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壮医经验方结合冷冻疗法治疗跖疣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23-10-07刘湘豫李芳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壮医皮损复发率

刘湘豫 李芳梅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1

跖疣是寻常疣的一种类型,由HPV病毒感染足部角质层而发生,受压部或外伤处皮肤更易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污黄色或灰色的角质增生,有挤压痛,削去增厚角质可见小黑点,为毛细血管破裂所致[1]。本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规物理疗法治疗周期较长且复发率较高,相当一部分治疗手段较为昂贵且患者不易耐受。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李芳梅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中壮医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联合中医、壮医理论,自拟了壮医经验方以治疗跖疣,临床上常用于联合治疗或单独治疗。现将壮医经验方结合冷冻疗法治疗跖疣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跖疣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37岁,平均年龄(25.57±5.63)岁,病程1~36个月;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27.47±6.28)岁,病程1~3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第2版所描述跖疣的临床表现拟定纳入标准:① 皮损发于足部可单发或多发;②初始皮损可为针尖大小的丘疹,可逐渐增大或融合成片,污黄或灰褐,边界清晰,有明显的角化,质坚硬。削去表面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角质软芯及小黑点;③皮损可有挤压痛。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跖疣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5~50岁之间;③近1个月无跖疣诊疗史;④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哺乳、妊娠期妇女;②心脑系统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疾病者;③瘢痕体质;④足部合并感染或有其他疾患者;⑤近1个月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患者;⑥不能按完成治疗及提供相关材料者。

1.5 脱落标准 ①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者;②不遵医嘱、终止或更换治疗者;③无法提供材料或完成随访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用液氮冷冻治疗,患者局部皮肤用酒精消毒患处后,利用无菌刀片削去角质,使用液氮壶壶嘴对准皮损中央进行冷喷,以皮损中心2 mm皮肤组织发白后移开棉签,待皮肤组织颜色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上述操作,如此反复进行3~4次操作,2周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壮医经验方煎煮成250 mL的汤液,兑开水1000 mL,待温度降至40 ℃左右浸泡足部15 min,期间保持温度。浸泡足部每日1次,冷冻治疗疗程同对照组。壮医经验方组成:土茯苓15 g,一点红15 g,半枝莲 15 g,三叉苦15 g,救必应15 g,千里光15 g,苦楝皮15 g,豆豉姜15 g,积雪草10 g,威灵仙10 g。

1.7 观察指标 自拟评分标准:① 疣体数量及最大皮损直径计分见表1、表2。② 使用DL量表[2]评估生活质量,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

表1 疣体数量评分表

表2 最大皮损直径评分表

1.8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通过症状评分值减少率并参照《中医皮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症状评分=疣体数量评分+最大疣体直径评分;症状评分减少率=(治疗前疣体数量评分+治疗前最大疣体直径评分)-(治疗后疣体数量评分+治疗后最大疣体直径评分)/(治疗前疣体数量评分+治疗前最大疣体直径评分)×100%。治愈:症状评分值减少率≥80%;显效:60%≤症状评分值减少率<80%;有效:30%≤症状评分值减少率<60%;无效:症状评分值减少率<30%。1个疗程完成后3个月,回访记录复发率: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治疗开始前及完成后第3个月分别利用DLQI表对每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差。总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表

2.2 两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 两组治疗前DLQ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治疗后DLQI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表

2.3 复发率 治疗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回访显示,对照组有12人出现新发皮损,复发率为40%;观察组有2人出现新发皮损,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在1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表 [例(%)]

3 讨论

跖疣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已基本明晰,同时长期磨损、外伤、足部潮湿环境可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冷冻疗法是目前西医学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同时具有复发率高,患者治疗时疼痛明显等缺点[4]。中医在长期的发展中对本病有独到的认识,将本病归属为“疣目”“千日疮”“枯筋箭”范畴,认为本病病因总属外感毒邪、血燥、肝火湿热搏结进而经络气血凝滞,筋失濡养而发本病,在外治疗法上应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主。壮医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实践总结中形成的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医学体系,其认为本病是由于毒邪侵入肌表龙路、火路网络分支,壅滞肌表,同时患者气血虚衰,龙路、火路不充,肌表失养而发本病,在治疗上则注重祛除外毒,疏通龙路、火路。

壮医经验方为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皮肤科李芳梅主任融汇贯通中壮医理论,充分吸收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学术经验思想,结合当地特色药材,凭借自身20余年工作实践自拟的经验方。方中土茯苓、半枝莲、一点红、救必应、三叉苦五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除湿之功;壮医理论认为上五药配伍能通龙路、火路,清热毒除湿毒祛风毒;苦楝皮、千里光燥湿杀虫;豆豉姜散寒毒祛风毒;威灵仙、积雪草软坚散瘀,亦可辅助上药清热解毒。现代研究证实一点红、土茯苓具有抗炎作用,同时调节机体免疫[5-6],半枝莲、千里光、苦楝皮等对病毒有抑制作用[7-9],利用具有中壮医的特色外治疗法的优势,与西医学的冷冻疗法结合,能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因本研究所涉及的治疗方法均使用了冷冻疗法,因此患者不可避免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水疱、血疱等,但程度均较轻微,不需要做特殊处理或终止治疗。与此同时,笔者在跟随李芳梅主任实践学习中也进一步发现,中医学和地方民族医学对疣病均有自己独特的外治方案,且都取得较好疗效,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10]“火针疗法”“推疣法”“药物封包法”等,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医学的宝库,将中医、壮医和现代医疗手段结合起来,或将本研究所用壮医经验方与上述特色外治疗法结合,进一步提升治愈率、增加治疗时患者的耐受度以及提供更经济便捷的跖疣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实践。综上所述,壮医经验方结合冷冻疗法治疗跖疣可取得良好疗效,在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单纯冷冻治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壮医皮损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