这样一个前提 :产品必须苦练“内功”,真正以质量来打动消费者,以长期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品牌为终极目标。失去了坚实的质量基础,哪怕再花样频出的营销,也只能换来暂时的掌声。此外,还需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品质提升、服务优化等方面来积累品牌资产,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而不能仅仅依靠“国货”的标签和消费者的情怀。

猜你喜欢

西子抱团国货
王钊《西子妆》《山青花欲燃》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天冷了,让我们抱团取暖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国货之光
2016“西子杯”国际创新设计大赛
西子“我们论坛”:“互联网+”in杭州——融合与创新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