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研究

2023-10-08胡安阳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8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胡安阳

一、前言

科学系统的考核与激励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工作内容与员工的深入分析,设计出切实可行而差异化的政策,从而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单位的高效发展。为建立这样的考核与激励体系,管理层需要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与决策,还需要在执行中持续监测与优化,通过创新机制,保证其与单位内部环境相适应。本文主要概述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的概念,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设计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的意义,总结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相应策略。

二、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的概述

考核与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从而促进组织目标和管理成效的实现。事业单位要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分析自身实际,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考核与激励体系,以达到真正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组织生产力的目的。

(一)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定期评价员工工作表现,检验工作目标与要求的完成情况,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反馈信息。绩效考核应关注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以及发展潜力等,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较全面地评价员工工作表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不仅要突出公平与客观,也要注重实事求是。考核内容要具体且切合实际,避免空口无凭,考核频度要适当,确保信息的时效性[1]。考核结果还应与员工收入、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等挂钩,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考核中也要体现人性关怀,加强工作辅导,帮助员工发现工作短板,制定改进措施。因此,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落实人才培养战略、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托。要建立系统全面与时效性的绩效考核机制,让考核成果真正发挥激励和检验的双重作用,服务于员工成长与单位发展。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采取的措施,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员工的获得感与归属感。这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元方式,达到激励目标。物质激励主要包括提供体面的薪酬福利、年终奖金与津贴补贴等[2]。精神激励主要有职称评定、技能培训、发展规划及对工作表现进行及时嘉奖等。此外,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也是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事业单位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多元方式,使物质与精神激励相得益彰。这有助于稳定团队与人心,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为单位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以单位发展需求和员工需要为出发点,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价值实现。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设计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的意义

(一)有助于科学落实人才培养与管理战略

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第一资源,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战略决定着单位的前景与竞争力。设计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可以让单位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发展潜力与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与管理方案。绩效考核可以评价员工工作业绩与工作态度,检验员工是否达到岗位要求,为员工进一步发展提供反馈。这有助于战略管理,促进单位发现人才,选拔与配置人才,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合理的激励措施可以凝聚人心,激发工作干劲,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因此,建立系统与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事业单位落实人才强单位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3]。这可以帮助单位准确把握人才现状,制定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为单位注入新生命力。单位需不断优化考核与激励措施,以满足人才成长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与利用效果。

(二)有助于增强员工获得感与归属感

设计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措施,可以让员工清楚自身工作价值,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这可以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同时,单位的人性化管理,如提供职业发展通道、职务上升渠道、培训机会及对良好表现的评价等,可以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重视与支持。这些措施可以强化员工对单位的归属依赖,增强情感依恋,培养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减少人员流失率,提高工作投入度,促进员工与单位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是稳定人心、增强员工归属感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组织运行的稳定与壮大。

(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进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得到调动,工作表现得以提高时,单位的业务运转便会更加顺畅与高效。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员工的工作价值,从而促进单位整体目标的完成。因此,建立系统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是提高管理与工作效率、促进单位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所在。在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奖励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可以让事业单位员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个人能力的长处与优势,尤其是确保事业单位员工在绩效考核与能力评比中获得良好的自信心,无论是对本职岗位工作还是对个人以及事业单位未来发展都产生较高期望值。事业单位员工在绩效考核中获得丰厚的精神激励或物质激励,有助于提高其岗位工作效率,增强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终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系统性原则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才选拔与培养、考核与激励等多方面内容。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必须置于该管理体系之下,与其他环节紧密衔接,共同发挥作用。如果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割裂,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它们要与人才培养贯通,为员工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与序列管理联动,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支撑;与薪酬体系衔接,将考核结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激励效果。系统性要求事业单位要构建内在一致与连贯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其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总体发挥协同效应。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起着连接其他要素的纽带作用,使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闭环,实现持续推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遵循系统性原则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发挥至关重要[4]。这需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调研与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与机制,实现各要素有机衔接,协同高效运转,这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

(二)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工作与人员的准确分析和评价基础之上,其内容与程序应当具体、客观与可操作。这需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在数据统计和质性研判的基础上制定公正客观的考核方案与激励政策。如果考核内容与激励措施设计不科学,难免流于主观臆断,无法准确评判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贡献,也难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这将影响考核与激励的精确性与针对性,限制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故科学性要求事业单位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激励措施前,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工作性质、要求与员工现状,这是保证其时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遵循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坚持公正客观,防止主观情绪的干预。这需要制定统一清晰的考核标准与激励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做到个性激励,体现出必要的人性关怀和单位的柔性管理。如果考核与激励措施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员工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投入度与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稳定团队与人才留任。因此,公平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树立科学严谨的管理理念,规范考核与激励的实施程序,防止人情倾轧。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个体特征与实际情况,因人制宜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这有助于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使他们在公平的基础上都能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只有既保证了结果的公正性,又体现了过程的人性关怀,考核与激励的设计才会被员工普遍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遵循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对考核与激励措施的效果进行持续监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予以修订或重新设计,确保其科学性与实用性。这需要建立系统的考核与激励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效果评估与问题诊断。如果考核与激励措施的效果与经验无法及时吸收与总结,其内容与程序就会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逐渐失去管理意义。因此,持续改进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对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成效进行动态跟踪,并不断提出改进方案。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具体设计工作中,应当确保这两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能够迎合市场发展形势,并且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战略发展规划因素,突出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设计的动态化、常态化调整能力,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灵活优化改进人才队伍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

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设计的策略

(一)建立系统的考核与激励框架,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必须置于系统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下,并与其他要素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这需要规划全面系统的考核与激励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实现管理要素的有机融合。首先,系统框架的建立可以明确各部门在考核与激励中的角色定位,保证其连贯一致与权威性。这需要在横向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范围进行精细化设计,在纵向上构建信息收集、考核评定、激励实施等程序规范。考核与激励的系统框架要形成闭环,实现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共同促进发展[5]。其次,良好的管理氛围有助于员工对考核与激励政策的理解与认同,发挥积极作用。这需要通过完备的制度宣贯与培训,让员工理解考核与激励措施的依据与目的。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营销,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员工的政策认知,营造理解支持与配合的氛围。这有利于提高考核与激励措施的执行力,发挥其作用。总之,系统完备的考核与激励框架是提高考核与激励措施实效性的重要基础。这需要事业单位从管理流程与架构入手构建系统框架,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员工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只有系统框架的建立与氛围的营造齐头并进,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才能贯通一致,发挥其应有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深入开展工作分析与人员评估,提高考核和激励的精准性

考核与激励措施的科学性取决于对工作与人员情况的准确分析与评估。这需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价工作的价值特征与人员的实际表现,为制定切实高效的考核方案与激励措施提供依据。首先,事业单位要构建科学的工作分析与人员评估机制,对工作任务与人员发展进行持续跟踪。其次,在工作分析方面,要研究不同工作的价值贡献度,这有助于制定公平的考核标准与体系。再次,在人员评估方面,要采取360 度评价等方法全面评估个人工作表现,这可以准确判断其胜任能力和潜力。工作分析与人员评估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田野考察、专家评议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利用有效的数据统计与内容分析,形成准确的判断。这要求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具备强大的研究与分析能力。同时,要注重民主,吸纳职工广泛参与,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只有在准确的分析基础上,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才会切实可行,发挥高效的激励导向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准度。

(三)完善考核与激励程序,保障其操作的规范化与公平化

考核与激励措施要植根于科学严谨的程序之上,这是保证其公平与精准的基石。但是,程序的规范并不意味着僵化,也不能忽视员工的个体差异。事业单位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具有弹性的程序体系,实现规范与人性的有机融合。在信息收集上,要规定渠道与方式,但也要因人施策,综合定量与定性方法。考核评定要建立量化的评分机制,但评语与评价也需注重员工的实际情况。激励分配要根据严格的政策与标准,但也要因人施策,满足差异化需要。结果运用要将考核转化为规划与培训,路径也需因人而异。程序的规范是基础,但简单的“一刀切”无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合理的弹性可以在激励员工的同时满足其多层次需求,提高政策的执行力与持续性。事业单位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高,在规范与弹性之间寻找平衡,这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和多年丰富经验的积累。因此,考核与激励程序的科学性不在于绝对的规范,而在于规范与人性的结合。这需要事业单位深入实际,在建立量化机制的同时不失对个体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沉淀,事业单位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修正与改进,这是提高考核与激励精准性的不竭动力。规范为基,弹性求精,这正是事业单位完善考核与激励程序、把握人性之要的思路。

(四)创新灵活多样的激励手段,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

单一的激励方式难以满足员工生理与心理的多层次需求,这制约了激励措施的效果与持续性。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设计多元化的激励体系,通过灵活多变的激励方式满足员工的差异化需要。首先是物质激励。这是满足员工生理需求的基础,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工资体系,并在项目奖金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关注岗位的价值贡献度,制定差异化的薪酬标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依赖金钱激励,这可能对企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6]。其次是职业规划。这能够满足员工获取成就感与实现自我的需求。事业单位要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为员工提供岗位轮换与晋升机会。这需要对人才能力与潜力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企业发展规划进行人才储备与培养。再次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影响员工的认同感与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要注重内部营销,营造理解支持与人性化的环境。同时,要关注办公条件与工作氛围的优化,这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满意度。最后是非物质激励。如表彰与认可可以满足员工的成就与荣誉需求。事业单位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表彰活动,特别要关注对基层员工的认可,这有助于建立一种积极的激励文化。因此,多元化的激励体系需要事业单位在多方面下功夫,这需要管理层站在员工角度考虑,理解其多方面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五)建立考核与激励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实现持续优化与提高

考核与激励措施的设计并不会一蹴而就,这需要事业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持续监测与评估,查找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提高。这需要建立系统的机制来跟踪考核激励措施的实施效果,定期评估其影响与效果,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修订完善。事业单位可以从多角度构建监测与评估体系。从程序角度,考察各环节的运作是否规范;从结果角度,研判考核与激励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从员工角度,调查其对相关措施的意见与建议。这需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借助问卷、访谈、工作研讨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在监测与评估的基础上,事业单位要定期检讨相关制度,并进行必要修订。当然,管理层应站在员工角度思考,评估政策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发现存在的问题难点。但修订也需要审慎,要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改变,避免频繁更迭造成混乱。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并实施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应当确保监测与评估对象的多层次、多样性,这是深度挖掘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监测与评估机制优势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在选择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监测和评估对象时,应当面向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无论是顶层管理者群体,还是基层的普通职工,都应当成为监测与评估的对象,这样才能真正发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对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优化和调整。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与激励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与基本途径,说明全面系统的考核与激励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转型的基石,其目的在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组织高效。为建立这样的体系,管理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决策与执行。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工作与环境变化进行判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还需要在实施中持续进行监测与优化,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适应性与针对性,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