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2023-10-08于竺平大连民族大学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风寝室三全育人

于竺平 (大连民族大学理学院)

“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1]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只有推进“大学风”建设,严抓教风和传统意义的学风,不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过程,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助学风、以环境涵学风,[2]人人参与学风建设、人人支持学风建设,学生严谨求学,教师严谨治学,教职工严谨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好局面,才能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教育是科技兴旺、国家强盛的基石,科技强必须教育强。科教兴国的根本要靠人才,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教育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建设教育强国,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

“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教育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3]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质量、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是整体的高水平和现代化。不仅需要在学科、专业、平台等这些“硬”实力上高标准、高要求,更要在学风建设、“大思政课”、治理能力等这些“软”实力上高标准、高要求。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风,没有一流的学风绝不会成为一流的大学。拥有好学风、好口碑,学校就有了核心竞争力,也是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内涵所在、价值所在、使命所在。

(三)加强学风建设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4]学风连着党风、关乎作风,作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风气好。党员干部要带头抓学风,就是要带头把理想信念抓住,带头把责任担当抓住,带头把带头干事创业抓住,带头把好的风气抓住。因此,我们抓学风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具体体现,抓学风建设,就是抓作风建设。

二、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风认知上不够深入

一方面,部分学生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停留在“上了大学就轻松”的谎言中,体验在“不挂科的大学生活不圆满”的欺骗中,相对高中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不能自律,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线上学习阶段,没有老师的督促,“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在学生中蔓延,部分学生缺乏对自身的规划,对社会用人体系的需求了解不够。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死记硬背突击能过关”的考试评价方式,让学生忽视过程化学习,满足于考试通过,更多地把时间投入到考试前几天的突击上,因此对日常学习不重视。

(二)学生在学风行为中不够规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生更存在学习的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学习内在动力不够、学习方法不明确、“不知为何而学”“不知如何去学”,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很多课堂不文明行为油然而生:线上学习时“躺学”“挂学”,线下上课时将餐食带进课堂、身着短裤、拖鞋随意出入教室, 对于学习这件事上存在功利主义、投机心理;部分学对考试作弊、代上课、代写作业、代写论文等行为表示无所谓或者可以接受,底线意识不强、诚实守信素质不强。

(三)教师的师风教风建设相对薄弱

忽视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性,师风教风的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教师课堂设计以及讲课方式较为枯燥,对于学生吸引力不够,进而导致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另一方面,与学生有效沟通不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难点,导致学生对课程进度跟不上。此外,“大思政课”推进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更好地将专业学习与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相结合。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加强学风建设的策略

(一)强制度抓细节,夯实学风基础

1.多措并举,紧抓课堂渠道

一是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于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5]通过辅导员和班导师深入课堂、深入寝室、谈心谈话等方式,严格学生课堂出勤管理,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和日常考核,班导师、辅导员与任课老师做到双向沟通,形成课堂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建立“寝室长-学习委员-学生会学风部”三级联动机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定期进行课堂、晚自习出勤检查,不断完善《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公示通报;三是在大一年级实行“无手机晚自习”,打造高效、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是加强基础教育,包括课堂文明礼仪、校规校纪、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明确的目标。

2.精准施策,坚持需求导向

一是定期召开学风建设学生座谈会、学习委员工作例会,从多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发放学风建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反馈、学习进程以及心理状态,及时将问卷结果与学委、班导师、任课教师反馈,研究制定及时有效的措施;三是班导师、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学业的跟踪,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与趋势,期中、期末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总结。

3.树立典型,深化激励机制

一是做好各类奖学金评定工作,不断量化考核评定标准,注重过程化考核,全面开展“先进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发挥以面带点的作用,重点打造“优良学风班”,在每个年级培育一个“特色班集体”;二是坚持以文化人,深入挖掘贴近学生实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以“立标杆、树典型、学先进”为主题,召开经验分享会、学习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等,设立优秀学生光荣榜、考研榜等宣传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力量在优良学风创建中的促进作用;三是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开展线下、线上的主题报告、专题分享等,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做好职业规划;[6]四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树立寝风促学风的典型,做好“标兵寝室”“文明寝室”“特色寝室”“学风寝室”的评比工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二)重引领寻创新,优化学风氛围

1.多点联动,打造严谨风气

一是将学风建设与班风建设紧密结合,因班而宜,划分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并在学习委员例会中汇报各班特色做法、取得的实效,不断加强班风建设。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注重对党员发展的过程化培养,推进学生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推进学生党员主动帮扶困难学生,推进学生党员有效促进班风、学风;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寝室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建立“学院-年级-班级-寝室”四级联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托年级大会、主题班团会等,凝聚共识,加强感恩教育、诚信理念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第一要务,努力学习是成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着力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将“爱校如家”的行动自觉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加强诚信教育和考试违纪案例警示教育,在期中、期末等时间节点组织诚信教育专题学习,营造良好的考风,用良好、严肃的考风带动学风;积极开展班级风采大赛、寝室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时时谈学风、事事点学风、处处想学风,引导学生从“要我学习”转为“我要学习”。[7]四是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严肃的教风和考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刻苦努力的学习。

2.横纵结合,注重育人实效

一是发挥年级小老师讲课团、一帮一学习小组的互助学习模式效果,定期开展“小老师课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朋辈引领促进学风建设,逐渐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二是完善学业预警制度,根据学生在校思想动态、学业情况、心理健康等表现,将学业预警工作前置,辅导员、班导师要做好学情分析、教育引导、学业帮扶等,减少学生厌学、逃课和违纪等不良现象;启动“春雨帮扶计划”,对于学业预警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帮扶台账。三是将学风建设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定期开展文化、体育、寝室清扫等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四是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对有突出研究成果的研究生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发挥研究生对本(预)科的朋辈的指导作用。

3.守正创新,延续品牌活动

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学科竞赛体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阵地,拓宽校外实习基地;二是组织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的宣传动员、过程指导以及总结表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三是坚持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引领,以创业大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将“实践、科研、就业”三线强化。

4.创新方式,占领网络阵地

一是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号,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宣传典型事迹,讲好青年故事,将思想引领的“大道理”转化为新媒体平台上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的“小叙事”,将“有意义”的文化和思想转化为“有趣味”的文化和作品;二是创建“E 学习”网络社区,将小老师课堂进行展播,针对专业学习难点,进行线上学习讲解,并在社区中整合学习资源,针对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可以开展线上问答程序。

(三)聚合力严作风,完善育人体系

1.严谨治学,抓好教风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对接学院全体任课教师、教辅人员进行谈话,量身定做;针对每一名任课教师严谨治学、干部职工严谨工作,助力学风建设提出具体措施、具体办法。二是提高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互观互检、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研讨、同行评价等活动,推动形成乐教善教的教风氛围。[8]三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互进、共学,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激发教师内动力,把良好的教师风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同化力和凝聚力。四是加强班导师、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做到科学管理;定期召开各类班导师、辅导员培训会,不断提高班导师、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能力和成效。

2.严格课程考核,做好学业评价

一是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死记硬背突击能过关”的考试评价方式,增加学业难度,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任课教师要严格做好课堂管理、课程考核和学生评价,以严谨治学的教风激发学生严谨求学的学风。

3.精心备课,增强课堂吸引力

一是教师要加强备课和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备课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分享讲授经验,加强备课组活动过程的督促检查;竭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二是任课教师注重课堂评价和反思,要善于分析学情和学生特点,在专业学习上提供有效的帮助,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为新晋教师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一对一指导,让新晋教师以助教身份参与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安排青年教师亲临授课现场,近距离观摩,帮助青年教师快速全面地掌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态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

5.完善家校联系,实施四方联动

建立“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家长”四方联动体系,通过日常家访、线上家访、家长联系群、家长座谈会等渠道,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使“学校、学院、家庭”三方互补,形成“三全育人”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时时讲学风、事事讲学风,多措并举,充分挖掘打通高校学风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新途径与新办法,不断推进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风寝室三全育人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