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谓词性同形异构体“XX”的分化鉴别及其认知解读

2023-10-08王光和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同形有界轮子

王光和,韩 雪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谓词性“XX”可以分析为动词重叠和动补结构两种语法形式。其中动词重叠,如“看看”“说说”“尝尝”等,可记作“VV”,其意义为:“看”“说”“尝”动作的时量短、动量小、尝试尝试等。动补结构如“穿穿”“上上”“紧紧”等,虽然也是同形动词重叠,可记作“VA”,但其意义为:“打穿”“装上”“拧紧”,第二个“穿”“上”“紧”是形容词,表示状态或结果。二者虽然语法形式完全相同,但使用“替换法”可对其语法结构进行区分,即:替换第一个“X”后结构关系不变时,该结构为动补结构,如“上上螺丝”可以替换为“拧上螺丝”,“开开窗户”可以替换为“打开窗户”等。如果将“上上班”“热热饭”替换为“去上班”“加热饭”则语义有所改变,那么“上上班”“热热饭”中的“XX”是动词重叠结构。不过,有些“XX”若没有具体语境作参考,则可以有两种解读,如上文中的“上上”“紧紧”在“上上课”“紧紧裤腰带”中应该是动词重叠。所以此类的“XX”在具体使用时为何种结构还需要根据语境、语义等其他因素来进行分析。

目前学界对同形异构体已有关注,但主要集中在讨论动词重叠式中的动词类别,但对探讨谓词性同形异构体中“XX”的鉴别并进行认知解释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文本拟对比分析这些谓词性同形异构体“XX”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探究“XX”同形异构体及两种结构关系转化(动词重叠转化为动补结构)的内在认知动因,并辨析两种结构后置宾语的类型。

本文语料来源于《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1]和《动词用法词典》[2],通过人工检索,收集到24个符合条件单音节动词。另自拟9个动词,共计33个。下文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1 两种不同结构体的音义差异

“XX”的语法形式完全相同,但在语音和语义上有所差异。通过对比其在语音和语义上的差异,能够在上文提及的“替换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两种结构的分化。“XX”同形异构体的两种结构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

1.1 语音方面

“XX”是同字同形,在辨析读音差异时不能仅依据“XX”的语法形式,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两种结构的语音差异主要表现在轻声和逻辑重音上。为方便表述,下文将“XX”中的第一个X记作X1,第二个X记作X2。

汉语中的连着念的音节,其音素声调等有时会发生变化[3]。同时,结构不同,句子表达的语义重点有所不同,自然会引起重音位置不同。

先看动词重叠式例句。

(1)跟他交朋友主要是想弄几件新衣服穿穿。

(2)那你也该留留退路。

(3)我弄一点出来给你看看。

(4)她成天也不外乎就是当当看护、跳跳舞、赶赶马车、卷卷绷带。

例(1)(2)(3)中的“XX”是动词重叠。其中第一个动词(“穿1”“留1”“看1”)的调值分别为55、35和51,重叠之后读音不变,但第二个动词(“穿2”“留2”“卷2”)均变为轻声。在例(4)中,“赶1”和“卷1”的原调值为214,重叠后变为35,且第二个动词(“赶2”“卷2”)变为轻声。由此得知,“XX”为动词重叠时,无论X1的调值是否发生变化,X2均读为轻声。即在普通话中,单音节动词重叠中的第二个音节读为轻声。而且,在上述例句中,X1通常重读,用以强调动作行为。再看动补结构例句。

(5)这面墙必须用电钻穿穿才能接上水管。

(6)艰苦年代就要把裤腰带紧紧了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7)你冷静冷静,把你的思绪顺顺了再发表意见。

(8)空调开了一天,我感觉我的头都被闷闷了。

以上四例中的“XX”是动补结构。其中“穿2”“紧2”“顺2”“闷2”均为形容词且在句中的读音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XX”为动补结构时,X2声调不变,不存在轻声现象。

同时,在例(5)(6)(7)(8)中,“XX”的语义表达侧重点多落在X2上。如:“穿穿”中“穿1”表示通过(孔、隙、空地等)的动作,“穿2”则表示破、透;“紧紧”中“紧1”表示使变紧,“紧2”是表示物体受到几方面的拉力或者压力以后所呈现的状态;“顺顺”中“顺1”表示使有条理次序,“顺2”是顺畅义[4]。“闷闷”强调由于“闷1”所导致的“闷2”的状态。所以,当“XX”为动补结构时,第二个音节是为了表达第一个音节所表示的动作形成的某种状态或结果,是其形容词义,句子的逻辑重音通常落在第二个音节。所以,在“XX”动补结构中,虽然没有明显的音变现象,但整个句子的语义表达会使第二个音节的语气加重。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XX”动补结构中还存在声母变化的现象,如:

(9)今年我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我的腿能长长变瘦。

(10)轻点!别把树苗的枝折折了。

以上两例中的“长”“折”都可构成动词重叠,如“长长个子”“折折纸”。它们也可构成动补结构,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区分,如例(9)“长1”读音为zhǎng,“长2”读音为cháng,分别表示生长的动作和生长的结果或状态。例(10)中“折1”读作zhé,“折2”读作“shé”,表示折树枝的行为和树枝被折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XX”就没有语音差异,这主要是因为“X”为多音字。这些多音字,有的意义相近,如“折”;有的意义不同,如“长”。此类语料较少,仅找到两例,其余语例均符合轻音和逻辑重音的规律。

1.2 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示“短时”,即表示时间短、动作少、动作轻;二是表示“小量”,即动词重叠式用以表示动作的量,可表示时量短、动量小[5];三是表示“尝试”[6]。例如:

(11)她的工作很轻松,就是开开数据打打单子。

(12)再等等,我马上就好。

(13)你看看,这里的花开得多好。

例(11)中“开开”数据就是一般的动作陈述,表示动量的不定持续状态,传递动量小的语法意义。例(12)中“等等”是表示时间上的不定持续状态,传递时量短的意义。例(13)中“看看”既表示时量短,也表示动量小。可见,“XX”为动词重叠时,其语法意义通常为“短时”和“小量”[7]。又如:

(14)昨天师傅把下水道通通了,我们才去打扫的卫生。

(15)用纸折玫瑰必须把彩纸卷卷了,看起来才更逼真。

(16)可乐要冰冰,快乐才会加倍。

以上三个例句中的“XX”为动补结构。例(14)中“通通”不表示动作的量,此时“通2”既可做动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持续,也可做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时间的持续,后加“了”表示“通1”的动作完成。例(15)中“卷2”既表示卷的动作的动量持续,也表示卷的动作的时间的延长,是动量与时量的统一,后面的“了”是表示“卷1”的动作达到“卷2”状态后,动作结束。例(16)“冰冰”表示把可乐放进冰箱的开始冰冻的动量,也表示冰冻使其温度降低这一时间的持续。可以发现,“XX”动词重叠本身就是表量的结构,后面不能加表时量或动量的补语,且不能加助词表示体范畴[8]。而当“XX”为动补结构时,“X2”可以同时表示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且可以在后面加上助词表示体范畴,表示已然或未然的动作状态,但不能带“着”表示正在进行。上述例句中,X2都为形容词。但在考察过程中,也有X2为动词的例证,如“他昨天吐到半夜,后来直接把我吐吐了。”这些都属于个别特殊现象。可见,“XX”为动补结构时,其语法意义是动量和时量的结合,强调“X1”这一动作使某物从其原始状态到“X2”这一状态的结果。

2 结构差异与结构转化的认知解释

“XX”两种结构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语义方面,还表现在“X1”的“界性”(有界/有界)上,也就是对动词的认知解释。事物在空间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动作在时间上有“有界”与“无界”的对立,性状在程度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9]。“X1”的“有界性”是“XX”同形异构现象产生的前提,同时也是“XX”两种结构存在的转化关系的必要条件。

2.1 X1为有界动词是形成“XX”同形异构的前提

学界对于动词重叠的成立条件大部分讨论的是什么动词不能重叠,并且有一个大致范围。刘月华[10]则直接探讨了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即:一般的动作动词和带有可控性与主观性的动词可用于重叠式。例如:

(17)没事就多跑跑锻炼锻炼身体。

(18)那边的桌布歪了,往里扯扯吧!

(19)名单写好了给我看看。

(20)这衣服挺适合你的,你试试。

(21)今天学的知识好难,你有空了再教教我。

(22)你帮我多说说好话,多在领导面前提提我的名字。

上述例子中,“XX”为动词重叠。其中“跑”“扯”“看”“试”“教”“提”这几个动词都属于动作动词,且受到动作发出者的主观控制。这一分析实质上可以认为是“持续动词”和“自主动词”能够重叠。满足动词重叠的动词是否同时满足动补结构中的动词,从而形成“XX”同形异构体,则需要从动词的“有界”性进行解释。例如:

(23)这周要把参会人员的名单定定。

(24)包包子必须等面发发才可以。

(25)你试试一天别吃饭,到时候把你饿饿了你就知道按时吃饭了。

(26)湖南臭豆腐很出名,做臭豆腐的第一步就是把豆腐臭臭。

以上例子中的“XX”都为动补结构。例(23)中“定1”表示动作使确定,“定2”表示确定的状态。例(24)中“发1”表示用水使食物发酵膨胀的动作,“发2”则表示因前一个动词而形成的膨胀状态。例(25)中“饿饿”是动作“使挨饿”和该动作引起的身体反应“饿2”。例(26)“臭1”为动作动词,表述制作臭豆腐的行为,“臭2”是形容词,描述动作结果。

上述语例中,“X1”(“定1”“发1”“臭1”)都可看作动作的起点,“X2”(“定2”“发2”“臭2”)可当成动作的终点,从起点到终点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根据沈家煊[11]的观点,通过时间轴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可区分有界动作和无界动作。有界动作包含起始点与终止点,无界动作则没有起始点与终止点,或只有起始点没有终止点。所以上述“定1”“发1”“臭1”可定义为有界动作。其中“定定”是以开始制定为起点,一直到名单确定才终止动作;“发发”是以开始发面为起点,到面被发起来为动作终点;“饿饿”是使某人挨饿为起点,到饿的状态懂得按时吃饭才停止该动作。“臭臭”是以制作臭豆腐这个行为为起点,一直到可食用的“臭”味才可以结束这一制作工程进入下一步工序。由此可知,当“XX”表示动补结构时,动词必须表示一种有界动作,即当“X1”为有界动词时才能同时构成动词重叠和动补结构。

“有界动作具有重复性”[11],实质就是“有界动词”可以重叠,这就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具化了动词重叠的范围。例如:

(27)她的工作就是开开收据,数数钞票。

(28)天太热了,开开窗户凉快凉快。

(29)这一下午就去松松地,天就已经黑了。

(30)要想庄稼长得好,这地必须得松松才行。

对比上述四例,前两例中的“开开”虽然形式相同,但其表达的具体语义不同,结构关系也不相同。后两例子中的“松松”也是如此,前一个为动词重叠,后一个为动补结构。例(27)中“开开数据”可以在时间上任意分割,在工作时间内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都可以是“开数据”。但例(28)中“开开窗户”是一个动作,只有让窗户处于开的状态才算“开”,其他时间节点上可能是开始开这个动作或者正在开的状态过程。“开开数据”在延续时间上增加或减少都仍然是她工作中开数据的一部分,而“开开窗户”在延续时间上则无法持续进行,到“开”的状态则动作结束。“开开数据”可以重复,今天开、明天开、后天开……相反,“开开窗户”则是限定的一次性动作,在语境条件下是要求一次完成的。例(29)的“松松”土地是一种耕地行为,是动作发出的时间轴上随意选取任何一个时间点该动作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例(30)的“松松”则是在“松”这个耕地行为上将土地由硬的状态转换为松的状态,是有一定的程度限制的。由此可以得出,当X1为普通动词时,句中的“XX”是动词重叠,可以表示时量短、动量小。而当X1为有界动词时,“XX”可以是动补结构,表示让动作持续进行到达某种状态的使令、请求等意义。

(31)铁丝必须弯弯才可以从这个洞穿过去。

(32)昨天煎的药必须热热才能喝。

(33)这上等的好酒只有温温才能品出其醇香所在。

在这三个例句中,“弯弯”“热热”“温温”作为“XX”结构,可以有两种结构解读。例(31)中,当“弯弯”为动词重叠时,把铁丝弯弯就是一个没有终止点的活动,仅限于“弯”这个动作;当“弯弯”为动补结构时,把铁丝弯弯则变成有内在终止点的事件,同时强调“弯”这个动作和“弯”的状态。例(32)中,当“热热”为动词重叠时,把药热热是一个没有终止点的热药活动,仅限于“热药”这一动作;当“热热”为动补结构时,把药热热则变为有一定温度限制的事件,同时强调“热药”的动作和“药热”的状态。例(33)中,当“温温”为动词重叠时,就只是表示温酒显其香这样一个行为,而当“温温”为动补结构时,该活动就由“温酒显其香”变为“酒温显其香”的事件和酒被温过之后的热度以及香度的程度。

2.2 X1为有界动词是两种结构能够转化的必要条件

标题所说的结构转化是指动词重叠式的“XX”向动补式“XX”的转化,是一种单向转化,其前提条件是“X1”为有界动词。

例(31)中“弯弯”为动词重叠时强调“弯”这个动作一直持续,铁丝持续受力从直变弯的过程是动词重叠的语义,当铁丝受力到一定程度并呈现弯的状态时,“弯2”成为状态补语,“XX”此时为动补结构,强调从直到弯的动作所致使的状态,句子的逻辑重音也同样落在“弯2”上。例(32)中“热热”为动词重叠时,强调“热药”这一动作一直持续,药受热从凉到热的过程是动词重叠的语义,当药受热达到一定时间并到达可以喝的程度时,动作停止,“热2”则从一个动作变为状态补语,“XX”此时为动补结构,句子的逻辑重音落在“热2”上。“温温”的理解与“热热”相同,只存在热度的差异。

分析可以发现,“XX”动词重叠所表示的动作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成动补结构。但并非所有动词都适用于这一规律,只有动词是有界动词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限定性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XX”两种结构的关系见图1。

图1 “XX”结构词性变化

动词重叠只是单一的某个动作的重复,但如果该动作是表示某种事件的有界动作时,“XX”结构中的“X2”将会变成形容词,表示某种状态。可见动词的“有界”性是两种结构发生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动词的“有界”性与动作主体(主语)的“有界”性也是相关的。这与Talmy[12]曾提出过“界性对应原则”一致。沈家煊[13]又对这一原则进行转述,即谓语陈述的动作有界,主语代表的事物相应的也按有界识解;谓语陈述的动作无界,主语代表的事物相应的也按无界识解释。在图1中,铁丝“弯弯1”为动词重叠时,这一动作是无界动作,那么其主语“铁丝1”则相应识解为任意一根铁丝,即泛指铁丝;当“弯弯2”为动补结构时,这一动作就变成了“有界动作”,相应的其主语“铁丝2”也应识解为有界名词,专指某根铁丝。实质上,“XX”的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与名词的“界性”有一定关系。

3 两种结构体后置宾语类型的分化

“X1”的“有界”性不仅使得“XX”能够分化出两种结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XX”后置宾语类型的分化起到规约作用。

李宇明[8]认为,动词重叠可带有定有指的宾语,也可带无定无指的宾语,但是不能带无定有指的宾语。既然动词重叠(即“VV”)的宾语已经有所要求,那可以将动补结构(即“VA”)中的宾语与之进行比较。例如:

(34)我就是想对对这份儿答案。

(35)我就想对对答案。

(36)*我就想对对一本答案。

(37)你今天翻翻这本书,看看有没有你想找的内容。

(38)你今天翻翻书,看看有没有你想找的内容。

(39)*你今天翻翻一本书,看看有没有你想找的内容。

以上例子中,“对对”“翻翻”均为动词重叠,例(34)(37)中的“答案”和“书”分别受到“这份儿”和“这本”的限定,是有定有指的指量名词;例(35)(38)中的“答案”和“书”不受限定,是光杆名词;例(36)中的“答案”虽然受到数量词“一本”的限定,但句子不成立。同样,例(39)中“书”前有数量短语的限定,但句子不成立。

张宝胜[14]深化了李宇明“动词重叠不能带数量名宾语”这一结论,从“有界/无界”角度对其进行了新的解释,并将动词的界限分出“有界—临界”这一连续统。“有界”和“临界”是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对一个连续统的两极进行的划分,在这一连续统内,若动词的有界性强,则属于“有界”方,若动词有界性弱,则属于“临界”方。正因为有的动词可以根据重叠或者添加其他成分变为有界动词,所以称之为“临界”。同时,通过推导,他得出了“有界 + X = 有界”“临界 + X = X”的结论,即一个动宾短语要想成立,其中必须包含一个有界成分或一个临界成分。例(36)中“对对”(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符合或正确)属于弱有界成分,“一本答案”也属于弱有界成分,都没有包含“有界”成分或者“临界”成分,所以不能成立。同理,例(3)中既没有“有界”成分,也没有“临界”成分,故句子不成立。据此,可以鉴别出动补结构“XX”(VA)中后置宾语的类型。例如:

(40)今天下午实践的目标就是上上这个轮子。

(41)今天下午实践的目标就是上上轮子。

(42)今天下午实践的目标就是上上一个轮子。

以上三例中,“上上”都是动补结构,例(40)中的“轮子”受到“这个”的限定,是定指;例(41)中的“轮子”同样是光杆名词,没有任何限定;例(42)中的“轮子”属于数量名词,受到“一个”的修饰。由此可以看出,“XX”为动补结构时,后面可带数量名短语。将“上”和“轮子”都放入“有界—临界”这一连续统中,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语态下“XX”动补结构词界对比

图2可以看出,界性程度是相对而言的。“上上”(动补结构)—“上上”(动词重叠)——“上”可以构成一个界性序列,呈由强到弱的变化。名词“轮子”以及短语“一个轮子”“这个轮子”的界性也是相对来进行划分的。将三种形式分别带上宾语,分别形成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记作A、B、C,成立情况见图3。

图3 “XX”动补结构词性对比

图3中,“上上”(动词重叠)属于弱有界成分,不包含“有界”成分和“临界”成分,B项中的“一个轮子”也属于“弱有界”成分,不符合上述结论,故不能成立。即当“上上”为动词重叠时,后面不能带数量名短语。与之相反,当“上上”为动补结构时,“上上”变为有界成分,即“上”加上补语成分后由“临界”动词变为“有界”动词,符合“有界 + X = 有界”这一结论,所以“上上一个轮子”成为有界短语。由此可知,“XX”为动补结构时,除了与动词重叠能够带的两种宾语形式外,即除有定有指的宾语和无定无指的宾语外,还能带无定有指的宾语,即数量短语。

4 结 语

综上所述,谓词性“XX”的同形异构性体现在同为“XX”这一语言形式却兼具两种语法结构,表达了不同的语义,即表动量小或时量短的动作义和动量与时量结合的结果义或状态义。“XX”体现为何种结构与语义,主要与“X1”的“有界”性有关。通过“有界/无界”范畴对“XX”同形异构体进行解释,可对其两种结构进行分化鉴别,同时也会对其形成机制及后置宾语类型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当然,本文收集到的语料还不够丰富,但我们发现其在方言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说明此类结构是汉语中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超越传统语法研究视角,尝试从认知角度对“XX”的两种结构体做出新的解释,并希望能对类似的语言研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同形有界轮子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两个轮子“走路”
指数有界双连续n阶α次积分C群的次生成元及其性质
没有轮子的挖挖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一类具低阶项和退化强制的椭圆方程的有界弱解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浅谈正项有界周期数列的一些性质
自由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