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3-10-10孙欣林淑华潘红梅周欣华吴治新温与寒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孙欣 林淑华 潘红梅 周欣华 吴治新 温与寒

摘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以下简称继红小学)在构建全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案多模块集成”模式,三案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对课前、课中、课后都有充分的考虑和准备,体现了“凡事预则立”的思想。多模块集成互相切换、自由组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引导者的角色。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究、打磨和完善,学校的学生不是跟随教师的教学计划被动机械地学习,而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推进,是时代的要求、是课改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学校在此教学模式的框架建构下,通过实践、反思和改进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助推学校发展进程。

关键词: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1.学习变革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了教育、教学的宽度与深度,让教与学变得简单、高效、智能。构建一套全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逻辑起点,促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1]。

2.现实发展的必然

学校的“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在黑龙江省首批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疫情线上课期间,为提升课堂实效性,学校将原来的“三段”更新为“三案”,实现了“以学习为中心”。在后续的线上向线下转换中,又植入模块集成的思想,围绕不同学情形成集成思想,“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应时而生。

3.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構建与实施,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学生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研究顺势而行[2]。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破解“被动学习”的“顽疾”

学校以课堂学习方式转型为突破口,以“把课堂还给学生”为立足点,构建“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建构与交流,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灵动、学得生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

2.破解“知识本位”的“固症”

学校以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核心,高效解决自主学习痛点。以“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为内核,重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增强互动交流、推进常态化应用,实践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校按照“尊重规律、标本兼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变革创新模式研究。

1.沿袭研究历程:传承精髓,理念进阶

学校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始于2000年,依据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认知过程,创新研发出“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并成为了学校品牌。

2018年,孙欣校长在学校面向2035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传承教学模式之精湛,寻求定势突破以创新”。为使“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线性结构更具个性化、灵活性、实效性,在其中植入“模块集成”教学思想,在教学设计的时间轴和项目轴中加入模块。将课堂“三段”向学习“三案”优化,将“六步”结构思维向“多模块”集成思想进阶,逐步实践由“教什么”向“怎么学”聚焦,由模式化的线性结构向集成化的动态流程进阶。探索出一套“范式引领、模式带动、变式增值”的高效课堂策略。

2.设计思路与路径(见图1):凝练内涵,循序渐进

(1)一点突破,教案变成学案

学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规律,将教案变学案,即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的“三案”。“三案”指的是预学案、研学案、拓学案。以预学分享,重“经历”;研学解疑,重“觉悟”;拓学延展,重“运用”,让学生从无意识地学,到有意识地学,还要到深入地学,实现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转变。

(2)一脉相承,变课堂为学堂

随着疫情的控制,教学的主战场也由线上转到了线下。学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本课堂”,倡导“让学生站在学习的最前端”,基于稳定、优质、丰富,可供教师优选的模块池,构建以“三案”为引领,以“目标”为导向的模块群,并依据学情实践由“固态目标”向“动态目标”的迈进,帮助学生自获其“渔”,引导他们互享“渔”利。

构建“互联网+课堂教学”,升级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前端的“脚手架”和后端的“组件模式集成”,构建一种新常态,即“教服务于学,学得益于教,学教相融新样态”。

(3)一以贯之,变学会为会学

学校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终以“主动发展”为核心统领,一以贯之。通过三个阶段的模式变革,加之归纳演绎、变式突破、领悟规律、模式创新的方法,学会“自我建构”。深刻体会“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让学生在爱学、乐学、会学中学有所专、学有所成[3]。

3.过程实施与策略:研修并行,逐层推进

(1)三阶驱动聚焦课堂

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培训工作,聚焦课堂,突出对“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逐层推进,深入探索与实践。明确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的价值认同。

(2)典型推介课例跟进

学校立足研制“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框架,注重发现、指导、总结、提炼,展示名优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跟进反思,共同进步。

(3)研题导教以评促学

学校以构建“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为主题,每年举行一届“创新杯”教学大赛。每届20位以上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省级骨干、市级学科带头人参与备课、评课,在研讨交流中促进教师对模式的领会与深度探寻。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构建“一核五级”的研修体系。关注现实问题和教师教研需求,形成以学科为核心,以学年组为研团的教研架构,实现任务驱动,全员推进。经历“发现问题———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总结提升———成果锤炼———实践推广———常态应用”的“滚动式实施”。

2.提炼“一核三环”的研修路径。以“核心问题定格主题”为解决方向,通过“聚焦智慧、课堂观察、课例研讨”的三环实践研修路径,推进模式的构建。

3.开展“一核四化”的实践研究。深化对“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突出“四化”,观摩课专题化、比赛课阶梯化、推门课常态化、研讨课制度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展、优化。

(一)模式解读

1.提出课堂教学新型理论框架

(1)“预学案”———“真学习”“真问题”

“预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路线图,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进行自我学习。在设计上要着眼于“334”支架,即“三导三式四聚焦”,体现“三导”,即导法、导疑、导思。落实“三式”,即阅读式预学、参与式预学、迁移式预学。“真问题”落实“四聚焦”,即聚焦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易错问题、易混問题。预学案是了解学情的渠道,是设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风向标;对于学生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金钥匙。

(2)“研学案”———“真思考”“真课堂”

学生在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会随时产生新的问题,确定精准的核心问题是研学环节的关键。我们提出五个转向,“由题目转向问题、由设问转向疑问、有他本转向生本、由碎片转向框架、由良构转向劣构”。通过问题的改造,让学生渐入深学的幽径。“让思维生长起来”是研学的核心,通过生生互研、师生互研,在课堂中落实“五让”: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3)“拓学案”———“真体验”“真生活”

在学生因“疑”生问,以问促“研”的学习之后,在拓学环节就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无限“延”展、深入。注重对教学内容深度的挖掘,拓学案会在练习上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模块集成”———“真构建”“真发展”

“模块集成”是内在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整体功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学情状况不同、课型需求不同,进行适度调整变换,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课堂教学方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问题导学”为路径,让学生反复实践习得,就会很快形成优化的智能结构,思维得到飞跃。

2.构建“三案多模块集成”模型与实践流程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结合学科特点提炼出丰富的样式(以数学学科为例):

(1)线上教学“三案六模块”框架(见图2)。

经过实践探索与梳理,学校搭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线上教学实践体系和资源平台,“课堂”变成“学堂”,呈现“三学三辅”真学习的路径,展现自主建构与交流,关注学习体验和思维培养,对线上学科教学工作具有引领作用。

(2)线下教学“三案多模块集成”不同课型框架变式(见图3)。

3.编著《继红小学“三案多模块”课堂教学成果集》

为了引领和推进“三案多模块”卓有成效地开展,在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梳理、提炼、编制了《继红小学“三案多模块”课堂教学成果集》,对“三案多模块”的核心理念、流程与方式、案例与课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二)成果创新点

1.以“模块建构”引领目标意识

在内容上基于教材,将鲜明的认知特性融于知识、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在结构上突破线性思路,采取块状的教学结构,凸显教学重点、更具灵活性;在功效上实现一个模块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具有增值性。

(1)让教师脑中有“目标”

学校以“五标”为基础,以“转化”为关键创建“模块”。“五标”即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师教到什么程度,重点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看得懂的“学习目标”是开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

(2)让教师心中有“方向”

学校将20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形成基于“三案”框架下的“纬线式模块群”。“纬线式模块群”利于青年教师课堂实践,为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提供支撑。同时构建基于“学生认知”水平下的“经线式模块群”,分为A、B、C三级模块,为成熟、骨干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360度的全方位支持,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和内化。

(3)让教师手中有“资源”

学校已在学校管理平台中建立完整、优质、丰富的“模块资源池”,为保障不同班情的需求,做到“同目标多模块”“同内容N模块”,以满足教师集成需求,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个人备课的实效性。

2.以“集成思想”激活整体意识

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思维进阶等因素,构建了A、B、C三级“经线式模块群”,A级模块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B级模块群体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均衡性,C级模块群倾向于教师的“导”。课堂中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自主选择A、B、C三级模块群中的模块,让教师眼中有“生”,构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儿童观和“大脑功能科学”的课堂观。

3.以“三案串联”激发自主意识

“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通过“预———研———拓”三部导学,以“明———思———辨”为脉络的预学,“趣研———创研———专研”的研学活动体系,“深———广———宽”的拓学需求,让学生经历了“我自己学会了什么,我不懂什么”和“我新学会了什么,我还要学会什么”的学习过程,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并有助于课堂深度学习的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五大进展:

1.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取得实质进展

教师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深入研究,探索教师“基于课堂、为了课堂、在课堂上”学习和发展的自适应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本课堂”[4],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取得实质进展。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在深化“三案多模块集成”的过程中,积极打造“三好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课堂;引发学生不断思考的好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好课堂。在2020年-2022年期间,全校9000余名学生,全部参与线上学习,参与度达到100%。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投入时间及满意度均不断提升。

“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等多方面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专注力、思考力、实践力、探究力、自信力的提升效果显著。

3.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

“三案多模块集成”教学模式的应用,紧紧抓住五个“拓展”进行教学。(1)教学目标向多元、精细化拓展。(2)教学内容向学科知识整合,学生发展方向拓展。(3)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4)教学评价向人文性拓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三个维度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价。(5)教学方法向动态化拓展。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从立足基础走向谋求发展。

4.教学资源配置助力模式发展进程

从2019年开始,学校和多个教学平台进行合作,开发出能够整合多渠道數字化资源,实现教学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学校教师努力做到:融合信息技术2.0,拓宽“预学”角度;聚焦问题主动探究,拓展“研学”广度;多步串联组合重构,挖掘“拓学”深度;利用网络平台支撑,实现“三案”智能集成。

5.实践经验得到极大辐射推广

学校《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授课方式》等多篇文章发表在《教学与研究》《教育家》等杂志上。“三案多模块集成化教学模式”入选《龙江学校办学特色集萃》,助推学校发展进程,成为哈尔滨市传统名校再出彩的典型,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申报成功或已结题。

青年教师能运用教学模式在全国教学大赛、省级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市“烛光杯”等各项比赛中屡创佳绩。“三案多模块集成”在省、市、区各级学校中推广使用,得到广泛赞誉,并带领更多更广泛教师开展教学模式研究,助力区域教育共进,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为未来双线教学提供引领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邓春苗.建构“自主·合作”的和乐课堂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7:6.

[2]孙欣.从传承到创新:学校发展的应然与必然[J ].教育家,2020(21).

[3]史金榜,李桂君.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4]杨世成.浅谈新课标之“合作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4).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