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德建设的应然、实然与必然

2023-10-08徐佳佳

中州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德政德私德

徐佳佳 刘 锋

政德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和政治生态,关乎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道德风尚、价值风向,对夯实领导干部个人的从政之基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其核心就是要促使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促进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养政德提供了实践遵循,也必将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应然目标是什么样的,实然现状又面临怎样的时代境遇,如何破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应然目标与实然现状之间的内在张力矛盾,进而纵深推进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围绕这些问题,学界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文化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重要论述、中外政德建设比较等多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现有成果对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应然目标分析的深度不够,尤其是对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然现状的把握不够全面、精准,以至于对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必然路径的分析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此,需要在审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应然与实然张力状态的基础上,遵循应然目标—实然现状—必然路径的逻辑理路,对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进行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学理探究。

一、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应然目标

作为政治品质的大德、职业道德的公德、个人品德的私德,“三德”同源、互联共促,共同构成了领导干部政德构造的道德谱图,彰显了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这一新时代政德规范的内在统一。此外,从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目标要求来看,健全德性考核机制是引导领导干部崇德向善、修德力行的重要保障。

1.大德为本:以明大德为首要目标,锤炼坚强党性

大德是凸显领导干部理念信念、坚定立场和党性修养的首要政治品德,是新时代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首要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2]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把政德建设问题提升到领导干部信念、立场和党性的高度,对领导干部的政德问题进行了升华式的政治定位。“明大德”具体包括明忠于国家之德、忠于党之德以及忠于人民之德。是否忠诚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践行政德规范的首要标准。当前,“明大德”内在地要求领导干部要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入手,锤炼坚强党性,注重发挥党的自我革命的自律效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公德为要:以守公德为核心目标,坚守人民至上理念

公德是强化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与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价值目标,是调控公共权力运行与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职业道德。“公德含蕴人民性、公共性、服务性的价值要求。”[3]“人民性、公共性、服务性”这一公德的内在特性,决定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必须恪守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和人民委托的一种公共性权力,必须以服务人民、为民谋幸福为旨归。领导干部是否恪守公德、是否坚守人民至上,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长期执政。当前,“守公德”本质上要求领导干部不仅从道德内化上做到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切实认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意涵要求与辩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从道德外化上勇于担当、勤政务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3.私德为基:以严私德为基础目标,注重修身律己

私德即个人品德,对领导干部而言,其实质上是领导干部个人在日常生活和执政为民实践中的操守与品德,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础性目标。习近平强调要严私德,具体指的是领导干部要戒贪止欲、廉洁齐家、克己奉公,进而把人民赋予的公共性权力服务和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优良的道德操守与端正的道德品行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同时,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风不正往往成为部分领导干部滑向腐败堕落泥潭的首要根源。“领导干部作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有义务在家庭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做家庭建设的表率”[4],夯实严修身、砺人格、强修养的坚实之基。当前,严私德,要求领导干部从生活作风、生活情趣等“小事小节”上入手,注重修身律己与锤炼党性,强化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与涵育,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堕落的导火索。

4.考核为锚:以强考核为现实要求,健全德性考核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目标要求,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德性考核机制的保障作用。明大德、守公德以及严私德三者构成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价值属性与核心要义。衡量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需要坚持政治导向和人民认可等重要原则,借鉴“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经验优势,健全完善多维度研判、多主体评判的考核体制机制。当前,探索德性的量化考核体系,要紧紧围绕明大德、守公德以及严私德的目标要求,从正向引导指标、反向控制指标、荣获激励指标等维度进行建构。此外,在坚持“考核为锚”的同时,要强化德性考核结果的实践运用。“政德考核评价结果主要可用于选拔任用、选先评优、惩戒鞭策。”[5]从上述关于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两个维度入手,必将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然现状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问题。习近平围绕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策略,为推动落实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经过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实践探索,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发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目前,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政德建设与实践养成。然而,就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现状来看,仍面临着永葆初心使命的独有难题及重名利轻奉献、认知偏差与政德行为失范、政德建设机制尚不健全等多重困境。上述这些因素加剧了新的赶考路上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时代之困。

1.面临永葆初心使命的独有难题

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始终做到永葆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为党、国家和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避免由于领导干部自身的德性问题和病症导致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政德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新时代新征程永葆初心使命,迫切需要领导干部依靠人民监督这一“外在良方”进行祛病除疴,更重要的是要讲政德立政德养政德,依靠自我革命这一“内在免疫”,从德性上和思想上强身健体。

2.面临重名利、轻奉献现象

新时代领导干部肩负新的使命,迫切需要领导干部正确地对待名与利,树立科学的名利观。“领导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是一个党员党性原则的反映,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的折射。”[6]追求正当、合法、适度的物质利益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必要条件。领导干部要把握好公与私、己与人等各种关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奉献。但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守好欲望之门,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经不住金钱、利益和名誉的诱惑,在实际工作中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还有的领导干部过度化地追求各种物质利益,不愿意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贡献,从而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世俗圈套,为民、清廉、奉献等政德精神受到侵蚀,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行为规范格格不入。

3.面临认知偏差与政德行为失范现象

坚持人民本位观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部分领导干部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初心使命不笃定,出现了认知偏差与政德行为失范现象。一是领导干部在身份定位上受多重属性的影响出现了认知偏差。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兼具政治属性、“经济人”属性、文化属性等。领导干部面临着兼具多重属性的时代境遇,无疑给坚守“勤务员”这一政治属性和定位带来一定冲击。二是在政治权利与政治责任的关系上出现了认知偏差。部分领导干部过于强调政治权利的享受,滥用公权甚至公权私用,忽略了自身担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这种政德行为失范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部分领导干部割裂了政治权利与政治责任相统一的内在关系,辜负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和期待。三是在思想认知与工作实践的统一关系上出现断裂和偏差。部分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没有将思想认知层面上的人民本位导向真正转化为笃定初心使命、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最终产生了“两面人”与“四风”乱象等问题。

4.面临政德建设机制尚不健全的困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虽注重政德建设,但由于政德建设的机制不健全,制约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一方面,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内容有待细化,教育体系有待健全。现有的政德建设的内容设计主要散见于党政法规与党纪条例中,多数停留在原则性、宏观性的政策口号上,有待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具体目标要求角度,细化政德建设内容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明确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遵循的具体道德准则与行为风尚,形成政德养成的明确导向与行为规范,切实解决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怎么建”及政德建设考评工作“评什么”等前提性问题。另一方面,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实况的机制和方法有待完善。考评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实况要着力解决好“怎么评”“谁来评”“怎样用”等问题。在考核评价的实施过程中,现有的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考核工作主要在纪委(监委)、巡视和组织等部门工作中开展,但多是对权力失范、严重失德的人员进行查处,常态化、专项化、制度化的政德建设考核工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现有考核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上级部门或本单位,相对缺乏第三方独立的评估机构的监督,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科学性有待增强。政德建设考核评价结果“怎么用”的问题还有待细化探索,进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风向标”作用。

三、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必然路径

新形势下要破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应然目标与实然现状之间的张力矛盾,就要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统一政德共识;要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培养政德心理;坚守人民评判标准,内化政德价值;坚持约束与激励齐抓,健全伦理保障。这些举措必将为克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困境,促进领导干部政德养成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1.做到“两个维护”,凝聚政德共识

从凝聚政德共识方面入手,筑牢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思想基石。一是引导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武装,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7],也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首要大德。当前,领导干部要扎实学懂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并从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树牢“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立政德,强化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保持为政以德的强大政治定力,这是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障。二是积极弘扬并践行新时代的政德观,最大化凝聚政德共识。在遵循政德教育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从弘扬并涵育大德、公德和私德三个维度入手,整体性推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常态化科学化。同时,新形势下要大力推动政德制度化建设,把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结合起来,着力加强领导干部政德教育和政德考核力度,引导领导干部自律自省、慎独慎微,净化自身的生活圈、社交圈,把内在修德与外在行德有机结合起来,切实筑牢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培育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为政品格。

2.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培养政德心理

从政德认知、政德情感、政德意志三维视角,探索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培养领导干部的政德心理。一是开启政德认知。当前,要结合党的二十大的相关精神加强政德宣传教育,自上而下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整体部署,健全并创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集中系统学习宣传新时代政德观的制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平台激活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科技支撑,加强开展政德建设宣传力度,引导领导干部形成政德记忆、理解政德意义,从而开启政德认知。二是体验政德情感。通过实践教学、以案促改、道德模范引领示范等直观方法,促使领导干部在政德建设实践中形成直觉、想象,体验道德情感。通过体验政德情感,使领导干部的正义感得到增强,引导领导干部追求正义;使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得到增强,厚植领导干部爱民情怀;使领导干部的谨慎感得到增强,鞭策领导干部慎独慎微慎欲;使领导干部的敬畏感得到增强,促使领导干部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使领导干部的荣誉感得到增强,促使领导干部能够秉持党兴我荣、国强我荣、民富我荣的观念。三是培育政德意志。培育政德意志固然可以依靠加强教育、培训以及法规、制度的约束等“外”治的方略,但更重要的是“‘内’修即个人加强学习,注重自省,躬身实践”[8]。当前,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君子型人格,采用费曼记忆法不断深化道德认知,形成思维信念,引导领导干部自觉地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责任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道德意志。

3.坚守人民评判标准,内化政德价值

从确立评价标准和涵育政德价值两个层面,为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提供可行方略。一是坚守人民立场,科学评判政德建设成效。坚守人民立场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核心所在,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逻辑源头与实践指归。人民群众是否认可和满意是评判政德建设实况的最高标准。无论是明大德、严私德,还是守公德,这些政德观的涵育与养成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起点的。其中,“领导干部守公德的指向性对象就是人民群众,这是其履行职能的原始立脚点”[9]。坚守人民评判标准,由人民群众评判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实况,必将显著提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科学化水平。二是笃定初心使命,涵育政德价值。初心和使命是政德建设的灵魂所在,内在地规定着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任务指向。其中,筑牢理想信念、坚守政治立场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核心要义,严明政治规矩和纪律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政治保障,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履职能力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践要求。坚守初心使命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践遵循和不懈追求。推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初衷和目标实质上就是促进领导干部笃定初心,明大德;激发领导干部勇担使命,守公德;引导领导干部砥砺品格,严私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引导领导干部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德选择,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践遵循,从而进一步把新时代政德观的价值意涵转化为领导干部为政以德的生动实践。

4.坚持约束与激励齐抓,健全伦理保障

从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双重维度入手,不断健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伦理保障。一是完善约束与鞭策机制。从强化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力度出发,坚决执行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时把依法治吏、依规治吏和以德治吏有机结合起来,将严的主基调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动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法制化,鞭策领导干部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切实做到严以用权、修身立德。二是健全考评体系与激励机制。从量化层面构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着力解决“评什么”“谁来评”“怎么用”的问题。从健全考评与激励的内容指向来看,要着力从“四个意识”和理想信念状况来衡量领导干部明大德的具体实况,主要包括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实况,还包括党内政治生活层面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方面的实况。从党性修养和为政品德状况来衡量领导干部守公德的具体实况,主要包括宗旨使命意识、践行群众路线、依法行政与履职尽责等方面的实况。从个人修养和家风家教状况来衡量领导干部严私德的具体实况,主要包括知行品格、审美旨趣、道德情操、家庭风气建设等方面的实况。同时,从健全考评与激励的主体选择来看,要从构建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工作新格局的高度,坚持多元力量协同推进的理念,着力构建由组织部门、所在单位、干部本人、媒体代表以及独立的评估机构在内的多元化考评主体,搭建领导干部政德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工作联动机制,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提供机制保障。此外,从健全考评与激励的结果运用来看,“要通过对监督考评结果的科学运用,使党政干部道德行为主体得到实际利益补偿并享有相应的荣誉”[10]。具体来讲,实施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重在评准评实,要强化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考核的监督力度,并着力增加政德在干部提拔任用、选先评优以及惩戒鞭策中的量化权重,从而最大化激励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养政德。

猜你喜欢

大德政德私德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新时代习近平政德观的践行路径探析
上任去任 皆莫放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习近平政德观探析
寓言
——刘政德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积微善,成大德
大德不酬 为善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